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娟
【摘要】目的:探討高血壓病患者施行中醫護理的效果觀察與評定。方法:選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高血壓患者100名作為本次觀察對象,采用單雙數床號法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人員對常規護理對照組的患者采取基礎護理措施,對觀察組的患者,護理人員對其加強護理干預措施,采用新型的護理干預模式,在中醫護理干預模式下,觀察兩組患者的干預后的血壓值及生活質量評分。結果:中醫護理觀察組患者經過干預后的平均收縮壓及舒張壓的血壓值分別為(131.32±8.53)、(86.26±6.62),生活質量評分為(89.49±2.45);對照組患者的平均收縮壓及舒張壓值為(145.73±10.73)、(94.52±9.24),生活質量評分為(78.64±3.62);觀察組患者的血壓值明顯低于常規護理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優于對照組。結論:對高血壓患者采取中醫護理干預,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壓值,提升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高血壓病患者;中醫護理;效果觀察與評定
【中圖分類號】R47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6--01
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及飲食水平得以提升,生活習慣及飲食習慣隨之改變,從而加重了多種慢性疾病的誘發,以至于高血壓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高血壓為全球常見的慢性疾病,人們對于高血壓的重視程度普遍不高,導致控制率及知曉率相對低。高血壓疾病極易發生多種并發癥,給患者的家庭及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負擔。中醫護理根據患者的病情,重點在于根據患者因時、因地、因人而調整護理方案。本次研究選取了100名高血壓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對觀察組的患者采取中醫護理干預模式,現對其臨床護理價值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高血壓患者100名作為本次觀察對象,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58例。采用單雙數床號法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常規護理對照組的患者年齡分布在49-73歲之間,平均年齡(61.54±3.73)歲。中醫護理觀察組的患者年齡分布在50-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2.05±2.87)歲。護理人員將本次研究告知所有患者,患者對此次研究知情且自愿進行參與。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數據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護理人員對常規護理對照組的患者采取基礎護理措施,對觀察組的患者,護理人員對其加強護理干預措施,采用中醫護理干預模式,具體措施如下:(1)中醫飲食護理:護理人員應根據中醫辨證為患者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肝陽上亢證者易選擇清淡食物,盡量使用涼性食物,可多食用玉米須燉豬蹄、山楂降壓湯等。氣血虧虛證:患者的飲食應以滋補為主,可食用補益氣血的紅棗、黨參、蛋等。腎精不足證:應選擇營養豐富、有補腎生精功效的食物,如銀耳、山藥、羊肝等食物[1]。護理人員應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飲食習慣,對于喜歡食用腌制、口味重食物的患者,應叮囑患者應以清淡食物為主,減少鹽分的攝入[2]。(2)中醫情志護理:護理人員應注意患者的病房環境及人事因素,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評估,根據患者入院時間、病情的發展狀況等制定情志護理方案[3]。護理人員應讓患者認識到“其怒不節”是“生乃不固”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喜怒有度”則是病人養生長壽的根本,護理人應讓患者重視自身的喜怒哀樂,從而根據中醫辨證五行相克的理論,引導患者利用一種或多種情緒去克服“怒”,保持內心的平靜與樂觀,穩定血壓,促進疾病的康復[4]。(3)中醫康復護理:護理人應定時定期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對于恢復良好且病情穩定的患者,可以為患者實施康復護理。護理人員可對患者實施穴位貼敷護理措施,將穴位貼貼在患者的曲池、涌泉、太沖等穴位,并加以按摩,每次每穴2~3分鐘,每日3~4次。配合指導患者調養氣息,讓患者采取自然的端坐位,放輕松,集中自身的注意力,均勻而緩慢呼吸3-4分鐘,再慢慢睜開雙眼,每日進行一次,每次半小時,穩定患者血壓。
1.3 觀察指標
在實驗研究結束后,護理人員將自制的生活質量評分表發放至患者,評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在患者即將出院時,對干預前后的血壓值進行記錄,再將評分表收回并對100名患者的數據資料進行分析記錄。
1.4 統計學方法
將研究所得出來的數據用SPSS 17.0數據處理軟件進行處理,通過統一的分析,得到的數據(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在實驗時間結束后,50名觀察組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于常規護理對照組,血壓值得到明顯的改善。(見表1)
3.討論
對于高血壓的發病機制,目前尚未得到有效的明因,中醫認為高血壓的發病原因主要是患者日常生活及飲食習慣不規律、機體抵抗力較弱,從而導致外邪入侵,引發疾病。中醫對于高血壓患者實施治療的方法較為簡單,療效顯著,此外,采取中醫飲食護理、情志護理及康復護理等措施,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血壓值。綜上所述,對高血壓患者采取中醫護理,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壓值,提升生活質量,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劉榮.老年高血壓護理中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6,4(28):142-142.
[2]丁洪瓊,劉俊香.三峽庫區社區居民原發性高血壓患病現狀與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J].現代醫藥衛生,2015,31(24):3733-3734.
[3]馮秀琴.CT監視下定向硬通道技術治療高齡高血壓腦出血118例護理體會[J].醫學臨床研究,2015,32(7):1452-1453.
[4]邱婷.延續性護理干預在腦卒中合并高血壓患者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2016,3(45):8983-8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