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巧秧
【摘要】目的:對不同年齡患兒驚厥發生原因和預防對策分析。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2017年接收的100例不同年齡驚厥患兒為例,分析驚厥發生原因,并探討其預防對策。結果:在本次選取的100例患兒中,1個月-1歲患兒主要以癲癇、發熱驚厥、顱內感染和復雜性高熱驚厥為主, 超過1歲至3歲以發熱驚厥和幼兒良性驚厥為主,超過三歲至9歲的患兒以發熱驚厥、癲癇和腦發育不全為主。結論:不同年齡患兒的驚厥發生原因不同,在臨床則需要采用不同的預防對策,以提高患者預防效果,控制患兒病情。
【關鍵詞】年齡;小兒驚厥;發生原因;預防對策
【中圖分類號】R7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6--01
本次研究選取2015年-2017年我院接收的100例患兒為對象,回顧性分析患兒的臨床資料和不同年齡段小兒驚厥的發生原因,并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具體的研究情況,現做出如下報道: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以我院2015年-2017年收治的100例小兒驚厥患兒為研究對象,對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性患兒有61例,女性患兒有39例,年齡1.5個月—9歲,平均年齡(5.3±1.8)歲;1個月—2歲的患兒有46例,2.1—4歲的患兒有36例,4.1—9歲的患兒有18例.
1.2 臨床表現 小兒驚厥患兒的臨床表現主要有意識障礙和大小便失禁等,意識障礙的具體表現為意識模糊,肢體僵直或是陣發性的痙攣抽動,牙關緊閉,口唇發紺等,部分患兒在驚厥過后,還會出現嗜睡的情況,也有一些患兒很快恢復神志,出現驚厥的時間不一,還有一些患兒出現發熱的癥狀。
1.3 輔助檢查 患兒入院后需進行血常規、尿常規等檢查,同時部分患兒還要采取經顱CT檢查和腦脊液檢查,以明確患兒是否存在顱內感染的情況,并對患兒的驚厥原因進行分析。另外,還要給予患兒腦電圖檢查和毒物監測。
1.4 方法 對參與本次研究的100小兒驚厥患兒的臨床資料、驚厥發生的原因、檢查結果和臨床治療及預后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在患兒發生驚厥癥狀后,還要確保患兒的呼吸道通暢,并給予患兒地西泮靜脈注射和氧氣輸入,地西泮(國藥準字H21022887)的劑量為0.3-0.5mg/kg,反復發作時,還要給予患兒苯巴比妥鈉(國藥準字H11020637)肌注,劑量保持在5-10mg/kg,同時要減少患兒腦水腫的程度。對于高熱驚厥的患兒,還要積極控制患兒的體溫,然后采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對于出現癲癇癥狀的患兒,要根據患兒發作的類型,給予患兒抗癲癇藥物治療。對于顱內感染的患兒,根據感染源來控制感染,同時降低患兒的顱內壓。
1.5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用進行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以P<0.05為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小兒驚厥的發生原因 此次研究中的患兒,出現發熱驚厥癥狀的患兒有90例,出現癲癇癥狀和幼兒良性驚厥癥狀的患兒各有3例,癲癇合并發熱驚厥癥狀、復雜性高熱驚厥、顱內感染和腦發育不全患兒各1例。
2.2 小兒驚厥病因與年齡的關系 1個月-1歲患兒主要以癲癇、發熱驚厥、顱內感染和復雜性高熱驚厥為主,超過1歲至3歲以發熱驚厥和幼兒良性驚厥為主,超過三歲至9歲的患兒以發熱驚厥、癲癇和腦發育不全為主。
2.3 治療及轉歸 在本次研究中,100例患兒有80例治愈,治愈率為80.0%;好轉的患兒有20例,好轉率為20.0%。
3.討論
而導致小兒出現驚厥的原因主要以下幾個方面:1)發熱驚厥;2)癲癇;3)發熱驚厥合并癲癇;4)顱內感染;5)幼兒良性驚厥;6)復雜性高熱驚厥;7)腦發育不全。其中,嬰幼兒患兒以發熱驚厥、癲癇、顱內感染、復雜性高熱驚厥為主,1歲以上至三歲之間的患兒,主要為發熱驚厥和幼兒良性驚厥為主,三歲以上至9歲之間的患兒,除了發熱驚厥、癲癇外,還有腦發育不全。不同年齡段的患兒,發病原因也不同,因此,患兒的年齡有助于提高小兒驚厥的臨床診斷水平和治療方案的制訂,以免患兒出現后遺癥。
癲癇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大腦局部神經元異常高頻放電,引起的大腦功能失調綜合征,臨床上主要有原發性癲癇和繼發性癲癇兩種[1]。學齡前兒童和學齡期兒童是癲癇和顱內感染、發熱驚厥發生的高發群體。繼發性癲癇主要是腦部病損,代謝障礙導致的。除了先天性疾病和產前期、圍產期疾病外,還有感染、外傷和顱內腫瘤等疾病,都會引發繼發性癲癇。所以,還要明確小兒癲癇的發病原因,并對此進行積極醫治。另外,還要避免各種誘發因素,防止癲癇的發生[2]。顱內感染主要有結核性腦膜炎、化膿性腦膜炎和支原體腦炎等疾病,從感染的情況和基礎疾病看,化膿性腦膜炎患兒還合并有扁桃體炎、鼻竇炎和肺炎等,而耳鼻感染和呼吸道感染是化膿性腦膜炎發生的主要病因。小兒病毒性腦炎是由病毒導致的精神和意識障礙突出,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發病的季節以夏秋兩季為主,發病原因一上呼吸道感染最為常見[3]。所以,預防兒童細菌和病毒感染,積極采取治療,對于避免病毒向患兒顱內擴散有重要的預防作用。
因為嬰幼兒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幼兒的大腦皮質神經髓鞘在受到外界刺激后,會出現興奮的情況,從而容易導致患兒出現抽搐的癥狀。所以,要預防小兒驚厥的發生,還要做好對以上疾病的防治,同時要加強對各個年齡段患兒的病因分析和治療。
參考文獻
[1]黃燕芳,張麗,何薇.小兒驚厥238例高危因素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6,(03):340-342.
[2]熊代珍,劉小紅.小兒驚厥臨床因素分析及預防措施[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05):22-23.
[3]彭建霞,王淑玲,武國霞,郝立成.小兒驚厥臨床因素分析及預防措施[J].西部醫學,2011,(12):2377-2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