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童邦
【摘 要】本文對公路工程施工現場管理的問題分析進行了分析,對管理人員素質的加強、工程進度的管理、施工資源的優化配置、施工現場的質量管理等內容作了介紹。只有加強施工現場管理,才能保證公路工程施工質量,提升工程管理水平。
【關鍵詞】公路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對策
公路工程施工具有協作性高、施工周期較長、流動性強,以及容易受到社會主體和多變的自然因素等各種外界因素的制約和干擾等特點,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公路建設的發展和經濟改革形式的深化,公路施工過程中的成本、進度和質量矛盾愈加激烈,因此加強對公路工程的施工現場管理探討尤為重要。
1 公路工程施工現場管理的問題分析
1.1 資源配置不合理
公路工程作為一項大型的施工工程,在施工中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部分工程企業在進行資源配置時,缺乏計劃性和科學性,并且沒有結合公路工程的實際情況,包括對施工難度、地理環境、生物環境等具體情況進行深入考察,盲目對施工資源進行分配,不僅導致施工資源的浪費,降低資源的使用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工程的施工效率,使工程質量也大打折扣。
1.2 材料采集過程不透明
部分公路工程由于施工規模相對較小,特別是在農村等偏遠地區,在修建公路之前,相關部門沒有進行嚴格的招標,甚至將工程移交給對施工管理一無所知的個人來完成相關建設,而這樣就會導致一系列問題的產生。一方面,由于部分管理人員缺乏相關經驗,在材料采購和購置各種機器設備時,缺乏市場調研,對材料采購成本不能進行有效控制,導致采購成本嚴重超支。另一方面,公路工程屬于國民經濟的交通基礎設施,其建設多半是由國家投入資金,但部分施工企業趁機謀取暴利,并故意巧立名目,增加了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成本費用,并且在材料的實際采購過程中,沒有實現材料采集的透明化,以此公飽私囊,造成采購成本超過實際成本。
1.3 施工質量及其安全監管不嚴格
工程施工質量問題和安全問題關系到施工企業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并且加強公路工程施工現場管理,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實際的施工現場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玩忽職守,不認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并且不能經常親臨現場督導工作,以至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和工程竣工后,各種工程質量問題和安全問題紛至沓來,給工程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1.4 風險控制能力弱
公路工程的建設不同于其它工程作業,其施工現場管理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尤其是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但針對這些不可預知的因素,管理人員卻不能對其進行有效預防,并且施工善后的工作開展也相當不力,導致工期延遲,并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給整個企業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2 公路工程施工現場管理的對策
2.1 強化管理人員的素質
作為公路工程施工現場管理的主體,管理人員是具體的生產經營活動的管理者和操作者,其素質的高低是影響工程質量關鍵因素,因此要想較好保證工程施工質量,就須著力于提高管理人員的整體水平。一般來說,人的素質包括了技術水平、決策能力、身體素質、文化水平、職業道德、組織管理能力等,由此相關單位必須保證進行公路工程施工現場管理的人員,擁有較為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較為完整的知識結構、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以及強烈的敬業精神和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等,當然,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文化知識素養也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在對管理人員進行具體的管理過程中,要通過物質和精神這兩方面的獎懲進行管理,以明確權責為出發點,以管理人員的崗位職責為重點內容,努力做到令出必行、獎懲分明、管理有方。
2.2 加強對工程進度的管理
公路工程施工的主要依據就是施工進度計劃,因此在施工現場的管理過程中,對技術人員、材料和機械設備的安排,需符合事先制定好的進度計劃,同時施工計劃的可行性反映了施工單位的組織、管理能力與合同意識,因為一個工程的施工進度計劃是該工程從施工準備到每個部分的分項工程,并至工程竣工后,各個工序之間銜接關系的直接體現,是對生產、資源合理調配的指導基礎,同時也是對現場施工管理的全局統籌。所以在具體的施工管理中,必須做到因地制宜地進行工程的投入,并督促施工人員使用先進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術,同時在集中施工的分項工程方面,要加強施工工藝流程的管理,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勞動生產率,減輕勞動強度。其次在管理過程中,如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影響,且實際工程的進度與計劃進度出現較大偏差時,管理人員應依據進度管理曲線或是網絡計劃,對實際進度和計劃進度之間存在的差距進行認真的分析,努力找到影響進度的主要因素,并及時對已滯后的施工方案進行適當的調整。
2.3 做好施工保通
施工現場的保通工作關系到施工能否正常進行,并且無論是新建還是改建工程,如果便道、便橋、邊施工邊通車的路段不能通行,那么機械、材料、人員就無法進場開展工作,期不僅會打亂施工秩序,還會造成經濟損失。因此現場保通工作的管理要注意,便道、便橋的通行能力與承載標準,能與施工規模及機械通過量相匹配,并盡可能在投入臨時道路時,能確保施工過程中的暢通。其次目前很多項目部存在不重視臨時道路建設的現象,并在雨季來臨時多次返修,影響了正常的施工進度,因此管理人員須要求施工單位改變傳統思維模式,使便道、便橋始終處于完好狀態,并且邊施工邊通車的路段要設立安全標志,且配備管理人員指揮交通,以避免交通事故,減少堵車現象。
2.4 做好施工資源的優化配置
優化施工資源的合理配置,是提高資源使用效率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公路工程施工現場管理水平。具體來講,施工企業應深入現場,了解施工地段的實際情況,同時根據材料供應與使用情況來決定材料儲備量,并根據主導機械,可配置與之能力相適應的附屬機械。另外工程施工完畢后,管理人員要根據實際發生的人工、材料和機械等管理費用,進行成本核算,并與施工的控制預算進行比較,發現和查找在成本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只有根據人力、物力、財力等實際的需求變化,合理調整施工資源,才能保證施工資源的有效利用。
2.5 加強施工現場的質量管理
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質量通病主要有路基沉降不均勻、路面的平整度較差,以及橋頭涵頂跳車,同時其作為公路建設的永恒主題,高質量工程的建設要求管理人員必須切實提高質量管理意識,認真貫徹有關工程質量的方針,并推行全面的質量管理體系。具體而言,施工現場的質量管理內容包括:徹底處理軟路基、抓好地表清淤和路基的分層填筑和壓實、設置橋頭搭板、控制路線的標高和線型,以及確保結構物的外觀和內在質量等。
3 總結
總之,公路施工現場的管理作為一項較繁瑣復雜的工作,施工管理者需實事求是,并根據工程性質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管理措施,并要落實責任、勇于探索且遵守良好的管理規章,只有這樣才能做好百年工程,真正造福于社會和人民。
【參考文獻】
[1]賈富貴.淺析公路工程施工現場管理[J].中國科技信息,2009(04).
[2]張志嶸.公路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科技資訊,2016(28).
[責任編輯: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