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雷飛
摘要:本文在國家誠信體系建設框架基礎上,闡明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誠信體系建設的作用、運行模式及其主要內容,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誠信體系建設路徑提供參考。
關鍵詞:公共資源交易;誠信體系;建設思路
中圖分類號:TU24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5-00-01
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石”,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作為交易市場,具有一般市場的特征,市場主體誠信是公共資源交易的基礎。當前誠信缺失仍是公共資源交易發展中的軟肋,各種失信行為屢見不鮮,如招投標活動中出現的涉及互相串通、業績造假、項目經理重復投標、企業掛靠等擾亂市場現象,交易主體缺乏誠信,招投標活動就失去了應有的價值。為此,必須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誠信體系建設,改善誠信狀況,打造“誠信平臺”。
一、國家誠信體系建設框架
國家誠信體系建設框架可分為三個層次:
(一)中央:出臺《社會誠信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提出包括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司法公信在內的社會誠信體系建設規劃;
(二)各部委:以條狀分割的形式出臺各系統內的誠信政策;
(三)各省市:承上啟下,推動地區性誠信體系建設,該層次是整個誠信體系的基礎。以目前各職能部門建設誠信平臺為基礎,設立政府主要領導負責的誠信協調機構,最終實現誠信共享,建立區域誠信體系。
二、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誠信體系建設的作用
在推動建立市場主體誠信方面,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是大有可為的。交易平臺誠信體系建設應符合本級和上級誠信體系建設發展總體規劃,發展外部接收器,加強與發改、建設、財政、審計、檢察、監察、公安、工商等相關部門的誠信平臺信息聯動,共享誠信信息,嚴格市場誠信準入制度,推動誠信應用;同時,交易平臺充分利用市場特點和市場機制,發展內部傳感器,收集和整合交易各方主體的違法違規市場行為,形成市場從業企業、人員的征信記錄,并利用平臺的公共性進行披露或向相關管理部門提供誠信評價,配合有關部門進行獎懲和監管。
三、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誠信體系建設的運行模式及其主要內容
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誠信體系運行模式是:建立在以“誠信政策體系”為框架,“誠信市場體系”為動力,“誠信機制設計”為保障基礎上,共同推動公共資源交易市場誠信建設。
(一)誠信政策體系建設內容
“誠信政策體系”為貫穿誠信體系建設的整體制度性安排,要健全誠信法規和標準體系。 研究出臺有關管理辦法,如公共資源交易誠信管理辦法、誠信目錄、誠信評價標準、獎懲標準、不良行為記錄發布管理辦法等,為誠信體系建設和發展提供法規依據和有力保障。
(二)誠信市場體系建設內容
誠信體系建設路徑應遵循“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思路,在設計行政監督機制的同時,合理地引進市場監督機制,發揮市場自身源源不絕的推動力。誠信市場體系建設內容包括:
1.引導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從過去單一價格評價指標競爭,向以價格加誠信等多種評價指標的較量的方向發展,使企業把主要精力從市場價格競爭調整到以質量、安全管理等要素的競爭上來,建立誠信分評標機制、投標誠信擔保金機制,實施簽訂“進場交易活動行為公約”或“誠信投標承諾書”,強化對各方交易主體的進場管理,規范其市場準入和交易行為;
2.參考電子商務的誠信評價機制,由招投標市場主體對雙方的歷史交易進行互相評價,提供誠信指數供交易參考,借助市場主體誠信競爭、互相監督來形成誠信評價機制和誠信累積機制;
3.引導、發揮社會誠信中介機構在誠信體系中的作用,由誠信調查公司、誠信征集公司、誠信評價公司、誠信擔保公司、誠信咨詢公司等社會中介機構,向政府和市場主體提供各類專業化誠信服務,共建誠信體系,發揮社會化監督的力量。
(三)誠信運行機制建設內容
誠信運行機制為誠信體系的運行保障。整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誠信體系的建設,有賴于落實運行機制來實現。
1.組織實施機制
通過頂層設計,搭建有效的組織領導體系,確保誠信建設工作順利運行,完善組織協調機制,建立工作通報和協調制度。
2.技術支撐機制
加快推進誠信信息系統建設和應用,除滿足支撐誠信信息的歸集、存儲、交換、共享、查詢等一般功能需要外,重點建設的核心內容還包括:
→準入模塊:對各方交易主體的進場管理,規范其市場準入。為實現信用分評標、信用金擔保、簽訂“信用公約”等提供支持。
→征信模塊:為信用體系建設打好基礎,采集、登記交易過程中的違規信息,籌建“信用數據庫”和“業績庫”, 建立信用檔案。按照統一的信用目錄,記錄市場 主體誠信行為,內容涵蓋招標人、投標人、代理中介機構、評標專家和政府監管人員等的失信行為。
→評價模塊:開發、建立統一的信用評價指標體系與模型,記錄交易各方的信用評價記錄,形成市場主體的信用指數,建立信用評級機制,為交易提供主體的信用程度和信用記錄等有價值的信息。
→獎懲模塊:按照獎懲標準,記錄市場主體的獎懲信息。為實現守信激勵、投訴處理、監管執法、失信曝光等提供支持。
→清出模塊:對存在失信行為的市場主體進行嚴格監管,將信用差的主體通過信用檔案記錄清退出市場。
→共享模塊:以交易平臺作為樞紐,推進行業間信用信息互聯互通,加強與發改、建設、財政、審計、檢察、監察、公安、工商等相關部門的信息聯動,推進市縣區誠信信息聯動,實現信用信息交換共享,收集和整合交易各方主體的違法違規市場行為,形成大市場信用庫。
3.監管獎懲機制
以獎懲制度為重點的誠信體系運行機制是保障交易平臺誠信體系各系統協調運行的制度基礎。一方面對守信主體實行優先辦理、簡化程序、“綠色通道”等激勵政策;一方面完善社會主體失信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失信行為責任人行業禁入制度。兩手抓、兩手硬,使守信者處處受益、失信者寸步難行,才能實現“良幣驅逐劣幣”的市場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田冰.關于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市場誠信體系建設的思考[D].招標與投標,2014.
[2]董冬.公共資源交易領域誠信體系建設探究[D].經貿實踐,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