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木介+劉杰+金福春+王國平+彭院文
摘要:指出了云南娑羅雙是是婆羅雙屬植物分布于中國境內的唯一代表種類,分布非常有限,中國僅云南西部的少數地方有分布,是一種稀有樹種,現為國家二級保護稀有樹種,對研究中國熱帶植物區系有科學價值。闡述了云南娑羅雙的概況、種子采收、種子處理、苗圃地選擇、催芽、苗木管理及育苗出圃等技術,以期使云南娑羅雙基因得到有效的保存和發展。
關鍵詞:云南娑羅雙;種子;育苗
中圖分類號:Q949.758.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3-0195-02
1 引言
云南娑羅雙,別名:黃云香、阿薩姆娑羅雙、娑羅雙樹,拉丁文名:Shorea assamica Dyer龍腦香科、娑羅雙屬喬木,生于低熱河谷地區,海拔1000 m以下。具白色芳香樹脂;樹皮深褐色或灰褐色,呈不規則的鱗片狀剝落。小枝密被灰黃色茸毛,具圓形皮孔。葉近革質,全緣,卵狀橢圓形或琴形,葉長約6~12 cm,寬約3~6 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微心形,密被灰黃色的絨毛;中脈明顯凹陷,凹陷部分具長絨毛,側脈12~19對,羽狀,具明顯的網脈;托葉長圓形或鐮狀卵形,長約2厘米,具縱脈10~11條,被灰黃色的絨毛;花萼裂片5枚,覆瓦狀排列,外面3枚橢圓形,長約8 mm,內面2枚為披針形,長約6 mm,均被灰黃色的絨毛。果實具增大的3長2短的翅或近等長的翅,長的為線狀長圓形,短的為線狀披針形,均被短絨毛,基部變寬包圍果實?;ㄆ跒槊磕?~7月,果期為12月至次年1月。
云南娑羅雙是中國娑羅雙植物的唯一代表種,是國家二級保護稀有種,其發現對研究中國熱帶植物區系有科學價值。其壽命長、病蟲害少,但在我國僅分布于云南盈江約30 km2的范圍內。主要分布于海拔600 m以下酸性赤紅壤區域的熱帶雨林中,有些地方形成單優熱群落[1]。
為了使云南娑羅雙基因得到有效的保存和發展,于2006年在瑞麗市珍稀植物園開展育苗實驗工作,并成功培育出云南娑羅雙2000多株,使云南娑羅雙基因得到有效的延續和發展,并初步探索出云南娑羅雙種子育苗技術。
2 研究區域環境概況
西雙版納熱帶樹木園位于云南省林科院,其坐落于景洪市北部普文鎮,位處橫斷帚狀構造山脈南端,至無量山南尾端。此處地勢相對云南高原平緩低沉,呈西南高,東北低的低山地貌。低山與溝谷相互比鄰成長,山頂均無棱角,其坡度位于15~26°之間,平均坡度為20°。園林至高點位于海拔為1354 m的祖嵩樹山頂,至低點位于海拔800 m的普文河谷,兩地相差554 m高。該區域的氣候劃分正處南亞熱帶與北熱帶的南北緣交界上,常年受濕潤的西南季風和干暖的西風南支急流交替影響,干濕季劃分明確,自11月至次年4月為干季,5~10月為雨季。平均年溫度20.1 ℃(≥10 ℃積溫7459 ℃),天數持續364.1 d,通常7月溫度最高,均溫23.9 ℃;1月溫度最低,均溫13.9 ℃;極端最高氣溫38.3 ℃(分別出現于1966年5月與1969年5月),極端最低溫-0.7 ℃(曾出現與1974年1月)。該區域是西雙版納最多降水的區域,平均年降水量約為1655.3 mm。全年降水的86%為雨季降水,雨季中月均降水量可達140~356 mm,干季中月均降水量最少20 mm以上。此地冬春多霧,霧日年均145.5 d。然而多霧未曾緩解干旱,而且形成了山地逆溫層。年平均相對 濕度83%,干燥度71%。此處熱帶、南亞熱帶樹木均可生長。園內水域均屬于普文河流域,屬羅梭江流域最終匯入瀾滄江,在生態與科研方面都極有價值。
3 育苗技術
3.1 果實采收與處理
育苗材料。育苗種子采自云南盈江縣內。云南娑羅雙4~5月開花,在11月下旬時種子成熟,當果實從青轉變為藍黑色的時候就可以進行采集了,通常情況下適合選擇20年生以上的健壯母樹進行采種,可以通過鉤刀、高枝剪進行采集,或者是用竹竿將果實擊落進行收集。將果實采回之后,可以放在竹籮筐之中通過腳或者是手將果皮去掉,然后放入清水之中進行漂洗,并在漂洗干凈之后放置于室內進行風干。當種殼上沒有了水跡之后就可以進行貯藏了。通常情況下果實出籽率為40%~50%,如果種子失水太多就不再具有發芽力了,所以在貯藏的時候需要使用濕潤河沙來進行分層貯藏,并且需要將沙子的含水量控制在5%左右。如果要進行催芽播種,那么就可以將其放到溫度比較的地方,或者是放到陽光能夠照射到的地方。在立春的前后種子會大量的萌動,此時是進行播種的最佳時機[2,3]。
3.2 苗圃地選擇與苗床準備
需要將苗圃選擇在日照時間不長、排灌較為方便的地方,苗圃的土壤最好是沙壤土或者是壤土,需要具內有較好的肥力,并且較為濕潤。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夠將苗圃建在土質黏重、排水不好的地方,也不能夠建在冬季冷空氣容易進行聚集的低洼地,這些地方都不能夠作為苗圃。整地時要施足基肥,施豬牛欄糞1500 kg。在耕耙地時把肥料均勻翻入耕作層中。播種時間以元月下旬至2月。
3.3 催芽處理
將處理好的云南娑羅雙種子按株行距20~25 cm規格條播在催芽床上,播后用黃心土、火燒土覆蓋,厚度為1.5~2 cm。播種后苗床用稻草覆蓋,以保持苗床濕潤疏松,利于種子的萌發,提高種子發芽率和整齊度。
3.4 移栽
幼苗在催芽床生長至10~11 cm時進行移栽。幼苗在生長期間要加強撫育管理,及時除草松土。幼苗時一定不能缺水,否則幼苗會缺水枯萎,級大影響幼苗以后的生長發育。為防止強光高溫對幼苗造成傷害,要搭遮蔭棚,遮蔭棚高度1~1.2 m,用透光度40%~50%的遮陽網遮蓋,晴天9:00以前,16:00以后可打開遮陽網讓苗木受光,促進生長和增強抗性。移栽后要立即用1000倍的多菌靈一次性澆透,以穩定根系和避免由移苗引起的感染。
3.5 幼苗管理
云南娑羅雙苗期生長間要注意水肥的管理,幼苗期間淋水不宜過多,更不能缺水,一旦出現枝葉干枯即難以恢復生長或導致死亡。
4 結語
云南娑羅雙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樹種。壽命長、病蟲害少。其枝干優美、四季常綠,花白果紅。因耐蔭喜光、喜潮濕、壽命長、少病蟲害的特點,常在熱帶地區被選用為綠化造林的樹材。又因其樹干蒼翠挺拔、根系發達、枝葉繁茂,云南娑羅雙也是一良好的生態樹種。它根部強大的生長延伸力對保持水土流失作用非常顯著,可作為中國南部地區建設公益生態園林的極佳選擇[4-6]。云南娑羅雙是婆羅雙屬植物分布于中國境內的唯一代表種類,分布局限,對中國熱帶植物系的研究有重要的科學價值,故林業部門應對此類樹種加強保護。另外,其木材材質優良,有多種用途,植物學界及林業機構應極積展開引種馴化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劉世龍,趙見明.云南德宏高等植物[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2]寧曉萍,陳紹安.云南娑羅雙扦插育苗試驗[J].山東林業科技,2013(4):79~80.
[3]周 亮,黃建平,黃自云.熱帶植物 云南娑羅雙[J].園林,2013(6):62~63.
[4]云南省林業科學院.熱區造林樹種研究論文集[C].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6:1~145.
[5]李 昆,孫永玉,張春華,等. 金沙江干熱河谷區8個造林樹種的生態適應性變化[J]. 林業科學研究,2011(4):488~494.
[6]明安剛,劉世榮,農 友,等. 南亞熱帶3種闊葉樹種人工幼齡純林及其混交林碳貯量比較[J]. 生態學報,2015(1):18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