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冰海
備課技能是一種創造性的工作,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備好課是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增強教學預見性、計劃性,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備課是教師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教學能力、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根本保證,也是檢驗教師責任心和事業心的重要指標。
如何備好美術課呢?基于美術學科的特點,要想備好美術課,我們必須把握好“鉆、解、研、制、編”五個環節。
一、“鉆”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鉆研教學大綱:從整體上明確美術課的教學目的和任務;了解本學科每課教材內容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明確美術課的教學特點及應注意的問題;掌握教材的進度和教學方法上的基本要求。
鉆教材:了解教材編排體系,掌握教材的內在聯系。例如:在某課教材確定后,首先教師應分析教材中美的因素。研究怎樣在教材過程中進行美育和思想教育,怎樣促進學生智力發展和能力提高;然后分析這課教材在整個美術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分析教材的知識內容,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闡述清楚哪些部分屬于舊的知識,要復習鞏固,哪些是本課要學習的新知識;最后根據掌握教材的內容,研究怎樣通過作業,讓學生掌握哪些技能、技巧,使教學“由博返約,深入淺出”。
鉆有關資料:在認真鉆研教科書的基礎上還要廣泛閱讀有關參考資料。例如: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材中《我設計的自行車》一課,雖然自行車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但課前我還是查閱了一些關于自行車方面的書籍及現在最新款和未來自行車發展的趨勢等新聞資訊,從有關作品中選取典型、具體的材料,充實教學內容。另外,教師還需進行試畫,對教材力求理解透徹,把教材講的生動活潑。
二、解
“解”即了解學生,要想使備課工作切合實際,有的放矢。教師必須全面了解掌握本班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負擔等情況;還需聯系本課教學要求,分析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可能產生的問題;還應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興趣、愛好、特長;對美術教師的感情,班級風氣等情況;以便聯系學生的思想實際,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創造適當條件幫助學習上和紀律上的后進生樹立進步的信心等。特別要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智力水平。下面我就以三年級學生情況分析為例:
本班共48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25人,班級紀律和其他各科學習成績較好,美術成績在全校為中上水平,其中有14位學生成績優秀,占29%,9人較差,占18%,成績特別優秀的有張亞婷、麻世國、王夢迪等三位學生,成績很差,要加強輔導的有劉偉強、王慶亮兩位同學。
一、二年級時學習的美術基礎知識和技能一般較為鞏固,對于美的事物有興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作畫時初步培養了觀察習慣,對于平面物形象有一定的目測能力和概括能力,對于想象畫,命題畫有較大的興趣,能根據自己的感受大膽地描繪。
完成作業速度不一,部分同學習慣于帶回家去畫完,少數學生形象表達能力還停留在一年級的水平。
根據這些情況來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才能準確,確定的教學目的才有針對性、現實性,才能因材施教調動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取得好的教學成效,反之,只備教材,不備學生,就容易導致教學過程的主觀主義。
三、研
研究教學方法,每一堂課都有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要求,因而教學方法也是不同的。例如:要設計一堂課的教學過程,就先考慮用什么方法,提什么問題,舉什么例子;然后分析怎樣啟發聯想,怎樣板畫示范,怎樣解決具體作畫的方法步驟,怎樣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怎樣糾正學生可能產生的錯誤等問題。同時還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使學生既有學習興趣,又取得良好教學效果。最好是以一種教學方法為主,同時以其他教學方法配合,形成教學方法的最佳結合。
四、制
要根據教學要求,學生的水平來制作范畫。過難過繁,或過于簡略草率的范畫,都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范畫大小要適當,要讓最后一排學生也能看清楚,范畫要做得美觀,具有典型性。例如: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材《彩線貼畫》一課中,我選擇制作了具有代表性的形象范圖,并將范畫裝飾的美觀、新穎,激發學生美的感受,引起他們剪貼的興趣。
只有研究繪制范畫和運用制作的直觀教具,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提高教學效果。
五、編
編寫教案是備課工作中最深入、最具體、最落實的一步。是教師備課的成果。教師應精心制作,即便是有經驗的老教師仍然要寫教案。因為時代在發展、教材也在變化,而補充材料要更新,學生在變化。教案內容一般有:年級、授課日期、課題、課時、教學目的、要求、教材分析(重點、難點)、教具準備、教學過程、教學效果等。那么怎樣編寫美術教案呢?
我認為主要由以下6各方面入手:
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依據大綱要求,結合本課內容,教學目標定得要具體、明確、恰當,便于執行和檢查。
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指一節課知識的關鍵核心部分。教學重點是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部分。確定重點、難點,應考慮教材內容和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
設計教學方法。
根據教學目的和本節課教學內容的特點選擇教學方法。
組織教學內容。
組織教學內容就是依據教學方法的要求對教材進行組織加工。如用講授法,就應列出教材內容的講授提綱。
設計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就是一節課各部分的先后順序及時間分配。不同的課型教學過程不盡相同。它是課堂教學的施工程序。合理安排教學過程是教學成功的關鍵。
記錄演示畫略圖。
演示圖要在教案中體現出來。
此外寫教案要用簡單明確的文字,如果發現教案中有某些不合適的地方,可以適當調整,使這一堂課上得更好。
寫好教案后,要反復熟悉教案,使教案內容融化在自己的腦子里,達到講課不離教案,但基本上不看教案。否則手不離教科書、眼不離教案,學生聽起來一定會枯燥乏味。還要通過想象把自己帶入實際課堂的意境中。在教學活動中自然地激疑、答問、啟發誘導,運用科學的語言,使學生明確概念;運用形象的語言、飽滿的情感去感染學生,才是實實在在地準備好了教案,可見編寫教案是備課技能中重要的一項,也可以說是掌握備課技能的關鍵,同時也反映了教師的智慧。
總之,只有在美術課的備課過程中,把握好“鉆、解、研、制、編”這五個環節,才能真正做好教學準備,在課堂上做到胸有成竹,得心應手,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