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萍
【摘要】目前,康復護理與康復醫學的發展速度和水平極不相稱。康復護理在理念、教育和臨床護理等方面都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就目前康復護理學發展的現狀和存在問題進行了總結和回顧,并對其發展方向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康復護理;護理工作;發展
【中圖分類號】R47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6--02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社會人口老齡化,工傷事故、交通事故的增多,給康復醫學帶來了契機和新的要求。近年來,我國的康復醫學發展迅速,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理念不斷被我們引進和采用,康復醫師、康復治療師等職業也逐漸被人們所了解。人們更加關注康復醫學的發展,因為康復醫學的宗旨就是幫助人們最終回歸家庭、回歸社會。在這種蓬勃發展的形式之下,康復護理學也在發展、進步,然而與康復醫學、康復治療學的發展相比,康復護理學發展的步伐還不是很大,在理念、教育、臨床護理以及總體發展上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就現在康復護理學發展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今后的發展方向做了回顧和探討。
1.康復護理學的發展現狀
1.1 護理人員緊缺。目前,康復護理學越來越重要。很多醫學院校的護理專業學生都能不同程度地接觸康復醫學和康復護理學,但是,在師資、教材、課程設置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在臨床護理方面,部分醫院也開展了康復專科護理,但是在如何開展康復護理、開展哪些項目方面,每個醫院也存在著不同,各地的發展也極不平衡。目前,對于臨床康復護理的發展,人們的思想還比較保守,觀念上比較落后。近年來雖然我國的康復治療師專業教育正在推廣,并逐步走向規范化,制度化,與國際接軌,但是康復護理的發展腳步邁得還不是很大。康復護理是康復整個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它來源于一般護理,但又區別于一般護理。康復護理人員,不僅要掌握普通的護理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康復治療的基礎知識,通過實施各種康復護理技術,最終使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早日回歸家庭,回歸社會。但是在實際臨床操作中仍然存在“能不能這樣做”,“敢不敢這樣做”,“這樣做行不行”,甚至“做不做”,“這樣做會不會出現什么后果”等等種種顧慮。其次很多臨床科室都需要康復護理,例如心內科、呼吸科、婦產科等等,但由于觀念的落后和認識的缺乏,這些科室患者的康復過程往往缺少了康復專科護士的參與。
1.2 康復護理技術很多康復護理技術和治療技術是交叉存在。在康復醫學對臨床常見癥狀的處理技術中.有不少是護理技術已經涉及的內容,如:臥床病人的體位擺放、壓瘡的預防、被動運動、大小便功能的訓練、熱敷冷療法等等;還有一些康復技術是護士掌握后最有機會為病人服務的,如:心肺功能的鍛煉、吞咽障礙的訓練及心理支持療法等,這些康復技術完全可以是護理技術的延伸和擴展。護士在護理學的基礎上接受這些相關的康復技術是得心應手的,然而,在實際臨床工作中,這些技術大多數是有治療師來完成,護士的工作似乎始終脫離不了打針、發藥、執行醫囑。康復專科護理技術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規范,怎樣實施康復護理技術也很困惑,各個醫院開展的項目種類也有所不同。
1.3 人員專業素質康復專科護士缺乏。現在很多在職護士在護理過程中常常忽視患者的功能問題。其任務仍只完成打針、發藥、測體溫、測量血壓等簡單的操作,而以功能維護和促進為主的康復護理在這種模式中難以實現。這主要是因為護理人員不能正確理解康復護理的內涵,缺乏應有的康復護理意識,給康復護理工作的實施和推廣帶來不利因素,影響了康復護理事業的正常發展。另外,護士對康復護理知識的缺乏,也是康復護理學發展的瓶頸。做為康復護理人員,應該具備哪些專業知識,掌握哪些專業技能,取得怎樣的專業資格,臨床上如何開展康復護理都是所面臨的問題。隨著康復醫學的發展,對康復護理人員的從業資格和專業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康復專科護士的培養越來越迫切。
1.4 工作程序康復護士缺乏科學的工作程序。康復治療工作是一個團隊協同合作的項目。醫生、治療師、護士都會參與其中。目前在臨床工作中,護士在病人康復的過程中的角色,還是停留在“執行”的階段,如何更好的在臨床工作中發揮護士的作用,如何更好的與醫生、治療師恰當的分工協作,如何為病人提供更好的康復護理,這都需要一個科學的工作程序。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如護理人員嚴重缺乏等,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護士仍然無法抽身于打針、發藥,很多專科地康復護理工作沒有得到很好地開展,很多工作都停留在口頭上的健康宣教,沒有真正評估、實施和評價。在工作時間上,有些醫院開展晚間進行康復護理,這雖然能夠避免與患者日間的治療相沖突,但是,增加了夜班護士的工作量和負擔。
2.發展的方向
2.1 教學。首先,在《康復護理學》教材的編寫上,我們應該更著重于護理方面。一些臨床實用的康復護理技術應該編入教材里。其次,在教授《康復護理學》的師資方面,我們更應該傾向于那些既有深厚的護理理論知識又有多年臨床護理實踐經驗的專業護理人員,在護理學院應該增加這部分師資的比例。定出的康復護師資格標準培養和選拔康復護師,充實康復護理教師隊伍。我們可以從護理學院的畢業生中選拔優秀的護師進行2—3年康復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使之能滿足和適應康復護理教學的需要。建立康復護理自己的教師隊伍,徹底改變康復護理教學由康復醫師承擔的現狀。使學生更多的獲得關于康復護理方面的信息。在課程設置方面,增加《康復護理學》的學時,增加臨床實習的機會,使學生能更深入的了解到康復護理學的實質。
2.2 臨床護理。一是制定專科技術標準規范。在這方面,我們應將現有的康復技術總結歸納,吸各家之所長,建立一套專科技術操作體系。隨著康復護理的發展,我們應該對專科技術不斷修改更新,不斷適應新的要求。二是培養康復專科護理人才。目前,專科護士的培養已經成為護理事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建立一套康復專科護士的培養體系,并規定其準入資格,是康復護理學發展的要求,專科護士在臨床、教學、科研方面必將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三是建立合理的工作程序。建立合理的工作程序,與康復醫生、治療師分工協作,發揮護理人員的重要作用。隨著專科發展的要求,我們應該不斷地、主動地參與到病人的康復進程中來,在醫院病房、門診、社區等發揮更多的作用。
3.康復護理服務社會化
中國醫院已經或多或少地在向數字化醫院的進程邁進,而目前醫院所面臨的挑戰是如何打破醫院的圍墻,使醫院從醫療型向保健醫療型擴展,從點向面輻射,向社區延伸,從而為老百姓提供更加全面基礎的醫療保健服務。社區康復醫療工作對象,除了殘疾者,更多的還是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慢阻肺、癌癥等患者,以及其它老年病患者等。社區醫療的人文化關懷,將把社區康復、保健、醫療、預防融為一體,擔負起家庭康復醫療、康復護理、生活指導,健康教育等,這將成為社區康復醫療發展的趨勢。“殘疾者人人享有康復”目標由誰去實施?當然不是幾家大醫院,必須依靠社區康復醫療機構,其中包括農村及基層醫療單位。大醫院對社區康復醫療機構有指導、幫助、培訓、提高責任和義務;社區康復工作重要性已經初見端倪,并已引起了國內外普遍重視。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康復護理的發展雖然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是發展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在教育方面,我們應該不斷完善教材,更貼近臨床,貼近護理;在臨床護理方面,我們應該在人員素質、技術規范、工作理念與程序方面不斷完善,使臨床護理能夠得到更長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