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提升我國的綜合實力,提高國際競爭地位,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是當前重點任務,也是我國長期以來所關注的重點問題,農民工是社會各領域的重要勞動力,對企業的發展與建設具有重要促進作用,也是各企業不斷進步的有利推動者,占據不可替代的地位。但近年來,農民工與企業之間的關鍵越發緊張、惡化,經常發生爭執以及嚴重的打傷事件,追其原因主要是農民工的基本權益沒有得到充分保障,企業沒有及時發放工資。因此,企業建立依法支付農民工工資長效機制是社會對其發展的基本需求,更是企業的必然選擇,本文就這一問題,展開詳細分析,對機制構建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農民工;支付工資;長效機制
中圖分類號:F249.2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5-0-01
引言
根據相關調查結果表明,目前我國外出打工的農民工人數已近達到近三億人,占據整個社會勞動力的四分之一,但由于農民工由于素質、文化不高,懂得的法律知識較少、多數從事的是體力勞動,在大城市經常被人嫌棄、看不起,受到許多不公平的對待,特別是拖欠工資的現象尤為嚴重,農民工很多文化程度有限,在大城市中所接觸的人幾乎也是同樣出來務工的人員,沒有過多的有效途徑進行自我維權,導致他們往往為了讓企業按時發放工資,采取一些不正當的行為,與企業發生正面沖突,對社會的和諧穩定造成不良影響。為了更好的幫助農民工維護自己的權益,得到充分的生活保障,要利用最有效的法律進行維權,因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不會因為他們是 農民工對他們另眼相看,更不會企業有權有勢而助長他們不良作風。因此,必須要構建企業依法支付農民工工資的長效機制,充分確保廣大農民工的個人利益,
一、完善農民工的工資法律
想要構建農民工依法支付工資的長效機制,首先要確保機制有法可依,因此,要完善農民工工資方面的法律法規,為長效機制的構建提供有利參照依據,各地區要切實為農民工的個人生活角度出發,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權益,根據他們實際生活狀況,出臺《農民工保障法》,為農民工基礎生活、子女教育以及工作等方面提供有利支持條件,對用人企業進行嚴格管理,具體要求他們要按時為農民工結算工資,對農民工進行嚴格身份審核,并對拖欠工資的企業,要加以物質上的懲罰,將這些企業列入到行業的黑名單中,喪失企業的誠信值,讓他們深刻意識到奧自己的錯誤。對于多次拖欠或是找各種理由不結算工資的企業,當地政府要聯合媒體對其進行曝光。
二、協調各部門間共同執法
相關執法部門要互相配合,共同執法,強化法律的效力,用法律來約束企業支付工資的行為,共同執法也是我國常見的一種聯動執法機制,它要求各執法部門要充利用自己的職權,共同抓現行、協同管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執法工作效率。目前,已經有相關地區成立了農民工維權協會,制定了聯動機制,但整體還存在許多不足,各地區應充分將聯動機制的積極能效發揮到最大化,徹底改變原有單一維權方式,要積極聯合多方面力量進行共同維權,與社會財政、保障以及人力等相關部門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有這些部分共同幫助農民工得到相應的工資,成為廣大農民工值得信賴的組織機構。
三、強化農民工的備案管理
目前很多企業在用人時尤其是對農民工的招聘過程中,很多工作存在漏洞,尤其是員工備案管理方面,缺乏對農民工進行相關法律知識教育,一些危險系數大的工作也沒有對員工進行安全知識講座,不僅影響了企業的工作效率與發展,同時對農民工自身權益也埋下了重大隱患。企業應強化農民工備案制度管理,完善并跟進勞動合同簽訂情況,制定統一的工資標準,結算方式、發放時間,并將其遞交給勞動管理局進行備案。企業在制定農民工工資標準時,應不低于最低標準,并要結合農民工具體的工作表現,對于優異的員工應適當給予鼓勵,以便農民工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當中,同時要采取月付的方式,多為農民工實際生活考慮。
四、制定完善懲罰補償機制
要加大相關拖欠農民工工資企業的懲罰力度,制定詳細完善的制度,有法律法規約束企業支付工資的自覺性,提高他們的意識、端正他們的態度。要對以下幾種行為嚴格進行物質上的處罰:拒絕支付農民工工資;惡意扣除農民工工資;沒有經過農民工本人與相關機構的批準隨意延長工資支付時間;由企業的原因終止勞動合同,但并未給予相應的工資賠償以及出于私心為了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而降低農民工工資標準等。對于企業的這些不良行為,嚴重損害農民工個人基本權益的做法,各地區有關執法部門要雙倍懲罰,不僅要向農民工結清正常的工資,還要賠償農民工的損失,在這方面的懲罰力度,沒有任何商量余地,一旦發現,絕不姑息。要讓政府及執法部門成為農民工值得依靠的后盾力量,給予他們溫暖與真情。
五、結語
綜上所述,只有做到以上幾點,才能構建真實有效、科學合理的農民工工資長效機制,才能確保企業嚴格按照具體要求,按時如數的發放工資,從而確保農民工的基本權益,保障他們的日常生活。政府及各地區人民要對農民工多一些關愛與包容,他們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他們只想通過自己的雙手為家人創造幸福的生活,要給予他們起碼的尊重,更要認識到城市的發展與建設離不開他們的勞動,正是他們敢于拼搏、不怕吃苦的精神,才能有現在繁華的都市風光,因此,農民工問題應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用社會的力量監督企業,共同幫助農民工維護權益,為社會和諧穩定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鄧輝,黃艷蓮.欽州市構建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支付問題長效機制的實踐與探索[J].人事天地,2015(3):26-27.
[2]王善永.建立預防農民工工資拖欠的長效機制[J].中國就業,2013(1):34-35.
作者簡介:李殷龍(1988-),男,漢族,四川南充人,南充職業技術學院,土木工程系助教,畢業于西南石油大學,大學本科,土木工程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