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秀云
【摘要】為了讓外科手術患者在治療和康復過程當中更加順利,對他們進行及時有效的心理干預是非常重要的。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能夠讓外科手術患者正確認識自己的病情,在手術過程當中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并且促進他們的快速康復。我隨機抽取了近兩年時間內在我院外科住院治療的患者對他們采取了術前、術中直至術后康復出院在內的全方位心理護理,結果顯示,及時有效的心理護理對患者保持平穩、積極的心態,順利度過術后恢復期是有著良好促進效果的。
【關鍵詞】外科手術;患者;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R15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6--01
21世紀我國醫療水平不斷提高,這也促進了醫療模式向更為合理、高效的方向轉變。新時期的外科護理人員,除了應該掌握豐富的專業技術知識,還應該在護理實踐當中不斷探索新的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外科護理水平。當前大部分患者對手術存在畏懼心理,這是不利于他們的康復的。因此,作為一名外科護理人員,還應該掌握護理心理學,充分利用這方面的知識針對患者進行更好的心理干預,促進他們及時康復。為了外科手術患者手術的順利完成,作為一名護理人員應該起到關鍵的輔助作用。鑒于心理護理對患者的重要作用,外科護理人員一定要摸清不同患者的心理特點,針對他們的不同心理需求有針對性的對他們展開心理護理,并且在實踐當中不斷摸索,積累更多的心理護理經驗。下面我將研究經驗報告如下,以供各位同行借鑒:
一、資料和方法
在研究過程當中,我隨機選取了近兩年時間內經過臨床確診需要進行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85例,這些患者當中女性患者占到46例,研究對象的平均年齡為40.3歲。
這些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當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心理壓力,其中中年人由于來自家庭、事業等方面的壓力極大,他們是家庭和單位的頂梁柱,他們表現出的焦慮心理也最為強烈;一些老年人則是擔心自己身體問題、手術費用以及術后是否能夠順利康復問題,在接受心理干預的研究對象群體當中,老年人悲觀心理最為強烈;而對于那些婦女、兒童為主的弱勢群體,他們對手術可能帶來的痛苦產生的恐懼心理也嚴重影響到了治療進程。
在對隨機抽取的研究對象進行心理干預的兩年時間里,我采取對干預對象進行術前、手術過程當中以及術后恢復當中的全方位心理護理法,針對他們不同的心理對他們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在我的精心護理以及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下,所有患者都在治療過程當中保持了平穩的心理狀態,積極配合醫護人員治療,并且相比其他沒有進行干預的病患,他們的術后恢復期大大縮短。
二、如何對外科手術患者進行心理干預
㈠充分了解病患心理是對其進行心理干預的基礎
病患在治療過程當中心理壓力較大,產生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恐懼感,主要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病情以及手術風險缺乏全面而系統的了解,他們不僅對自己的病情持悲觀態度,并且對手術過程當中的風險以及術后是否能順利康復產生憂慮,病患缺乏積極樂觀的態度,這對他們的食欲以及睡眠質量等方面都會帶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嚴重的甚至會拒絕接受手術治療,甚至出現心律不齊、血壓升高等不利于手術的身體狀況。病患的精神壓力過大對手術是極為不利的。
㈡對病患進行心理干預,護理人員首先要做好術前護理工作
病患對醫院采取的治療措施持抵觸心理主要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病情以及手術過程、風險缺乏正確的認知。為了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護理人員應該在術前及時的對他們進行心理護理。護士應該向病患詳細而系統的介紹包括手術開展方式、手術過程以及病人在術前應該注意的問題在內的諸多知識,并且耐心解答病患提出的疑問,消除他們的心理顧慮,鼓勵他們以積極的態度對待病魔,并配合醫護人員戰勝病魔。并且,護理人員應該向他們耐心講解醫院采取的治療措施的必要性,提前告知他們手術過程當中以及術后恢復過程當中容易出現的一些不良反應以及其他問題,讓他們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從而引導他們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態,以最佳狀態迎接接下來的治療。
㈢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離不開良好的護患關系
現代醫學模式下的護理人員,應該充分認識到良好的護患關系的重要性,護理人員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護理質量,搞好護患關系,才能讓護理工作得以順利進行,護士與患者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才能減少護患糾紛,更能為醫療衛生部門樹立良好的口碑。作為一名護理人員,要樹立人性化護理理念,要把病患當作自己的親人,病患剛來到醫院的時候,心情是急躁的、焦慮的,作為一名護理人員,應該面帶微笑迎接他們,給他們信任感和安全感,這樣病患才能很快消除陌生感和恐怖不安的心理,積極配合醫生進行各項檢查和治療。
(㈣護理人員應該做好病患的術中護理工作
幾乎所有的病患面對手術室這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以及即將進行的手術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恐懼感以及緊張情緒。作為一名護理人員,為了消除他們的緊張情緒,應該保持親切的態度,向病患介紹各種儀器設備的作用,或者和他們談心,消除他們的焦慮情緒或者轉移他們的注意力。進行麻醉的時候,護士的操作動作也要盡可能的輕柔,減輕病患的疼痛感。并且,術前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擺放時應該充分考慮到他們的隱私,讓他們盡量減少暴露,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即使術中發生意外狀況,護理人員也切忌大喊大叫,而應該第一時間采取補救措施,進行有效護理,協助醫生順利完成手術。
㈤對病患進行術后心理護理是促進患者術后康復的基礎
對手術效果產生擔心是病患的普遍心理,因此,及時對病患進行術后心理護理是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應該及時將手術效果告知患者,對他們進行安慰和鼓勵,用愛心溫暖他們,滿足他們渴望關懷和康復的心理需求,鼓勵他們樂觀面對,這是有助于緩解他們的疼痛感的。并且,護理人員應該將術后康復過程當中飲食等方面的注意事項及時告知患者,為他們順利度過術后恢復期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體會
無數醫療實踐表明,情緒對病患健康的影響是極大的,在一定條件下心理護理的作用遠勝于技術護理。作為一名外科護理人員,應該在了解不同病患心理狀態的基礎上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全面的心理護理,促進他們盡快恢復健康。心理護理在對病患護理當中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是值得在臨床護理當中進行應用和推廣的。
參考文獻
[1]阮旭波.談談外科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z1):208-209.
[2]陳風英.淺談外科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J].醫學信息,2014,(2):249-249.
[3]李紅.淺談對外科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分析[J].現代養生B,2015,(4):257-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