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曙光
【摘要】近年來,分子生物學在醫學檢驗中的應用問題得到了業內的廣泛關注,研究其相關課題有著重要意義。本文首先對相關內容做了概述,分析了當前分子生物學技術的存在問題,并結合相關實踐經驗,分別從多個角度與方面就分子生物學在醫學檢驗中的應用展開了研究,闡述了個人對此的幾點看法與認識,望有助于相關工作的實踐。
【關鍵詞】分子生物學;醫學檢驗;應用;措施
【中圖分類號】R4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6--01
1.前言
作為醫學檢驗中的一項重要方面,對分子生物學的應用占據著極為關鍵的地位。該項課題的研究,將會更好地提升對分子生物學應用的分析與掌控力度,從而通過合理化的措施與途徑,進一步優醫學檢驗相關工作的最終整體效果。
2.概述
當蛋白質和核酸成為科學家科研工具下的研究對象時,可能不會有人會預料到幾十年后的今天,臨床醫學有多種重要檢驗手段來為患者提供治療疾病的科學依據。比如,分子蛋白組比對分析為遺傳學的親子鑒定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現如今,它是唯一主要的檢驗手段;再如,分子芯片技術被廣泛應用到醫療器械上,為醫務人員提供便捷而且準確的檢驗結果。當然,歷史的足跡是向前走的,所以我們也不能固步自封的僅僅以此為這就是最完美的檢驗技術,在全面發展的分子生物技術領域橫向擴張,推動博大精深的分子生物學邁向輝煌。
3.分子生物學技術存在問題
3.1 技術復雜以及儀器要求過高
分子生物學技術是新興發展的醫學檢測技術,目前在發展中仍然存在諸多的問題,還有待完善。其中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的技術過于復雜,此外,對檢測的儀器的質量要求也頗高,檢測時所用到的藥品和反應器皿十分昂貴,這些條件的限制都嚴格的限制了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
處理以上的問題需要合理的檢測醫學項目,分子生物學醫學檢測技術的靈敏度需得到極高的提升,但是目前醫學檢測的實際標準仍有待提高。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結核菌在培養時,沒有必要挑選昂貴的培養器皿,常規的培養器皿即可。此外,臨床疾病檢查不可過度依賴于分子生物學技術的臨床檢測,此技術雖然可以提高醫生的診治效率,但是也存在技術紕漏,所以應該結合臨床檢查一并再得出結論。
3.2 監測管理力度不夠
分子生物學技術仍然存在諸多的問題,其中部門之間的檢測管理力度明顯不夠,監管部門的責任十分重大,按照國際上的醫學檢驗程序規定,醫院應該制定較為嚴格的分子生物學技術監管制度。確保醫學檢驗中不會出現重大的檢測故障,此外,雖然分子生物學技術仍然存在諸多的問題,但是其發展的速度確是不容忽視。與此同時分子生物學技術在飛速發展的同時,我們應該加大管理力度積極推動分子實驗室的建設,設定專門的管理監督人員,并完善監督管理機制,保障分子生物學技術臨床試驗的穩定持續發展。
4.分子生物學在醫學檢驗中的應用探討
4.1 分子生物傳感器
所謂分子生物傳感器就是指利用生物或化學技術,將生物識別元件固定在能量轉換器上,當遭遇到特定待測物時,換能器上固化的識別元件就會通過換能器輸出光、電信號,并以此進行待測物質的定性分析,達到分析檢測的目的。這些生物識別原件包括各種抗原、酶、核酸、抗體、蛋白質等等,因此這種分子傳感器可以被廣泛的應用于小分子有機物、微量蛋白、核酸等物質的檢測中,而這些檢測資料往往都是臨床診斷以及病情分析的重要依據。現如今,這種分子生物傳感器技術已經被廣泛的應用于各種臨床檢驗中,比如重癥病人生命體征監護儀,手術用的精密醫療設備,丙型肝炎病毒DNA轉錄及聚合酶鏈式擴增過程監控裝置,血清中破骨細胞生成抑制因子的壓電免疫傳感器等等,都是分子傳感器技術在臨床醫學領域的常見應用手段。
4.2 分子生物納米技術
隨著納米技術研究的逐步加深,在臨床醫學領域也逐漸出現了許多運用了納米技術的新型藥物,新型的納米裝置也正在被廣泛的應用于疾病控制和監測。人們將特異性抗體固定到磁性納米球表面,然后用酶、熒光染劑、放射性同位素等為基礎得出檢測結果,并將之與傳統檢測技術相比較,發現這種新型檢測技術具有靈敏高效、簡單快捷的特點,因此這種年輕的檢測技術被快速的引入到了臨床醫學的實際應用之中。人們利用分子納米技術檢測人體內各種生化成分的狀態,以此判斷機體是否獲得了足夠且恰當數量的微量元素供應;這種技術還同時被應用于病變基因的修整,并被報以了深厚的期望,人們希望借助這種技術手段提前將癌癥消除。
4.3 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
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是分子生物學中的核心技術之一,在學術領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現在的很多新興技術,例如實時定量PCR、原位PCR技術等都是由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衍生而來的。這些新興技術不但能夠節約大量成本和時間,還具有可控性強、針對性強等優點。除此之外,PCR技術還被應用于基因分離、DNA/RNA病理診斷等臨床檢測中。在現代的醫療環境下,僅需要10分鐘左右就能夠檢測到樣本中的DNA轉錄,而這些都是由PCR技術衍生實現的。說起這些我們就不得不提到分子生物芯片技術。這種技術是通過固定于特定支持物上的大量分子探針與樣品反應,在通過檢測儀器觀察反應信號強度來對樣品中的靶分子數量進行判斷。
4.4 分子蛋白組
有關分子蛋白組的研究確立了早期檢測及早期診斷的生物標志,人們以此為基礎,對疾病的演化歷程做了更加精細的分析,同時也使得針對性藥物的研發進程大大加快。這項技術自身存在的一些限制性和局限性,以及過于復雜繁多的癌細胞病原誘因的制約,讓這項技術在經歷了前期的快速發展之后陷入到了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只有進一步加深研究,促進分子蛋白組技術的發展,才能夠讓這項技術真正在臨床領域獲得突破性的成功。實際上,分子蛋白組技術相較于其他生物分子技術而言要更加接近生命最本質的根源,便于開展早期的診斷和檢測,從而更加方便準確的引導后期治療。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分子生物學在醫學檢驗中應用的研究分析,對于其良好實踐效果的取得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今后的醫學檢驗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分子生物學關鍵環節與重點要素的重視程度,并注重其具體實施措施與方法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1]王海英.分子生物學技術在醫學檢驗中的應用進展[J].當代醫學.2016(10):60-62.
[2]李鵬.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在醫學檢驗中的應用[J].臨床和實驗醫學.2017(01):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