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江
一、環境景觀鈞瓷藝術的定義
環境景觀鈞瓷藝術是指環境景觀設計師和鈞瓷藝術家協作借助特定的當代城市公共空間、綠地、景觀地帶等環境空間進行創作的室外鈞瓷藝術品,用鈞瓷材料藝術作品取代舊的金屬、石材、化工等材質的藝術作品。陶瓷藝術在環境景觀設計中的建設和應用是國內外現代環境景觀設計和建筑中廣泛成功運用的藝術形式。追溯歷史,陶瓷很早就和石、木、土一樣被作為建筑材料應用于生活環境建設當中。觀照當代,陶瓷藝術不再僅僅是生活和陳設品,而是以一種特別的藝術形式介入和占據了現代公共環境空間。
二、環境陶瓷藝術的現狀
國外早已由許多建筑設計師和藝術家,對環境景觀設計領域的陶瓷藝術進行了大量實踐創作。如,西班牙建設大師安東尼奧·高迪創作的一系列建筑作品中,都大量地使用了瓷磚和瓷片,英國著名雕塑大師亨利·摩爾,在英國創作完成的包塞崔姆地磚浮雕墻也是陶藝應用于公共環境的極好例證。
在我國環境景觀藝術、小品的設計建設中,石材、木材、玻璃、水泥、化工和各種金屬材料都已被廣泛應用,而陶瓷在中國這個被世界稱為陶瓷的國家卻沒有被廣泛地應用。景德鎮在對城市的改造中,對于城市文化的發展開辟著另一條道路。它將陶瓷藝術完美地與城市發展融為一體,形成鮮明的城市個性,直觀地突出了千年瓷都的特色,取得了成功的經驗。
三、鈞瓷藝術的物質材料的生態特性,決定它在環境景觀中的適用價值
鈞瓷藝術自身材料是多種礦石原料粉碎配比加工燒制而成的,是最原生態的,為人類與大自然建立了獨特的聯系,相對其他金屬、化工材料更具有親和力。它是具有生命力的,是適應現代都市人們對大自然的渴望需求,符合生態可持續發展戰略。
鈞瓷藝術材料燒制后的硬度、強度、胎體厚實度、自然色彩美等優越性是所有陶瓷藝術無法超越的。它具有永久性,耐高溫、耐寒冷、耐風沙、耐酸堿性,是綠色環保的。
大型鈞瓷藝術具有很強的手工性,完全是在手工塑造后再進行燒制而成。鈞瓷瓷土具有韌性,有一定的可塑性,常溫下遇水可塑,微干可塑,全干可刻琢。燒至130度則瓷化,可完全不吸水。它的制作成形反映了藝術家和專業技術人員對生態美學和生命意義的探索,體現著人文價值和藝術創造價值。特別是現今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產加工工藝的改進,最大程度上確保了適合室外環境景觀的2M以上的大型、3M以上的特大型鈞瓷藝術作品的燒制成功。各種造型可根據藝術創意賦予其各種變化。
四、鈞瓷藝術的釉色窯變生態美特性,決定了它的美景意藴和藝術內涵
鈞瓷藝術的釉色“窯變”變幻莫測,具有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1.“肥厚玉潤”的釉質自然美。傳統類鈞瓷釉質肥厚、玉潤乳濁、恬靜自然、精光內藴,表現出了“玉”般的自然美,是君子賢達人格化的象征物。2.“窯變”萬彩的釉色幻化美。青瓷系的鈞釉如天藍、天青、月白等釉基調上泛出紅紫色的窯變釉。綠金色的盧鈞釉,窯變成了碧水藍天,山青水綠的自然景觀。紅色系的鈞釉窯變相映交輝,形如行云流水,燦若晚霞,變幻莫測,藝術的寫意之美自然天成。3.“紋路”的抽象之美。鈞瓷釉面上的似珍珠點、魚子紋、蟹爪痕等奇特的釉色紋線,抽象之美,鬼斧神工。4.“釉面”的表象意藴之美。鈞瓷出現景觀意象為絕。窯變釉色、紋路、色斑等穿插組合,融會交映往往會構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意境“畫面”。另外,室外鈞瓷藝術具有光滑亮潔的質感美和豐富多彩的色彩美,造型多樣,線條生動流暢等因素,這種形式美體現在環境景觀中必將使環境變得更加美觀和體現唯一的藝術性。同時,更是一種易保養、方便清洗的藝術材料。
五、鈞瓷藝術在環境景觀中的意義
(一)美化環境。多年來,現代化城市的改造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環境公共空間越來越需要景觀藝術品和藝術裝飾品點綴。鈞瓷藝術自身的材料、體量、色彩的優越性在景觀藝術中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能提高人們的生活環境和文化品味,陶冶情操的作用。鈞瓷藝術依附于自然景觀中使其更深化了主題,增添了景觀中的人文情懷。
(二)在環境景觀運用鈞瓷藝術,更能使作品貼近生活,貼近大眾,能與自然、與公眾有交流,營造藝術化的生活環境。目前為止,我國環境景觀設計建筑材料多數仍限于陳舊、單調、冷漠感的金屬和石材。鈞瓷藝術其原始生態的材料,人為手工制作的體量、尺度、空間、火與土的色彩與背景的適應性,轉換到城市生態環境中,將給人生理和心理的自然美的感受,給人以親和力。與公眾長期相處,不但有可觸性、親切感,也滿足了觀賞的需求。
(三)創新、挖掘和應用有現代感的、新穎的、可持續發展的、環境生態價值高的環境景觀藝術建設。如今景觀建設題材、材料、形式強調貼近現代生活,強調彰顯民族文化,就必須在造型、構思、材料和文化內涵上都打破舊的慣例,引進現代景觀藝術品的觀念與手段來豐富景觀藝術的語言和文化要素。將鈞瓷藝術在環境景觀中應用,滿足了都市人對大自然的渴望需求,又注重了人文關懷和獨特城市文化特色,不僅促進鈞瓷行業發展,也更加突出了民族文化,突出了城市文化,對現代生活環境美化和教育發揮更大的作用。
六、鈞瓷藝術在環境景觀中的應用范圍
(一)環境景觀中雕塑藝術的應用
環境景觀設計中的具象鈞瓷雕塑造型。這類瓷雕塑是通過對自然與生活中的真實物象進行提煉取舍等處理,形成具象語言的表達,它帶來的是一種直觀、明了、清晰具體的視覺感受和真實形象世界。
環境景觀設計中抽象鈞瓷雕塑造型,是通過對表現對象進行抽象、簡化、夸張等藝術手法的設計處理,造型具有裝飾性,有印象派雕塑的風格特色。
(二)環境設計中鈞瓷裝置藝術
在特定環境中或具有歷史文化主題的場地中,以裝置雕塑或象征物為題材的大型鈞瓷裝置藝術,具有說明和教育作用,主題和造型鮮明直觀,如放大的器物造型,也可以用象征意義的表達手法,給人們以聯想。
(三)大自然環境中鈞瓷藝術
這類環境景觀意義超越了具體的城市公共空間環境,主要是針對原野、山川、丘陵等更大的廣茂空間設計創造鈞瓷藝術作品,也可以稱作為大地鈞瓷藝術。
(四)裝飾性景觀鈞瓷藝術小品
是以裝飾性景觀藝術小品作為環境主要構成要素。這類作品創作空間大,題材廣泛,形式多樣,以趣味性、觀賞性、愉悅性、生活化為創作理念和表現形式。
七、結論
經過分析研究鈞瓷藝術的可塑性和其硬度,特殊的釉色美成為它進入城市景觀設計建設中的有利條件。它不畏日曬雨淋,尺寸體量可大可小可變,適合戶外環境景觀建設應用。大量的藝術家可借此表達他們的情感,它的材質特性和表現性注定讓其成為城市發展環境景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期待鈞瓷藝術在環境景觀中新生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田鴻喜,薛圣言.論環境景觀設計中陶藝語言的形態表現[J].藝術百家,2007,23(z2):97-99.
[2]朱峻熹.環境陶瓷的藝術形象傳達[J]. 陶瓷藝術,2014(5):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