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家駒
近年來,泰和縣碧溪鎮積極創新社會治理理念,將“文化+”思維引入新時期農村社會治理之中,通過黨委統領,強化法治、突出德治、扶持民治,使“三治”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15年度喜獲“全市文明村鎮”殊榮,2016年獲評吉安市科學發展觀綜合考評三類鄉鎮先進單位獎項。主要做法:
一、“德治”---大力推廣道德教化,堅持扶正揚善,為法治奠定道德基礎
一是創建道德文化宣傳新陣地。維修鎮村兩級大禮堂、大祠堂,開辦“道德講堂”;在圩鎮、228省道和游家村的路燈桿上懸掛印有傳統文化格言警句的卷軸形廣告牌;圩鎮和每個新農村建設點都建有文化長廊;建立了政府QQ、微信公眾號,傳播碧溪好聲音,傳遞社會正能量。二是建立道德宣傳專業隊伍。以“五老”人員為骨干,組建傳統文化宣傳隊,到各村進行巡回宣傳。三是精選道德教化內容。將傳統文化中有關修身、齊家的傳統精髓文化和鎮內好家風、好村(族)規等作為道德教化的內容。四是樹立正面典型。開展“最美碧溪人”評選活動。評選出最具影響力的道德模范和“文明家庭”,大會表彰。五是注重政府的“布德”。讓干部的“修德”外化為為民服務的美好行為,尤其注重為民辦實事、解難題,用德行教育、感化群眾。
二、“法治”---強力實施依法治鎮,堅決懲惡祛邪,為德治清除擴面障礙
一是抓普法宣傳,消除“無知無畏”和“盲從跟風”現象。利用現有的7支文化實施隊伍,重點針對婦女、老人、孩子和社會閑散人員,開展法律法規普及宣傳;通過刷寫宣傳標語、每村制作普法宣傳欄、印發宣傳小冊子和建立微信公眾號等形式,大力宣傳與民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
二是抓秩序整治,打擊“劣幣驅逐良幣”行為。首先抓好城鄉建設秩序整治。與縣城管局、縣城鄉建設局聯合執法,進行集中整治。其次抓治安秩序整治。結合“震電“行動,重點打擊賭博、偷盜、尋釁滋事、聚眾斗毆等違法行為。同時加強對人口密集區和交通主干道“天網”“地眼”的建設,加強網格化、綜治信息平臺建設,增強技防力量。最后抓好信訪秩序整治。購置了執法儀,建立了音頻視頻同步來訪接待室,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固定纏訪鬧訪證據,震懾打擊信訪違法行為。
三是抓依法行政,營造扶正祛邪的法治氛圍。鎮政府聘請了法律顧問,開設了法律課堂,經常請專家學者對干部進行法律知識講座。同時,要求干部強化法律意識,嚴格依法行政。 三、“民治”---著力引導社會力量,推動多元治理,為政府分解社會治理壓力
多元社會主體合作共治,是社會治理走向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一是成立社會事務協調中心。邀請本鎮德高望重的“五老”人士和創業成功人士擔任社會事務義務協調員,協調處理本鎮范圍內的民事糾紛和民間矛盾。
二是引導各村成立理事會。定期召集理事會成員和各姓族長、房長開好座談會,鼓勵他們在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前提下教化民眾,純潔民風,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建設村莊。
三是發揮宗教界人士的教化作用。對各宗教場所進行規范管理,并定期召開負責人會議,鼓勵他們在弘法傳道的同時,結合鄉鎮實際,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引導信眾修身守法,棄惡揚善,睦鄰友好,安居樂業。
四是發揮新聯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取得他們的支持,增強政府的號召力,分擔政府的壓力。
五是發揮志愿者隊伍的作用。建立健全志愿服務活動的運行機制,不斷提高志愿服務的科學化、規范化、專業化和社會化水平,切實加強對志愿服務活動的組織領導。
四、“統領”---狠抓黨的建設,增強凝聚力和戰斗力,為“三治”導航護駕
一是突出抓好黨的建設。提升黨員干部隊伍的素質和能力。二是加強與各方力量的溝通與協調。為社會組織發展提供政策服務,關切社會組織的訴求,創造并提供公平、開放的發展環境;三是規范社會力量的活動方式和內容。四是表彰參與社會管理的社會組織和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