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冰心+馮丁媛+劉芹君
【摘要】通過公民心中的護士印象問卷調查,從數據上了解公民心中的護士形象和問題,提出未來護士發展的對策與建議。公民對護理工作的認識存在偏差,護士需要全面發展, 未來護士的工作范圍將要擴大,對護士人文素養要求也要提高,需要培養全面發展的護士。
【關鍵詞】護士形象;護理行業;護士未來發展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6--01
一、公民心中的護士調研方法
以護理專業作為前提,調研護理行業現狀。此調查可作為護理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作參考。調查報告包括公民心中的護士形象,對公民對護理行業的發展的展望,社會所期待的護理人員類型等。調查方式以書面問卷為主,調查對象為社會自然人。本次調查問卷共發放1000份,回收980分,有效回收率為98%。
二、公民對護士的印象分析
1、多數文化程度較高的公民認為護士善良,專業素質過硬。
護士被稱為白衣天使,需要愛心,細心,責任心,耐心以及過硬的專業素質作為基礎。見慣生死的護士并不會因此變得更冷漠。經調查顯示在文化程度較高的公民眼里,護士專業度高,專業素質過硬,使命光榮。護士正以優秀的工作形象吸引著高素質公民,高素質公民對護士的工作有著充分的支持和理解。
2、較低素質公民認為醫患關系緊張的源頭來自于護士自身。
大多數護士都懷揣著高尚的愿景和本著對生命的崇拜致力于醫務工作。然而,目前醫療糾紛的產生低素質公民將原因置于護士護理服務態度差,工作不負責任,專業技能差和職業素質低。人與人的尊重是相互的,每一個護士入院前都宣讀過南丁格爾誓詞,然而真正來到醫院卻不像象牙塔里的那樣。經調查顯示,醫院的患者還是老人居多,對于護士的工作并不能像高素質公民那樣給與充分的理解與支持。但是,身為護士,在工作的過程中不能丟失自己的初心。但需要改善自己本身的性格缺陷,審視自己的職業素養,擁有積極向上、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人稱護士乃白衣天使,要無愧于心,白衣慈心,淋漓盡致。
三、醫療環境對護士心理和行業的影響
1.醫療環境的惡循環打擊護士心靈
患者是護士的主要服務對象,服務好患者是天職。護士一踏進醫學的大門接觸到的就是尸體,顯微鏡,枯燥的理論,無數次的考試,磚頭般的書籍。這些注定從頭至尾都警示著我們要和生命和醫學捆綁在一起。患者和護士,誰是弱者?答案無疑是患者。我們是患者的虔誠的祈禱者、耐心的傾聽者、細心的觀察者、敏銳的交談者和忠實服務者。生命潦草,更顯珍貴,每個護士都秉承著生命至上的神圣,對患者的治療給予自己的最大努力和耐心。然而,社會的偏見,護士的辛勤勞動得不到患者的感恩與尊重,加之一些無聊的醫療糾紛的打擊了護士的工作積極,性造成護士心理的不平衡,對工作產生職業疲憊,影響護士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積極性。
2.醫療環境的惡性循環對護士行業的影響
太多患者對事物本身的怪罪都停留在表面或者一些不能扭轉的東西,使得出現如今醫療環境的惡循環,導致如今護士行業的形象漸漸趨向不好。在醫療環境中遇到傷害的護士,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在改變中盡上自己的微薄之力,卻要被暴民傷害,使得護士工作環境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一個護士,在成為護士的路途中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這是一個推遲幸福感的過程。付出了那么多,幸福感不強,只會導致護士職業人員的流失,護理專業學生畢業就改行,對醫療行業護士本身資源缺失的現狀愈加嚴重。
四、對未來護士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1.著重提升自身的能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經調查結果顯示,公民對護士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護士可以對自身進行嚴格的規培,以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服務能力。優勝劣汰,經過考核后,還是不能很好服務于臨床的,將會淘汰。近年來,醫院對護士的要求越來越高,護士的發展也離不開對自身的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學歷上不占優勢的護士要努力提高學歷,爭取一些院內或院外深造的機會,以自身的職業素養適應醫療技術和醫療大環境的發展。靠自身努力贏得自己更好的發展機會,贏得更多的社會認同和更大的話語權。
2.注重人文關懷和愛的傳遞
人都喜歡陷入一種叫做自憐的情緒,護士,應該永遠滿懷一腔熱血投身于醫務工作,時刻肯定自己的價值。雖然不斷的接受著患者家屬的埋怨與責怪、繁重的工作、大于天的責任及日夜顛倒的作息,但是我們要時刻牢記自己的職業是偉大的,相信每一名護士都接受不了因為一己之疏而背上生命的沉重。如何讓患者感覺到自己被重視、被接納是護士軟實力的提升,這樣會讓患者感到鼓勵與支持,對護士的職業認同很重要。面對頻繁的醫患關系緊張事件,作為護士,只能通過提升自己的溝通技能和人文關懷,來盡可能的減少醫患糾紛的頻繁發生,為醫療環境創造更好的生態環境。護理崗位價值也許就在一個平凡瞬間的堅持,在平凡的崗位中傳遞不平凡的人文素養,給患者傳遞更多的幸福最有價值。
五、調查總結
多數公民對護理人員的高素質要求和能得到全方位護理有希望,護士自己本身一定要努力,未來是美好的,公眾對護理行業及崗位的新定義指日可待。只要每一位護士認真履職,真心對待患者,時刻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和傳播愛的種子于患者,時間會是最好的見證,護士在公民心目中的印象將會越來越美好。
參考文獻
[1]代麗黎,巴黑亞·那仁汗,孫翠英.護理專業人才需求與專業改革調研報告[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1)
[2]王金寧,曹文元,林艷紅,邱紅鑫,區域性行業發展視域下的護理專業人才需求調研報告,(2015)06-0094-02
[3]史廣玲,劉夕珍,朱玲,等,ICU護士職業緊張現狀及影響因素調查[J],2012,47(6):537-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