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思佳+何磊

【摘要】隨著互聯網2.0時代的全面到來,越來越多不同年齡段的網民陸續參與到網絡文化的傳承與創造中。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使用率明顯提升,逐漸成為潮流。其主流使用者年齡主要集中在20~29歲,且該階段人群主要為大學生。因此,本文針對大學生使用螞蟻花唄類第三方支付平臺信用工具進行超前消費這一現象進行有關調查分析,進而對大學生信用消費行為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 信用消費 螞蟻花唄 Eviews分析
一、引言
2015年11月3日發布的十三五規劃提出,將互聯網金融納入其中,這意味著互聯網金融將在各金融市場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16年1月22日CNNIC發布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民已達6.88億,互聯網覆蓋率約50.3%,普及范圍極廣。網民中手機持有者有6.2億人次,約占90.1%。網民增速逐漸回落的同時,手機終端上網人數卻以異軍突起之勢加速上漲。由此可見,移動設備作為主要上網終端的趨勢愈加明顯,為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崛起作下鋪墊。依賴于手機存在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憑借其便攜性及系列優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大學生用戶。
在此背景下,針對寧波地區大學生進行調查,用Eviews對大學生使用螞蟻花唄所體現的信用消費現狀進行分析,在文末對其信用消費行為提出建議。
二、文獻綜述
第三方信用消費工具的衍生,促使不少學者對大學生信用消費行為進行深思。陳鵬(2013)提出大學生消費價值觀對信用消費行為有一定影響,他提取了三種主流消費價值觀,揭示三者對大學生信用消費的不同影響[1]。張宣花(2015)以信用卡為主,解析消費地位日益突出的大學生形成的巨大消費市場[4]。此外,周慧虹(2015)表示,信用支付衍生工具中的借貸寶前途無量[2]。鄧秀煥(2015)總結歸納了當前大學生信貸消費市場發展的困境[3]。
但由于新型工具的發展歷程并不長,目前研究成果不多。螞蟻花唄作為新起之秀的寵兒,目前僅有劉軍(2015)對其進行研究[4]。因此,本文基于螞蟻花唄對大學生信用消費行為進行分析。
三、問卷與樣本
本次調查主要面向寧波地區大學生,涉及經濟與非經濟兩類專業,共回收100份問卷。其中,無效問卷1份,有效率99%。問卷分為兩部分,分別是個人信用與基本信息,分別從大學生信用記錄、花唄使用狀況、客觀態度及影響使用率因素展開,全方位對大學生信用消費行為進行詮釋。
四、調查分析
(一)信用消費現狀
由于生活費等限制,信用消費觀念逐漸被大學生接受。問卷數據顯示25位大學生存在信用消費記錄。這表明信用消費在大學生中并未廣泛普及。
研究后發現,60%擁有信用卡的大學生會用卡消費,其余40%有卡卻不曾使用,大大降低信用卡用卡率;同時,有40%利用信用卡以外的信用工具進行消費。該結果表明,第三方信用消費模式正在逐漸取代信用卡。
(二)螞蟻花唄消費現狀
1.螞蟻花唄開通及使用狀況。第一,螞蟻花唄開通情況。樣本中有80位大學生了解并開通螞蟻花唄。大學生大多通過淘寶等網絡渠道了解,這意味著互聯網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促進了信用消費衍生工具強勢發展。84.85%信用額度位于1000至5000元,反映出大學生信用額度不高的事實。
第二,螞蟻花唄使用率。大學生使用螞蟻花唄的頻率也不高,所使用的額度也遠低于信用額度,樣本中有63.64%每季度使用一次或者間隔更長,15.15%每周使用。每月使用額度處于100元以下有47.47%,而超過1000元的比例總和為10.1%。數據顯示:大部分學生或因網絡安全隱患,如遇詐騙、泄露隱私、資金無安全保障等緣由,從而拒絕使用花唄。
2.影響使用情況因素分析。第一,因素選擇。影響螞蟻花唄的使用率的主要因素可歸類為性別、專業、單身與否、月生活費及月消費額,本文將其作為影響螞蟻花唄的使用率的主要因素。
第二,數據預處理。五大因素中的前三者為定類指標,后兩者是由五個區間構成的定量指標,均難以直接運用,所以需對數據進行預處理。此處引入“啞變量”,用于處理定類指標。月生活費與月消費額選項是五個區間,數據預處理為組中值后進行分析[5]。分析主要利用Eviews,研究五個變量對大學生信用消費行為的影響,螞蟻花唄的使用率為因變量。根據問卷數據得到每一影響因素選項對應的使用率,將其連乘所得積作為因變量進行分析。
五、大學生信用消費建議
信用消費實質是提前消費。大學生為何會選擇提前消費呢?作者據此給出以下建議。
(一)學校應推廣信用管理教育
部分大學生認為信用無足輕重,但事實是,一旦個人信用出現裂縫,即將踏入社會的大學生會面臨層層阻礙。因此,學校在設立各專業學科課程同時,應開設信用有關教育課程,提升大學生信用管理意識。
(二)培養大學生個人理財意識
經濟類專業大學生由于經常接觸市場經濟,對金融的市場了解程度遠高于非經濟類。他們由于課程需要、個人愛好、羊群效應等原因,金融理財意識強烈。因此,大學生需多接觸經濟知識,培養個人理財意識。但切忌產生攀比心理、盲目跟風等不良風氣。
(三)大學生需養成正確的消費習慣
性別、是否單身、月生活費與月消費額在本質上影響了大學生的購物導向、購物需求等購物現狀。大學生應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理智消費。由于大學生主要經濟來源是父母補給,所以個人消費仍需考慮家庭經濟狀況。大學生在選擇購買物品時,要做到多方面考慮,結合自身需求。同時加強自制能力,切勿陷入感性消費誤區,也不應在盲目的消費中迷失自我。
參考文獻
[1]周楚喬.購物風格對大學生信用消費的影響分析.商業時代,2011(11):20-22.
[2]周慧虹.線上“熟人借貸”須消除兩大“軟肋”.金融經濟,2015(19):46-47.
[3]鄧秀煥.大學生信貸消費市場前景分析.現代商業,2015(17):282-284.
[4]劉軍.螞蟻花唄投5000萬雙十一紅包怎么玩.計算機與網絡,2015(20):15.
[5]蔣天穎.浙江省區域創新產出空間分異特征及成因[J].地理研究,2014,33(10):1825-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