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紅霞
摘要:由于經濟下行,融資擔保公司運行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筆者經過對風險準備金會計處理目前的狀況進行剖析以及處理中所存在的疑問,在準備金預測使用哪種模型更為有效的問題上加以分析抉擇,并提出在適當時候分離管理辦法和會計準則,更加合理的促進融資擔保公司的會計整改。
關鍵詞:融資擔保公司;會計處理;風險準備金;預期損失模型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5-0-01
前言
融資擔保公司成立于20世紀90年代初期,應處理好中小型企業融資困難問題而生。隨著融資擔保公司的不斷壯大,其在促進資金流通、確保實體經濟穩定發展上起了關鍵作用。但好景不長,基于國際經濟下行以及國家經濟結構的整改,煤炭類型的傳統資金密集型產業出現了產能過剩的現象,以致于出現了企業收益下降其償還債務風險提高從而引發融資擔保公司風險增大的問題。
例如海鑫鋼鐵由于沒有辦法償還貸款而其擔保公司拒絕幫其還債引發的違約案,這一事件給融資擔保行業起到了警醒的作用。事后當年年底融資擔保公司數量較前年銳減了不少。隨后一年即2015年8月,國務院發出有關文件提出要完善融資問題的相關要求,積極推進融資擔保公司的健康發展,為中小型企業融資問題作出妥善處理,促進其平穩發展。文章經過實地調查,深入探求融資擔保公司準備金會計處理問題的解決方法,為融資擔保行業會計管理方面的問題提出參考意見和建議。
一、風險準備金的會計處理現狀
第一,我國融資擔保公司會計執行準則在不斷隨著形式發展而改變,由一開始的《擔保企業會計審核辦法》到2007年的《企業會計準則》,隨后2010年會計準則作出補充修改并指明,融資擔保公司要明確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第二,在融資擔保公司的工作中,其獲益方式就是擔受了被擔保公司的風險,并且把未來的擔保風險作為成本。融資擔保公司將擔保風險作為成本很容易使經濟利益流出金額。第三,被擔保公司若是出現到期無法償還貸款情況,融資擔保公司將面臨風險“撥備”。第四,融資擔保公司采納了2010年委聯會發布的《融資性擔保公司管理暫行辦法》沒有根本解決準備金計提問題,存在風險。
二、風險準備金會計處理中出現的疑問
1.準備金的計提遵從監管規定和會計準則中的哪一個更為妥當?若遵從監管規定,其優點是方便執行。更適用于處于發展初期會計管理底子較為薄弱、管理水平不平衡的融資擔保公司。但其不利于區分融資擔保公司各自之間的業務區別。若遵從會計準則規定,其優點是增強了會計準則的對比性,且統一了融資擔保公司和除此之外金融機構的解決辦法,也讓國外上市擔保公司避免了國內外會計準則不同的問題。其缺點就是需要融資擔保公司的會計人員能力水平更上一層樓,也給監管部門或者審計機構對會計職業的判斷增加壓力。依據我國現在經濟發展趨勢,可以采用會計準則分類處理的方法,將融資擔保企業分成大中型和小型企業來處理,對于大中型企業可以依照使用監管規定還是會計準則哪種方法計算出來的準備金更高就采用哪種。而對于小型融資擔保企業的話比較建議使用監管規定以降低會計核算的本金、提高會計方面的操作性。但是如果小型融資擔保企業有能力的話也可以使用會計準則,依情況而定。
2.準備金的測算方法與銀行還是擔保公司的更為相似?融資擔保公司的主要業務來源于融資擔保,貸款擔保收入達到一定額度即公司收入總額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時,融資擔保公司準備金的測算方法類似于銀行;但由于保險公司會計準則是立足于大數據的保險精算方法去測算準備金,因此國際上一般使用保險公司的準備金測算方法,存在的部分差異可以使用會計準則來彌補。所以,由于融資擔保行業公司之間存在分類,會計處理方法也會有所不同,應該根據融資擔保公司自己的特點去選擇合適的會計處理方法,如,貸款擔保業務就使用類似銀行的會計處理,而非融資擔保業務就是用保險公司的準備金測算方法。
3.準備金的預測是使用“歷史經驗模型”還是“預期損失模型”?由于“歷史經驗模型”是基于不一樣的層級的貸款歷史違約概率來預測風險,所以這種模型比較適用于平穩發展時期;金融危機爆發后,經濟環境處于不穩定狀況,顯然使用“預期損失模型”對金融資產預期損失的確認,更適合融資擔保公司保險準備金的預測,在隨后的改革和比較中,最終選擇了使用“預期損失模型”。
三、完善我國融資擔保公司準備金會計處理的建議
1.把行業管理辦法和會計準則分離開。會計的主要作用就是反映經濟信息,處理好并確認企業的內外交易事項。改革開放后我國會計更是逐漸為國際所用,會計的管理監督職能被淡化,更加凸顯它對信息的處理作用。2006年,財政部發布了一系列有關會計準則的文件,包括金融保險擔保公司在內的各類上市公司都被要求嚴格執行,2010年發布的《關于印發中國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持續趨同路線圖的通知》將中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同步,使得會計準則走向了國際化。
2.根據情況適當使用預期損失模型計提準備金。融資擔保公司主要業務是承擔風險獲取收入,原本風險就很大,在經濟下行時期風險程度大小更是不言而喻,此時適當使用預期損失模型來計提準備金有利于更好的規避擔保風險;預期損失模型中金融企業計提損失準備金依情劃分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初始確認后信風險未顯著增加的金融工具,只需顧慮將來十二個月的預期信用損失。;第二階段:從初始確認后信用風險顯著增加的金融工具,若沒有發生信用減值,就要顧慮整個存續期內的預期信用損失。第三階段:在報告日發生信用減值的金融工具,要顧慮整個存續期內的預期信用。
3.執行企業會計準則需要分層次進行。由于行業發展不平衡,融資擔保公司出現有大中小型按資本劃分的企業,針對不同類型的企業就要制定出不同的會計準則方法。例如中小型融資擔保公司不能全部使用相關的會計準則計提準備金,全部使用會造成會計人員能力不夠以及技術不足的壓力。融資擔保公司應當根據自身情形采用合適的會計制度,合理采用分層次執行企業會計準則。對于那些會計管理底子好、具有上市條件的融資擔保公司倡導其首先使用企業會計準則,計提準備金使用國際通用技術;對于沒有上市的中小型融資擔保公司提倡使用會計制度規范管理,計提準備金使較為簡單的按比率計提方法,降低執行成本。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2]張利勝.信用擔保管理概論[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
[3]宗文龍.淺析我國融資擔保公司風險準備金的核算[J].財務會計,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