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倩


摘要:近年來我國服務貿易發展水平正在穩步提升,旅游服務貿易作為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經濟的增長起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基于“一帶一路”的背景下,闡述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的新格局、新發展;通過數據描述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的現狀和競爭力;最后提出“一帶一路”背景下發展旅游服務貿易的對策。
關鍵詞:旅游服務貿易;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一帶一路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5-0-01
一、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的發展及現狀
1.旅游服務貿易WTO規定和特征。根據WTO對服務貿易分類的規定,“旅游及相關服務包括以下幾項:賓館與飯店提供的住宿、餐飲服務、膳食服務及相關的服務,旅行社與旅游經營者提供的服務,導游服務和其他旅游服務”。旅游服務貿易在產業劃分上屬于第三產業的范疇,除了共同擁有的第三產業的特征,還擁有以下的三個特征: (1)綜合性。旅游服務貿易的相關企業需要向旅游者提供多種服務,涉及的方面有吃飯,住宿,交通,娛樂等等。因此這就要求從事旅游服務貿易的企業必須具備綜合性,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來全方位滿足旅游者的需求,服務的范圍較廣。(2)敏感性。旅游服務貿易對很多因素都很敏感,如旅游國政治、社會、文化和經濟,甚至是自然因素。因為多種因素影響著旅游需求,旅游國在某一時期的旅游服務貿易容易產生較大的波動性。旺季和淡季之分,很好的體現了旅游服務貿易的敏感性。(3)世界性。旅游服務貿易是國際性的貿易產業,是一種跨國界或者跨地區的世界性貿易方式。這一世界性就決定了有關旅游貿易企業需要根據國際市場的不同需求來制定不同的旅游產品,開展旅游服務貿易的相關合作。
2.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的發展格局。通過旅游服務的WTO中的規定和特征我們可知,旅游服務是一個國家外匯收入的重要來源,也是提供就業機會的重要途徑,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起舉足輕重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市場開放度明顯提高。旅游服務貿易雖然是傳統行業,但仍然是服務貿易中發展最快的行業。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3 年我國出境旅游人數為2022 萬,而2015 年我國內地公民出境旅游人數已達1.2 億。我國旅游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在不斷上升,由2005 年的510.55 億美元增長至2014 年的2217.72 億美元,增長近4 倍之多。我國外匯收入呈上升趨勢,與1980年的6.17 億美元相比較,2014 年我國的入境過夜旅游人數增長了15倍,我國旅游外匯收入增長了66倍,居世界第四,說明我國旅游服務貿易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正逐漸增強。
二、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的競爭力概況
1.出口市場占有率。出口市場占有率是通過一國某產業或某產品的出口總額占世界出口總額的比例,來分析其國際競爭力的指標。出口市場占有率的值越高,則說明該產業或該產品國際競爭力越強,反之則越弱。
表1顯示,我國的旅游業競爭力比較弱,與美國、西班牙等旅游強國還存在很大的差距。美國旅游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極強,出口市場占有率一直占據世界第一地位。但是該指標顯示,2003年后,美國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出現了下降趨勢。法國和西班牙的出口市場占有率在保持在6%-8%之間,擁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我國的出口市場占有率一直在3%-5%之間徘徊,但是穩中有升,說明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正在逐步提升。
2.貿易競爭優勢指數.貿易競爭優勢指數是通過一國某產業或某產品的進出口差額占進出口總額的比例,來分析其國際競爭力的指標。它是分析行業國際競爭力的一種有力工具,通過對比世界市場上其他供應國同種產品或產業來分析本國的國際競爭優勢。
如果該值小于0,則表示該國該產品進口多于出口,相較于國際水平,其生產效率低,處于競爭劣勢。如果該值大于0,表示該國該產品出口多于進口,處于競爭優勢,值越大則優勢越大。
在2002-2007年,我國的旅游貿易競爭優勢指數一直是正值,有著微弱的競爭優勢,然而從2009年開始,該值變為負數,競爭優勢轉為劣勢,且劣勢在逐漸擴大。與其他國家相比,美國、法國、西班牙國家等旅游強國一直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而英國和德國在此期間指數一直是負值,是旅游服務貿易的凈進口國,競爭力處于劣勢地位。
三、“一帶一路”背景下旅游服務貿易面臨的機遇
1.“一帶一路”將促進旅游開放新格局。“一帶一路”倡議涉及65個國家、44億人口,跨越了東西方四大文明,是世界規模最大的文化遺產,全世界近50%的文化遺產和74%的自然保護區都在“一帶一路”的版圖中。“一帶一路”將使得簽證更加便利,通過使用免簽或電子簽證,以此延長簽證有效期限,減免簽證費用,;增強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文化交流,加大中國傳統文化宣傳力度,吸引周邊國家消費者到中國旅游,縮小旅游服務貿易逆差;“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還將大大促進中國旅游企業伴隨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企業走出去。
2.借力“一帶一路”發展旅游服務貿易的對策。(1)全面理解“一帶一路”戰略,重點推進合作。我們不能將“一帶一路”單純的理解為一系列投資項目和優惠政策,如今將“一帶一路”建設成為一個整體目的地的現實條件還不具備。在發展旅游服務貿易時,我們需要更加重視宏觀戰略部署和研究,注重沿線國家的協調合作和內部資源整合。(2)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相關領域支撐。從旅游服務貿易的綜合性可以看出,其對基礎設施的依賴性非常大。政府應積極建設完善的基礎設施以提升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對旅游項目路線的開發工作要進行科學的指導、規劃和統籌。在道路、港口、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要充分考慮旅游的功能和訴求。(3)整合旅游資源,具有創新意識。我國有56個民族,文化底蘊濃厚,因此在開發旅游產品時可以結合我國民族文化特點。以設計創新為出發點,挖掘在旅游文化方面的潛力,利用差異化、民族化、地方化的特色旅游產品來提高旅游業附加值,促進旅游產業結構升級。
參考文獻:
[1]秦超.中國旅游服務貿易發展現狀以及競爭力分析[J].經濟管理與科學決策,2011(12):139-140.
[2]匡賢明.抓住“一帶一路”契機打造服務貿易強國[N].第一則經日報,2015-03-26.
[3]宋曉東.“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發展[J].中國流通經濟,2016,30(12).
[4]王拓,劉曉峰.“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我國服務貿易促進體系構建及政策建議[J].現代管理科學,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