林森
摘要:指出了滁州市1912特色街區是滁州市近年來引進的一個重要商業項目,也是目前滁州市區范圍內最為完整、最為系統的特色商業街區,在滁州市整體規劃中占有重要位置。闡述了1912項目作為這一區域的核心,其景觀小品在整個項目和城市中對于彰顯地方特色和提升區域品味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歷史街區;景觀小品;商業街
中圖分類號:TU986.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3-0097-02
1 引言
1912項目街區是南京的一個重要的品牌,其含義是紀念民國政府的成立元年。“昔日總統府邸,今朝城市客廳”是1912的目標定位,其消費人群主要鎖定城市白領、小資、成功人士、外籍人士、商務客人、游客等。將1912引進滁州的最大目的就是提升滁州市的消費層次和品味。因此,在商業街區的業態規劃上,在商家的入駐問題上,管理層都進行了嚴格的篩選。從而在根本上保證了整個商業街區的質量。
同樣,景觀小品作為“城市的家具”也對一個項目的品味和氛圍的營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1991年張寒松在《城市的視覺污染》中提到藝術價值很低的建筑小品,園林雕塑會令人感到庸俗,認為這對人們的行為、思想、感覺和生理都會產生強烈的刺激、控制和調節的作用。所以,景觀小品往往能在一個景觀項目中起到關鍵的作用。因此,筆者將立足于實際,從項目本身出發,對滁州市1912中的景觀小品做出具體的介紹和分析,并從景觀設計學角度提出看法以及今后仍需完善的細節內容。
2 景觀小品的基本概念
景觀小品一詞,最常出現在景觀設計,室內設計和建筑設計等相關的專業或者學科,包括有小型的建筑物,室內外雕塑,花池,樹池,景墻,坐凳,燈具,標識牌等一系列的小型構筑物或裝置。也是放置在某一特定空間中的各種元素和設施,既能為人群提供一定的便捷服務,也具有美化空間環境,豐富文化空間內涵,滿足使用者各種空間需求的作用。因此,景觀小品在功能性和放置場所的限定性上和公共藝術品有著明顯的區別。
景觀小品是經過人為設計和制作的一種產物,對體現空間的美觀性和功能性十分重要,所以要求在設計布置和使用時的每一個階段都要經過全方位的考量。每一處小品的設計和在空間環境中的作用必須有充分的理由,并與空間中的整體環境相協調,發揮功能,體現價值。
對于景觀小品的分類,目前在學術上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但是目前也有一些參考的分類方法,比如按功能特性可以分為觀賞性、實用性和參與性的景觀小品;也可以分為現代景觀小品、功能性景觀小品以及地域性的特色景觀小品。根據所處的空間性質分為可進入性景觀小品和不可進入性的景觀小品;按藝術形式也有著具像景觀小品和抽象景觀小品之分;如果將其按照題材來劃分,那么種類將更加的豐富,包括寓言格言小品、文藝性小品、計時小品、動物小品和兒童小品等等,種類愈加的繁多。而筆者根據特定的研究對象和空間范圍,將1912中的景觀小品劃分為觀賞性景觀小品,實用性景觀小品和特色景觀小品三類。
3 1912中的景觀小品
3.1 觀賞性的景觀小品
1912作為一個品牌性質的特色商業街區,其觀賞性的景觀小品在其中必然要占據很大的比重。在這其中就包括一些景觀雕塑,抽象形式的建筑造型,人物雕像以及一些植物花卉。這一類景觀小品雖沒有功能性的作用,但是在營造整體空間氛圍,提升場地靈活性上卻能起到出奇制勝的效果。在整個街區的一層和地下負一層的電梯處的富有現代藝術感的建筑小品就十分巧妙的利用了一層和負一層之間的高差,將燈光、植物以及水景融為一體(圖1)。避免了空間層級變化時所帶來的生硬與單調,將整個街區的空間層次感處理的更加豐富。由于整個街區都是仿民國式的建筑風格,主要材質為紅磚和青灰瓦,使其給人帶來一種醇厚,沉穩而又不失精致的感覺,而在建筑之間或者是建筑的轉折處巧妙的設置一些小品,比如:綠化植物、創意雕塑等,就可以使整體建筑群落充滿著生氣與活力,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都會給游客帶來意想不到的視覺體驗。
3.2 實用性景觀小品
實用性景觀小品是指帶有一定使用功能的公共藝術品或者建筑小品,包括在公共空間中的座椅、板凳、路燈、指示牌、垃圾箱等公共設施。既有一定的美感和藝術性又能為游人提供基本的便利,是公共空間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12中有實用性的景觀小品也經過了精心的設計。例如:在路線導圖的設計上就采用了手繪軸測的形式加以表現,不僅使游人能明確的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更增加了趣味性。值得一提的是在街區內不僅有普通的供人休憩的木制長椅,還有以歷史脈絡和家具演變融為一體的銅質座椅,座椅的造型體現唐、宋、明、清不同朝代的風格,將中國古典家具的演變清晰的表現出來,在不同朝代的座椅之間還放置了所對應時代滁州市的平面圖,讓這個城市的歷史脈絡清晰的展現在了游客的面前,將文化宣傳和日常實用性巧妙的結合起來,為滁州的1912街區增添了新的亮點。
3.3 特色景觀小品
2012國際風景園林設計師聯合會(IFLA)亞太區會議暨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中提出城市景觀小品與城市意向的關系。說明景觀設計需要立足與城市的特色和其自身的發展歷程。1912商業街區雖然有成熟的體系和具有競爭力的業態資源,但對于滁州這個城市來說它還是屬于舶來品。因此,想要立足于滁州并獲得好的發展就需要在情感上得到本地市民的認同。而在這一點上,1912無疑是做得比較成功的,它對當地的人文情懷做了相對深入的發掘。如1912這塊場地的舊址是滁州市第三中學,是滁州市中歷史較為久遠的中學之一,很多本地人甚至是他們的子女都曾經在這里讀書。當街區建成后,便獨辟一塊場地專門用于紀念滁州市第三中學并以此為主題設計景觀小品,建成后引得群眾參觀拍照,合影留念,深的市民的好評。又如,滁州有個名叫張志忠的老爺爺,每天在街上叫賣“香蕉糖,薄荷糖”數十年如一日,不論是我們父母還是我們小時都能見其身影,并時常花五角或者一元買其糖果。如今雖再也聽不見親切的叫賣聲,但甜蜜的味道卻一直存于心中。1912街區專門為老人設置了雕塑和宣傳框,放置于街區的入口處,滁州市民每當看見這個雕塑都會不由自主的回憶起曾經美好的時光,既在無形中也增加了對整個商業街區的好感,也能體現社會對微小個人的一種認可和關懷,使人心生溫暖(圖2)。不僅如此,街區在設計當中還充分重視滁州市自身的歷史文化底蘊,將醉翁亭記這個元素融入街區的細節當中。比如地面鋪貼上就會體現醉翁亭記中的一些原文;在景觀小品上也能將其中的一些元素做具象化的處理,使之更形象的展現在游人的面前。這些景觀小品的存在,雖沒有實際的使用功能,但卻能引發市民強烈的共鳴,增加了對這個外來商業品牌的認同感。
4 結語
1912落成時在滁州市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作為滁州市第一個完整的特色商業街區,其所產生的效應有目共睹。內部的景觀設計也有很強烈的時代感,景觀小品不論是樣式還是創意都能達到一定的水準,開啟了滁州市內景觀小品設計的先河,為今后的城市建設提供了很大的借鑒和幫助。但是,從這個街區環境上說,景觀小品在細節上也并非盡善盡美,對整體氛圍的代入感也不是很到位。雖然景觀小品在整體上應該作為配角存在于街區當中,但是在局部也可以進行強調,使其成為主角并作為某一更大區域的視覺中心從而對整個環境氛圍產生影響,而不是全都分散在各個角落等待游客自己去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1912的人氣也在逐漸地下降,甚至出現了門店大面積停業的現象,未來想要平穩地發展下去,不僅要在商業運作上多下功夫,也要對內部的一些景觀小品和硬件設施上做出調整,使其不斷展現新意,讓這個街區不僅成為消費場所,也可以成為普通市民日常休閑、觀光攝影的最佳選擇之一。
參考文獻:
[1]阮儀三,孫 萌.我國歷史街區保護與規劃的若干問題研究[J].城市規劃,2001,25(10):25~32.
[2]黃漢民.福州“三坊七巷”保護改造的實施與思考[J].規劃師,1996(1):95~97.
[3]華 予.現代公園景觀小品設計分析[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12.
[4]王理閱.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觀小品設計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12.
[5]孫天明,章 彬.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步行環境——對商業步行街設計的幾點思考[J].工業建筑,2002,32(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