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玲
【摘要】目的:研究中藥黃芩外用治療急性濕疹的效果和藥理。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間收治的急性濕疹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數字隨機化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方式,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黃芩外用的方式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并對兩組患者癥狀消失時間進行比較。結果: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明顯更高,兩組數據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試驗組患者的皮損和瘙癢消失時間較對照組明顯更短,兩組數據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藥黃芩外用治療急性濕疹的效果顯著,能明顯縮短患者癥狀消失時間,具有較高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黃芩;濕疹;藥理
【中圖分類號】R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6--02
急性濕疹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癥性皮膚病,其具有滲出傾向和多樣性皮疹,患者在發病后會感覺到劇烈瘙癢,并且容易反復發作,一般與人體的變態反應有關[1]。根據臨床上對急性濕疹的研究,其常見的病因主要有過敏體質、日光、濕熱、干燥、搔抓和摩擦等因素,并且患者發病后會有成片的丘疹或紅斑,一些患者會出現肉眼不可見的水皰,嚴重時會導致患者出現大片的糜爛和滲液現象。本研究對中藥黃芩外用治療急性濕疹的效果進行分析,并分析其藥理,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間收治的急性濕疹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數字隨機化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的年齡在18~76歲,平均年齡(39.422.96)歲,患者的病程在1~8d,平均病程(3.611.25)d,其中手足濕疹患者22例,小腿濕疹患者10例,胭窩濕疹患者8例。試驗組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的年齡在22~77歲,患者的病程在2~11d,平均病程(3.961.34)d,平均年齡(39.652.98)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和病情等基本資料相比差異不具有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方式嗎,其中主要是使用生理鹽水對患者的患處進行沖洗,并按照2次/d的標準使用曲咪新乳膏進行外敷治療,同時按照4㎎/次,3次/d的標準口服撲爾敏,按照450㎎/次,3次/d的標準口服糖鈣片,直到患者的皮損消失。
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中藥黃芩外用的方式進行治療,其中主要是將30g黃芩研磨成細粉后加入食醋中調制成稀糊狀,然后將其涂抹于患者的患處,早晚各涂抹1次,直到患者的皮損消失。
1.3 評價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并對患者皮損和瘙癢消失的時間進行統計。其中療效判定標準為:患者經過治療后皮疹和瘙癢等癥狀完全消失,則判定為治療痊愈;患者治療后癥狀的消失面積在75%以上,則判定為治療顯效;患者治療后癥狀消退的面積在30%~75%,則判定為治療有效;患者治療后未見好轉,則判定為治療無效。
1.4 數據處理 使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數據進行處理,其中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組間對比采用檢驗,以P<0.05為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經過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7.50%,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目前臨床上對急性濕疹的治療主要是在避免皮損部位受刺激的情況下,盡量減少患者用手搔抓患處,并且要避免使用肥皂水和熱水對患處進行清洗,更不能使用具有強烈刺激性藥物或激素類藥物在患處進行涂抹。同時結合對患者的日常飲食干預,避免讓患者使用辛辣食物及咖啡和含有酒精的食物[2]。在這樣的基礎上,采用生理鹽水對患者進行局部沖洗,并使用相關藥膏進行涂抹治療。但根據臨床上對常規治療方式的應用,其治療效果較差,并不能滿足患者盡快恢復的需求。
中醫上將濕疹成為濕瘡,認為患者出現濕疹的主要原因是脾失健運、后天失養等,繼而導致患者內生濕邪,導致濕熱內蘊,并且因風、濕、熱邪熏蒸肌膚,導致其經絡手足、氣血失暢而出現濕疹。黃芩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具有清熱祛風、除濕活血的效用,并且具有標本兼治的作用[3]。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黃芩中含有的藥根堿、木蘭花堿、小檗堿和掌葉防己堿等生物堿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抗微生物、鎮痛和消炎的作用。所以在使用黃芩治療皮疹的時候能夠起到抗變態反應的作用,其主要是增強細胞的免疫作用,并且不會影響人體自身的免疫。其次,黃芩中含有的黃芩苷能有效抑制氧氣不足時線粒體的脂質氧化作用,對線粒體膜的完整性和琥珀酸的氧化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而黃芩中含有的黃芩素能在蛋白激酶C中產生特異性的抑制作用,從而起到很好的抗炎作用。另外黃芩能有效降低人體熱源出現的幾率,對蛋白質和DNA的合成起到抑制作用,從而達到解熱解痙的作用[4]。
本研究對黃芩外用治療急性濕疹的效果進行分析,其中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并且試驗組患者的癥狀消退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數據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黃芩外用皮疹治療中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薛文輝.中藥黃芩外用治療急性濕疹的療效觀察及其藥理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09:2012-2013.
[2]李曉軍.中藥黃芩外用治療急性濕疹的療效觀察及其藥理分析[J].中國醫療美容,2015,01:120-121.
[3]周元才.中藥黃芩外用治療急性濕疹的療效觀察及其藥理分析[J].生物技術世界,2015,11:177.
[4]李亞.黃芩在急性濕疹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及藥理分析[J].北方藥學,2016,08: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