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杰
【摘要】目的:探討短期口服避孕藥防治宮內放置節育器后不規則陰道出血的臨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將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0例宮內放置節育器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研究分析,并給予這60例患者有效的分組,對照組30例,宮內放置節育器后不給予其他處理;干預組30例,宮內放置節育器后給予避孕藥口服治療,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陰道出血情況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綜合評價。結果:干預組患者治療后1個月、3個月、6個月的陰道出血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較大(P<0.05),有統計學意義;干預組中有2例出現并發癥,占6.7%,對照組有7例出現并發癥,占23.3%,差異較大(P<0.05),統計學有意義。結論:對宮內放置節育器患者給予短期口服避孕藥治療,能夠有效抑制不規則陰道出血,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臨床治療效果顯著,可以在臨床中得以廣泛地推廣應用。
【關鍵詞】口服避孕藥;宮內節育器;不規則陰道出血
【中圖分類號】R16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6-0-01
作為一種安全、有效的避孕工具,宮內節育器即IUD在當前的避孕方式中占有較大的比例,幾乎近50%的女性采用的是IUD避孕,不僅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經濟性,而且操作簡單[1]。通常放置IUD后患者多會出現不規則陰道出血,引起了醫學界的高度重視。近年來,臨床中多對宮內放置節育器患者給予短期避孕藥口服治療,本次研究選取我院60例宮內放置節育器患者進行比較分析,并將研究結果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病例選取的是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宮內放置節育器患者,并采取隨機分組法分為干預組與對照組,每組各為30例。干預組:年齡在21~3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7.5±3.6)歲,孕次為1~4次,平均孕次為2次,對照組:年齡在22~3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7.5±4.2)歲,孕次為1~4次,平均孕次為2次。本次研究征得患者及其家屬的知情、同意,并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簽訂知情同意書[2],兩組患者差異不大(P>0.05),可進行統計分析。
1.2 方法 對照組:放置宮內節育器后,不給予任何方式的治療。干預組:放置宮內節育器后,當天開始給予患者短期避孕藥口服治療,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由N.V.Organon(荷蘭歐加農公司)提供,國藥準字號H20130491,1片/d,連續治療20d為一個療程,治療一個療程即可。
1.3 觀察指標 對干預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半年的陰道出血情況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綜合評價[3]。
1.4 統計學分析 統計分析軟件為SPSS17.0,陰道出血率以及不良反應率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檢驗;當P<0.05則認為比較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干預組與對照組患者陰道出血情況比較經過不同方式的治療,對患者進行為期半年的隨訪,可以發現干預組患者治療后1個月、3個月、6個月的陰道出血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較大(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干預組與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干預組中有2例出現并發癥,占6.7%,對照組有7例出現并發癥,占23.3%,差異較大(P<0.05),統計學有意義。
3.討論
宮內節育器(IUD)避孕法已有百年的歷史,是我國育齡婦女避孕的主要方法,其特點是相對安全、有效、簡便、經濟。不規則陰道出血是放置IUD后最常見的并發癥,出血多因IUD局部的壓迫作用與炎癥反應,造成子宮內膜和血管內皮細胞損傷,釋放大量前列腺素、纖溶酶原激活因子、激肽等物質,致使血管滲透性增加、纖溶活性增強所致[3]。少數婦女放置IUD后,月經量增多,出血時間延長,可致貧血,嚴重者需取出IUD。目前,臨床上多采用抗纖溶藥物、抗前列腺素藥物、抗生素,但療效欠佳。長期以來,我國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大多數育齡婦女會采用宮內節育器進行避孕,其不僅操作簡單、價格低廉,而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長效性,成為婦女避孕的首選。宮內節育器能夠引起子宮內膜輕度炎癥反應,進而產生前列腺素,阻止受精卵著床,達到避孕的目的。然而從另一方面來說,宮內節育器對子宮內膜具有一定的機械性刺激作用,抑制子宮內膜血管的凝血功能與閉合功能[4],在經期容易出現不規則陰道出血現象。據調查研究表明,因癥取出宮內節育器中有17%以上為月經異常,醫學界對此給予了高度重視[5]。近年來,臨床中對宮內放置節育器患者給予避孕藥口服治療,常見的有去氧孕烯快雌醇片,該藥物具有較強的親和力與活性,能夠對子宮內膜分泌起到抑制作用,有效調整月經周期,上調孕激素受體,達到止血目的。本次研究中對干預組放置宮內節育器患者給予避孕藥口服治療,并給予為其半年的隨訪,隨訪中發現干預組患者治療后1個月、3個月、6個月的陰道出血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較大(P<0.05),有統計學意義;干預組中有2例出現并發癥,占6.7%,對照組有7例出現并發癥,占23.3%,差異較大(P<0.05),統計學有意義,體現出良好的治療效果。綜上所述,對宮內放置節育器婦女給予短期避孕藥口服治療能夠有效避免不規則陰道出血,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能夠起到調整月經的目的,值得參考借鑒。
參考文獻
[1]黃華清.宮血寧防治宮內節育器致不規則陰道流血的臨床觀察[J].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17(4):38-39.
[2]黃丹梅.曼月樂節育環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海峽藥學,2016,28(4):116-117.
[3]湯素芝.人工流產術后口服避孕藥和放置宮內節育器療效對比分析[J].社區醫學雜志,2015,13(20):62-63.
[4]楊晶,王玉賢.人工流產術后三種避孕方法的臨床效果比較[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2):28-29.
[5]仲伶俐.人工流產術后立即口服優思明避孕和放置安舒環避孕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7):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