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菡
摘要:工資集體協商,是指職工方與企業或企業代表組織就工資分配制度、分配形式、工資水平及其調整幅度等事項進行集體協商,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簽訂工資集體合同的行為。在國有企業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應當遵循公開、平等、合法、協商一致的原則,兼顧國有企業發展、職工利益,符合國有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
關鍵詞:工資集體協商;和諧勞資關系
中圖分類號:D412.6;F249.26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5-0-01
全國總工會于2011年就出臺了《中華全國總工會2011—2013年深入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工作規劃》,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做好新常態下的國有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工作已成為工會工作的全新課題。筆者就職于省屬國有獨資大型企業,公司為國家設計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主要從事路橋施工等業務。面對新的形勢、新的任務,如何把工資集體協商工作作為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實現職工體面勞動的重要手段?如何作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發展和諧勞動關系的重要抓手?如何積極主動作為,更加扎實地推動集體協商工作創新發展?在近年的工作實踐中,筆者總結提煉了如何在國有企業推進集體協商工作的四大做法。
一、積極組織調研
企業工會主席帶隊組織工會辦、黨委辦、辦公室、人力資源等部門參加,可以通過調查問卷、走訪、座談、網絡或電話問詢等方式,對企業職工進行深入調查了解,并聽取職工群眾的意見與建議,形成基于企業現狀的調研報告,為制定協商方案奠定扎實基礎。
二、制定協商方案
依據《工會法》、《勞動合同法》、《勞動法》、《四川省集體合同條列》、《四川省企業工資集體協商辦法》等法律法規,根據企業現行的薪酬發放文件,擬定符合企業實際的工資集體協商辦法(草案)及配套資料,召開公司工會委員會,討論并通過協商辦法。同時,還應及時召開職工代表大會,聽取群眾意見,提交職工代表大會審議協商辦法。
三、選定協商試點
為了使協商內容具有可操作性和實用性,通過調研、對比,選擇了一個項目進行工資集體協商工作試點。
(一)全員宣貫,依法推動。作為公司開展工資集體協商試點項目,項目部組織全體職工,一是學習文件。為了學懂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相關文件精神,項目經理、黨支部書記、工會小組長分別對相關法律法規、文件精神進行學習、解讀和宣貫。二是正確理解協商的義意。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是為了落實全總關于“依法推動企業普遍建立工會組織,普遍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的規定,維護職工和企業的合法權益,積極推進協商民主管理,規范企業工資集體協商行為,促進勞資關系和諧穩定。三是明確協商的目的。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是為了實現勞資關系雙方的互利共贏,不是讓雙方對抗起來。只有企業和職工實現了“雙贏”,才能解決職工最核心的經濟利益問題。
(二)民主選舉,建立隊伍。在職工充分了解了開展工資集體協商辦法的流程、目的和意義之后。通過民主選舉,由在場的職工公開投票選出他們心目中的職工代表,經過公平、公正地投票、唱票、監票、計票程序,最終以得票多的前四名職工為職工代表,并推選得票最多的職工代表為首席職工代表。項目方代表由公司任命的項目領導班子成員組成擔任。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的項目雙方協商的代表人數一般應當對等,推選前應進行溝通,每方一般為3至5人,不得相互兼任,實現形式上的公平。在民主選舉產生了職工方代表后,應當向全體職工公告。職工代表方先經過內部協商,將協商內容向企業方發出要約。
(三)開誠布公,平等協商。十五日內項目代表方回復了工資集體協商要約書復函,則可以召開工資集體協商會議。工資集體協商會議應由雙方首席代表輪流主持,第一次的會議由提出要約方來主持。項目的職工代表方和項目代表方都本著開誠布公、平等對話的初衷,按照合法、規范、有序、合理地完成了工資集體協商工作。同時,項目的職工首席代表把職工最關心、最切身、最直接的利益問題作為了本次協商試點的重點,認真研究項目的經營狀況,結合企業的實際,把握原則,盡力找準協商試點雙方的一個利益平衡點。在促進項目效益增長的基礎上,推動企業逐步建立起更適合于每一個項目的工資分配共決機制、調整機制和增長機制,確保工資集體協商為項目和職工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通過這次協商試點,勞資雙方的談判協商達成一致協議,工資集體合同由雙方首席代表簽字并加蓋公章。相關材料提交公司人力資源部報批。會議形成了協商會議紀要。
四、大力宣傳,奠定基礎
通過協商的試點工作,不但讓企業工會了解了項目遇到了需要解決的真實問題,在工作推廣過程中加以指導和宣貫,更加有利于維護職工、項目的合法權益、協調職工和項目的勞動關系,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為此,企業將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宣傳該項目工資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合同工作中的先進典型經驗,宣傳普及推進工資集體協商的相關知識,在公司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為公司全面開展與整體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做好了準備。在國有企業通過通過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工作,能夠減少因工資分配問題引發的勞動糾紛和利益矛盾,把職工的利益訴求納入理性合法的軌道。有利于提高工會工作的效率,有利于完善企業工資分配制度,從而能夠形成工資正常合理合法的增長機制,有利于促進勞資關系、雙方理解溝通、真誠合作,是建立公正合理、互利共贏、規范有序、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