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力巴哈爾·結瓦拉尼+胡文鳳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心理護理干預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焦慮抑郁的影響。方法:將我院從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首發高血壓患者選取為此次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患者給予一般護理,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以心理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心理焦慮評分(SAS)要低于對照組患者,且觀察組患者的血壓水平也低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明顯,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一般護理的基礎上加以心理護理干預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心理情緒有極大的改善,能夠有效緩解消除患者的焦慮情緒,同時降低了血壓水平,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關鍵詞】心理護理;原發性高血壓;焦慮抑郁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6--01
高血壓是臨床治療中最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大部分患者均為發病原因不明確的原發性高血壓疾病,若不能有效的進行治療與控制血壓水平,可能導致高血壓患者出現心力衰竭、心腦血管疾病、血管硬化等情況發生,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1]。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改善患者的治療心態,緩解患者出現的焦慮抑郁情緒,此次針對心理護理對于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心理影響進行探討,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從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首發高血壓患者選取為此次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5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經過CT等相關檢查確診,符合首發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齡49~81歲,平均年齡(57.6±1.1)歲,大部分患者并發有其他疾病。排除標準:臟器發生病變患者;精神疾病患者;未簽署知情同意書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進行正常的藥物治療,對照組患者對其進行常規性的一般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以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具體護理方法包括以下幾點:(1)對患者的心理進行評估,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是改善其心理情緒的關鍵點。護理人員通過科學的心里測試對患者的心理進行評估。(2)了解患者的病情后,對其告知相關的注意事項以及該疾病的主要治療方式,樹立患者的治療信心,能夠積極配合治療。(3)在住院治療期間,對患者多巡視和溝通,向患者的家屬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情況以及治療進展。在溝通時能夠通過患者的表情動作以及語言判斷患者的心理狀態,結合科學的測量方法,判斷出患者是否存在抑郁的情況[2]。(4)與患者多談康復的后規劃,激發患者的治療信心以及對以后生活的向往,能夠提高患者的求生欲望,自愿的配合治療,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言語安慰能夠在患者心理脆弱時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將內心的恐懼心理排除。(5)對患者進行健康宣傳教育,提高患者對疾病的正確認識水平,能夠改善患者對待治療疾病的心態,同時以娛樂性的方式,為患者的住院環境增添樂趣,轉移其注意力。例如播放英語、影視節目等,舒緩的心理情緒能夠降低患者的血壓水平。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在進行護理前后的心理焦慮情況,使用SAS評分進行記錄和統計,同時對患者的血壓水平進行測量觀察。SAS評分的滿分為100分,分值結果越高說明患者的焦慮情緒越嚴重,一般分值大于50分的患者,心理焦慮程度已經十分嚴重。血壓的變化也可以反應出患者實時的心理狀態。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0.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用(±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率(%)表示計數資料,卡方檢驗,設定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經過護理后,對其SAS評分進行比較。對照組患者在護理后評分(49.37±2.87)分,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后評分為(40.38±3.16)分,組間數據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分別對兩組患者血壓水平進行了測量,觀察組患者的血壓平均水平要低于對照組患者,表明經過心理護理干預后,患者的血壓水平有明顯的改善。
3.討論
高血壓患者的病程較長,發病人群年齡基數大,長時間的治療已經從生理疾病轉變到對患者的心理造成影響。導致患者的心里產生了焦慮情緒,使檢查治療工作難以開展。常規的護理方式在改善患者的焦慮情緒上有一定的效果,但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常規護理往往注重患者的生理情況變化,忽視了心理情緒對于檢查及治療的影響,近幾年,心理護理干預在臨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和普及,取得了明顯的效果[3]。患者因為心理情緒的變化以及對疾病的恐懼心理,可能出現患者拒絕治療、絕食甚至出現自殺的念頭,護理人員應當掌握老年人大部分具有孤獨心理,在平時的治療中應當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患者的心理排斥,盡量達到患者能夠主動溝通交流的狀態。在出現抑郁情況后,要告知家屬其嚴重性,互相配合密切關注患者的舉動。此次研究中,觀察組在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的條件基礎上,加以進行了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干預,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心理焦慮情緒明顯得到了改善和穩定,同常規護理后的對照組患者進行對比,取得的效果更為顯著(p<0.05),同時,有效的心理護理還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血壓水平。
綜上所述,在一般護理的基礎上加以心理護理干預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心理情緒有極大的改善,能夠有效緩解消除患者的焦慮情緒,同時降低了血壓水平,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李嫄.原發性高血壓的護理干預要點與應用效果分析[J].心理醫生,2016,22(29):182-183.
[2]嚴明芹,滕兆林.心理護理對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和心理狀態的改善[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20):20-22.
[3]衛琴.心理護理在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河北醫藥,2013,35(4):627-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