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積極心理學倡導發展人類的積極的特質,運用自身的積極情感和力量發掘自身的潛能,激發人類的積極品質,從而最終收獲幸福。以積極心理學為指引,分析了獨立學院學生干部的作用和培養現狀,獨立學院“95后”學生干部的現狀和特點,并提出了將積極心理學應用于學生干部培養中的途徑。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 獨立學院 “95后” 學生干部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7-0113-01
一、積極心理學的主要思想
積極心理學,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馬丁·賽里格曼于1998年首先提出的。同心理學一樣,積極心理學也具有漫長的過去和短暫的歷史。積極心理學基本的前提是,人類的優點、卓越之處和人類的缺點、無能為力是共同真實存在的[1]。積極心理學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積極的主觀體驗、積極的個人特質、積極的機構,積極的機構又可以促進積極特質的展現,進而促進產生積極的主觀體驗。積極心理學研究主要內容包含了愉悅與積極體驗,幸福,積極的思想,性格的力量,價值,興趣、能力和成就,健康以及積極的人際關系。
積極心理學倡導發展人類的積極的特質和素質,運用自身的積極情感和力量發掘自身的潛能,激發人類的積極品質,從而最終收獲幸福。積極心理學已經證明,積極的情緒體驗不僅能夠帶來智力上的獲益,而且可以使人們更加富有靈活性和創造力。同時研究也證明了快樂的人往往都具有出色的表現、良好的人際關系和身體健康。
二、獨立學院學生干部的作用和培養現狀
學生干部作為學校中的一個特殊群體,既要承擔著干部的角色,同時也要承擔著學生的角色。作為學生干部,既要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承擔著上傳下達的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又要作為學生群體中的領導者,引領者校園文化,是學生中的帶頭人和核心。學生干部在學生群體中具有較強的號召力、影響力和感染力,作為學生群體中的一員又非常了解學生群體本身,所以學生干部對于獨立學院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干部是實現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成才”的主體,在學生群體中發揮著主要的作用。由于獨立學院的辦學層次導致學生工作量的增多,對于學生干部重使用輕培養的現象還是存在的,而對于學生干部的培養往往是基于傳統模式的培訓、講座或者交流。
三、獨立學院“95后”學生干部的特點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將人的需求從低到高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95后”作為新時期新生一代人,他們具有較為豐富的物質保證,他們更加關注自我,渴望獲得成功,得到外界的尊重和認可,自我實現成為了重要的目標。“95后”學生干部具有突出的優點,也具有自身的不足。
1.自我意識強,目的性突出
“95后”學生作為獨生子女,從小到大受到來自原生家庭和家族長輩們的保護和關愛,往往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特質,具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喜歡從個人角度出發考慮問題,出現問題的時候,往往缺乏自我反省精神。他們目的性較強,認為擔任學生干部不僅能鍛煉自己的能力,而且對于評獎評優或者入黨更有優勢。
2.積極主動性強,抗壓能力差
“95后”學生干部工作時具有較強的主動性,更愿意表現自己,而這種主動性也容易遭受到外界的影響減退。面對著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家庭不同性格的學生們,他們要學會和不同的學生接觸和溝通,面對著學生群體做工作時,一旦受到挫折,工作的主動性就會受到打擊。由于本身的抗壓能力差,有的對擔任學生干部角色的產生了動搖,有的出現了對學生工作的厭倦,有的消極怠工,甚至不愿意再擔任學生干部。
3.個性鮮明,精力分散
“95后”學生干部敢于表達自己的個性,彰顯自己的魅力,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和肯定。學生干部往往具有明確的目標,期望能夠達到自己心目中的目標,樹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增強自己自信,積累經驗,為步入社會工作積累經驗。由于科技的進步,來自新媒體和中西方各種文化也影響著他們的思想。學生干部的關注的點較為分散,不僅包含了學生工作,自身的學業,還包含了其他方面,比如有的學生干部為了增加自己經歷,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最明顯的是在社會上承擔兼職工作的現象越來越突出,有的學生干部擔任著多個學生職務,而作為學生干部本身,除了完成本職工作還要完成最基本的學習任務,協調能力差的學生干部必然會影戲自己整理的發展。
4.情緒情感突出,人際關系敏感
情緒是觀察學生干部心理是否健康的一個指標,良好的情緒有利于身心的發展,促進學生工作的積極開展?!?5后”學生干部在處理學生工作的時候,難免會遇到困難,而良好的處理自身的情緒變得尤為重要。而面對著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時,如果得不到同學們的認可或者遭遇同學們的排斥,會導致學生干部自身的人際關系受到影響。雖然學生干部本身基本可以調控自己的不良情緒,但是情緒依然是影響學生干部工作的一個重要因素。不良情緒能大大降低學生干部工作的積極性。
四、積極心理學在獨立學院學生干部培養中的應用
1.引導學生干部正確的認識自己
希臘德爾菲神廟上有句箴言:認識你自己。認識自己,包括認識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自己的性格,自己優點和缺點,自己想做一個什么樣的人等等。對自己認識過高,容易產生自負。對自己認識過低,容易產生自卑。所以,對自己客觀的正確的認識是完善自我的前提基礎。
學生工作者要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自己,客觀的評價自己,以此為前提進行自我完善。正確的認識自己,才能堅定自己進步的方向和前進的目標,不為外界所動搖。心理學家謝里·泰勒認為希望是人類本質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個不斷完善的自我,才能更好的成長。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懂得總結和反省,并依靠內在的驅動力促使自己進步。
2.增強學生干部積極的體驗
積極的體驗包含了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愉悅。柏拉圖說,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教會年輕人從正確的事情中尋找愉悅。邁克爾·德·芒太格說,如果學習,我只學習那些能夠指引我怎樣生活得更好,并且能夠使我的生命更有價值的東西。
積極的體驗能夠讓學生干部形成良性的循環,擁有積極體驗的學生干部更愿意運用積極方式思考問題,形成內部歸因的方式,將問題的產生不推卸給外界,而從自身內部考慮問題,進而重新設定目標來解決問題。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愉悅能夠起到激勵的作用,甚至可以極大的激發人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這對從事學生干部工作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學生工作者在培養學生干部和指導學生干部工作時,要注重將培養融入學生干部的平時工作中。在學生干部表現出色是及時給予肯定,遇到困難時表達支持、激勵和信任。讓學生干部無論從成功和失敗中都能夠成長,并鼓勵他們對自我進步和成長給予肯定,形成一種良性循環,促進學生干部的自我提升。增強學生干部獲得成就感的體驗,也能夠讓學生干部更積極主動的完善自己,提升工作效果。
3.改變學生干部的認知過程
美國心理學家馬丁·賽里格曼認為,“樂觀”是指人們對已發生的事情進行解釋時,對好事件做持久、普遍和內部歸因,而對壞事情做短暫、具體和外在歸因。歸因方式是后天習得的,人們可以通過學習,將悲觀的歸因方式轉向樂觀的歸因方式,從而增強信心[2]。
改變學生干部的認知過程,讓學生干部能夠接受現實,坦然面對,形成積極的內部歸因方式,面對困難能夠從積極的角度出發,形成正向解決問題的思維。學生工作者在培養學生干部時,可以通過一對一輔導或者團體輔導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干部建立積極的思維模式,糾正他們的歸因方式,并通過獎勵和激勵制度來強化正向的歸因方式。讓學生干部從自身實踐中獲得美好生活,認識到失敗和成功都能讓人受益匪淺。
4.培養學生干部健全的人格
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英格爾斯認為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的實質和關鍵是人格現代化。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趨于穩定的時期,這一時期的可塑性較強,培養大學生健全的人格不僅有利于學生自身的發展,對國家的現代化也在做出貢獻。學生干部作為學生中的領導者,具有健全的人格更為重要。一個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能發展長遠。性格作為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性格的力量也是不可忽略的,培養學生干部的積極品質,塑造良好的性格,促進學生干部的人生發展,有利于他們收獲幸福。
五、結論
積極心理學讓我們認識到學習那些能夠指引我們怎樣更好的,包含積極的體驗,發揮個體積極的特質,外部的環境提供積極的支持。獨立學院的辦學層次和學生特點,決定了在學生工作中存在著諸多挑戰?!?5后”學生干部正成為學校學生干部的中堅力量,他們在學生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培養他們變得更加重要和迫切。運用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對學生干部進行引導和培養,并發揮學生干部的影響力和感召力,有利于整體學生的積極向上品質的培養。有利于學生自身識別和發展長處,發揮人性中有力量的地方。
參考文獻
[1](美)彼得森著,徐紅譯.積極心理學:群言出版社,2010.6
[2]李冉.積極心理學在高校學生干部培養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2012(10):240-241
[3]梁靜.積極心理學對“90后”高校學生干部培養的啟示.科教文匯.2013(A)
作者簡介:李丹丹,天津大學仁愛學院,輔導員,研究領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