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斌
摘要: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是以培養職業化人才為根本目標,致力于將職業理論和職業技能有機融合到一起,幫助學生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同時對學生的實踐技能進行系統的訓練,使學生真正成為高水平的物流管理人才。本文將論述高職物流管理專業職業化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并針對當前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以期全面提高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職物流管理專業;職業化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F252-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5-0-01
高職教育是以向企業輸送技能型人才為宗旨,通過與企業的溝通與合作,了解企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從而有計劃、有目的的實施人才培養計劃,使其能夠早日獨當一面,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然而在當前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中,由于對本專業的調研和定位不科學,導致實際的教學與企業需求嚴重脫節,不能滿足職業化人才培養的要求,大幅度降低了教學的有效性。為了轉變這一現狀,需要高職院校構建職業化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推動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的改革和創新,以提高高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一、高職職業化人才培養內涵
所謂職業化人才培養,就是指對學生進行專業化的教育和訓練,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使其掌握實踐操作的技能,為日后從事某項崗位工作打好堅實的基礎。高職職業化人才培養是以學生的職業規劃和企業的崗位需求為前提條件,教學內容完全圍繞著職業知識和職業技能來開展,致力于理論和實踐的融合滲透,促進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共同提升,在此情況下學生的職業素養將會得到長足的進步。
二、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1.專業設置缺乏調研
高職院校在設置專業時往往存在短視心理,僅從當前社會和企業的需求來考慮,忽視了市場的變化,而職業化人才培養需要一定的周期,在人才培養結束后原本的供求關系可能發生了反轉,導致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畢業后無法找到稱心的工作,就業十分困難。部分高職院校對物流管理專業的定位不明,通常是對職業化人才的定位過高,以培養管理型人才為目標,或者是定位過低,以培養操作型人員為目標,這些崗位在企業中所占比例較小,無法滿足企業對人才的渴求,不符合高職院校職業化人才的培養理念。
2.教學與市場嚴重脫節
現階段,高職院校應用的教材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有些側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有些則是以實踐訓練為主,反而缺少與職業化人才培養相適應的專業教材,造成了高職教學與市場需求的嚴重脫節,極大的削弱了高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導致高職學生畢業后難以與本科和技校的學生相抗衡。如今,企業對物流管理的人才需求呈多樣化發展趨勢,企業的各個部門都需要大批的物流管理人才補充進來,高職院校為了擴展學生的知識面,經常是將多個領域的知識強加灌輸給學生,使得學生雖涉獵廣泛卻樣樣不精,到了工作崗位上仍然需要繼續學習,與企業的磨合期不斷延長,無形中損害了企業的利益。
三、高職物流管理專業職業化人才培養措施
1.加強校企合作
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職業化人才培養的最終目的是要為企業輸送物流管理類人才,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高職院校加強與企業的合作,聘請企業的管理人員和先進工作者到校內授課和講座,向學生傳授最為先進的物流管理理念和工作經驗,增加學生對物流管理的認識,使學生形成明確的職業規劃目標。高職院校還應邀請企業參與到物流管理專業的課程改革中,對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進行優化和創新,加快職業化人才培養的步伐。
2.確定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工學結合是一種新型、有效的職業化人才培養模式,將其應用到物流管理專業教學中,可以將物流管理的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快速的提升。工學結合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培養目標與企業需求的結合、教學環境與工作環境的結合、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結合等等。通過構建工學結合模式并貫穿到物流管理職業化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中,使教學環境更加開放,教學氣氛更加活躍,顯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質量也得到了良好的保證。
3.采用技能競賽模式
高職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勝心和集體榮譽感,他們渴望獲得來自學校和社會的認可和肯定,高職院??梢愿鶕W生的這一心理特征,定期舉辦物流管理技能競賽,讓學生以個人和集體等多種形式參與到競賽中,營造良性競爭的氛圍,培養學生團隊合作和競爭意識,加強學生的有效溝通,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以賽促學,從而促使學生的操作更加標準、規范。
4.建立模塊化課程體系
物流管理教學體系的構建必須從物流管理的行業特點出發,對專業崗位能力結構進行調研,分析物流管理崗位對人才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構建課程知識模塊,形成網絡狀的課程體系,按照“大平臺,小模塊”的模式組建教學模式,建立公共基礎課程模塊、職業技能課程模塊和綜合實踐課程模塊組成的物流管理課程體系,這樣既符合職業教育發展的規律又滿足職業人才的技能發展需要。
5.加快實訓基地建設
在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方面,要緊扣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全面規劃、合理布局新建實訓基地、加大教學硬件設施投入力度、強化實踐教學內涵建設,進一步提升校內實訓基地培訓能力。在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方面,加快拓展與企業建立長效合作機制,開發能夠滿足更多學生進行頂崗實習的高質量校外實習基地,使經過實訓的學生,畢業后就能上崗工作,以滿足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物流管理專業職業化人才培養的要點在于,加強與企業的合作,構建工學結合、技能競賽的教學模式,建立模塊化的課程體系,建設校內和校外的實訓基地,通過上述措施的實施,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對物流管理專業教學以及職業化人才培養計劃的開展將大有助益。
參考文獻:
[1]王素華,彭娟,祝麗杰.物流高職管理專業職業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高教論壇,2014(6).
[2]龔月琴.“以賽促教”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究[J].成才之路,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