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智彬
【摘要】目的:觀察探討術前鼻-牙槽突矯治器(PANAM)在完全性唇腭裂嬰兒術前矯治中的作用。方法:將我院從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39例完全性唇腭裂嬰兒選取為此次研究對象,對所有患兒進行術前鼻-牙槽突矯治器治療,對矯正前后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觀察治療前后的修復效果。結果:經過矯正治療后所有患者的病情均有明顯的改善,其治療前后的鼻子各項數據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術前鼻-牙槽突矯治器(PANAM)在完全性唇腭裂嬰兒術前進行矯治治療,治療前后改善修復效果顯著,提高了矯正效果,且對于患兒沒有任何創傷,實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鼻-牙槽突矯治器;術前矯正;完全性唇腭裂;嬰兒
【中圖分類號】R78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6--01
胎兒畸形是指新生兒出生后患有先天性的缺陷相關病癥,同時也是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因素,在產科臨床中發生概率較低[1]。先天性唇裂分為單側及雙側的完全性唇腭裂,雙側完全性唇裂的患兒病情較為復雜,對治療矯正提高了一定的難度,本文就應用鼻-牙槽突矯治器對完全性唇腭裂嬰兒進行術前矯正治療進行觀察探討,取得效果顯著,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從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39例完全性唇腭裂嬰兒選取為此次研究對象,所有患兒經過相關檢查確診,符合完全性唇腭裂的診斷標準,其中單側完全性唇腭裂患兒17例,雙側完全性唇腭裂患者22例,所有患兒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兒13例,年齡1~18個月,平均年齡(7.6±1.3)個月。排除標準:并發其他先天性疾病;未簽署知情同意書;患兒生命體征正常穩定。所有患兒在性別、年齡以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兒在術前進行鼻-牙槽突矯治器治療,先對患兒進行取模,取模前4小時以上患兒禁止進食及飲水,取模地點可在手術室或者門診治療室進行,根據患兒具體情況進行選擇[2]。將患兒保持仰臥體位平躺,在患兒清醒狀態下進行取模。選擇適合嬰兒的自制塑料托盤,使用藻酸鹽類印模材料,以保證對患兒不會造成傷害,將其進行均勻攪拌,放置塑料托盤內,之后利用白石膏對托盤進行灌模處理[3]。在取模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患兒的呼吸情況以及生命體征表現,保證患兒的呼吸功能受到影響,以免發生窒息缺氧等意外情況。之后進行制作PNAM,根據患兒的情況畫出所需覆蓋的牙槽和鄂部,模型中的空隙使用蠟進行修補填充,選擇直徑大小合適的鋼絲制作連接體,制作完成后對模具進行拋光處理,保證患兒佩戴的安全性。對患兒進行試戴時,注意減少唇裂的間隙,將其固定在患兒面部,PNAM置入患兒的空中,試戴結果滿意后,告知家屬相關注意事項以及佩戴過程中各部位的具體支撐位置,注意對矯正器的清洗。
1.3 觀察指標 在治療前后,對患兒的鼻小柱傾斜程度、鼻小柱的長度以及鼻孔大小、鼻孔高度進行數據的測量與記錄,將矯正治療前后的結果進行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0.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用(±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率(%)表示計數資料,卡方檢驗,設定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過治療后,患兒的唇腭裂修復改善效果明顯,其鼻小柱傾斜程度、鼻小柱的長度、鼻孔大小、鼻孔高度的測量數據分別為(21.3±0.8)°、(11.7±1.1)mm、(5.4±0.5)mm、(3.4±0.1)mm,同治療前的各項數據對比,差異明顯,且對比結果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看出在術前對患兒進行鼻-牙槽突矯治器治療能夠有效的改善患兒的唇腭裂,提高治療修復效果,且治療過程相對簡便,在醫院的實用性較高。
3.討論
根據相關的研究表明,造成胎兒發育畸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孕婦生活的環境因素以及家人的遺傳因素,這兩項重要因素是發生胎兒畸形的關鍵。胎兒畸形的常見病癥包括先天性心臟病、腦積水、唇腭裂等情況,對于胎兒及父母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以及生活影響。我國目前對于胎兒先天性畸形的檢測技術已經相對成熟,但先天性唇腭裂仍是發病率較高的疾病,無法完全有效的進行篩查排除[4]。在術前應用鼻-牙槽突矯治器治療已經得到較多的應用以及患兒家屬的認可,該項矯正方法操作簡便,對于父母沒有更多的條件限制,從經濟角度講也更加使用,不會給家庭造成更大的福大。應用該項方法矯正,患兒在過程中不會受到任何創傷,且能夠很大程度上對患兒的唇腭裂急性進行修復,有助于患兒日后的身心健康發展。根據此次治療前后的數據對比結果顯示,對比結果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看出在術前對患兒進行鼻-牙槽突矯治器治療能夠有效的改善患兒的唇腭裂,提高治療修復效果,是一項安全可靠、經濟適用的矯正技術。
綜上所述,應用術前鼻-牙槽突矯治器(PANAM)在完全性唇腭裂嬰兒術前進行矯治治療,治療前后改善修復效果顯著,提高了矯正效果,且對于患兒沒有任何創傷,實用價值較高,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顧啟慧,王宇婷,侯偉,等.雙側完全性唇腭裂新生兒進行鼻-齒槽塑形治療的臨床研究[J].口腔醫學,2016,36(9):813-816.
[2]李鴻藝,鄺海,王曉萌,等.單側完全性唇裂患者行術前鼻牙槽塑形治療后牙槽突變化的三維測量分析[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16,34(4):375-380.
[3]劉文莉,龐雪晶,張玉萍,等.嬰兒單側完全性唇腭裂使用鼻-牙槽突矯治器術前正畸的效果評價[J].中國美容醫學雜志,2016,25(8):85-87.
[4]何海蕾,王羽,鄧建鴻,等.觀察術前應用鼻-牙槽突矯治器在單側完全性唇腭裂患兒正畸治療中的療效[J].當代醫學,2015,21(18):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