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強
摘要:本文立足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經濟發展實際情況,研究新常態下對資源依賴程度高、產業結構單一、產業鏈條短等經濟問題如何化解,提出加快轉型發展步伐,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關鍵詞:煤炭資源;煤化工;煤炭轉化
中圖分類號:F42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5-0-02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含煤總面積占全旗總面積80%以上,以煤炭產業為支柱,在2016年《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中位列第15位,較2014年下降5個位次。準格爾旗國稅局2010年完成稅收收入320096萬元;2011年完成稅收收入515713萬元;2012年完成稅收623196萬元;2013年完成稅收694373萬元,創歷史最高,稅收收入年均增長31.12%。2014年以來,隨著國內外經濟下行壓力逐漸加大,尤其是煤炭市場行情走入低谷,準格爾旗主要經濟稅源煤炭行業稅收出現大幅下降,2014年準格爾旗國稅局完成稅收362039萬元,同比下降47.86%。2015年準格爾旗國稅局完成稅收391096萬元;2016年完成稅收393600萬元,稅收雖然企穩,但增長乏力。
由此可見,新常態下,如何化解資源依賴程度高、產業結構單一、產業鏈條短等問題,加快轉型發展步伐,是擺在準格爾旗縣域經濟發展面前的首要任務。
一、加大煤炭資源就地轉化的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內蒙古時指出“要發揮比較優勢,把資源型產業發展的重點放在資源轉化增值上,改變挖煤賣煤、挖土賣土的粗放型資源開發模式。要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和產業精深加工度,把資源轉化增值這篇文章做好。”
煤炭資源實現就地轉化和利用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幾種:
1.煤電化,將煤炭轉化為電能出售;
2.煤焦化,又稱煤炭高溫干餾;
3.現代新型煤化工。
其中,現代新型煤化工的轉化方式最具發展前景,比如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天然氣、煤制烯烴等產業。把煤炭資源轉化為高附加值的終端產品,與直接賣煤相比,產品價格相差幾倍、甚至十幾倍。據統計,煤炭制甲醇產品,可增值約4倍;煤炭制油品,可增值約8-12倍;煤炭深加工循環經濟產業鏈,平均比單純賣煤增值6-10倍。
此外,準格爾煤田生產的煤炭屬高鋁煤炭,發展粉煤灰提取氧化鋁項目,資源得天獨厚,前景十分廣闊。據測算,準格爾旗年產高鋁煤1.2億噸,燃燒產生約3000萬噸高鋁粉煤灰,可供提取氧化鋁1200多萬噸,折合鋁土礦約2500萬噸,相當于我國2010年的鋁土礦進口總量。我國鋁土礦資源匱乏,對外依存度較高,發展粉煤灰提取氧化鋁,可有效緩解中國鋁土礦資源短缺問題,并減少粉煤灰的環境污染。
促進煤炭資源就地轉化,實現煤炭資源深加工,延伸煤炭資源轉化產業鏈條,是促進準格爾旗經濟社會長遠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同時,作為全國第一大產煤旗縣,加快煤炭資源就地轉化,還有鋁資源戰略意義和生態環境意義。通過煤化工、建設坑口電廠,變輸煤為輸油、輸氣、輸電,可向京津冀等地輸送大量的清潔能源,有利于緩解京津冀霧霾問題。
二、準格爾旗煤炭資源轉化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煤炭資源轉化狀況
1.煤炭資源轉化項目基本情況
2016年,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大路工業園區共有煤炭資源轉化及相關項目36個,其中有15個項目已經建成投產,正在建設的項目2個,計劃建設的項目19個,累計完成投資532億元。2016年,準格爾旗煤炭轉化利用項目進展順利。大路煤化工基地唯一的熱電聯產項目——內蒙古蒙泰不連溝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大路2×300MW煤矸石電廠一期工程#1、#2機組進入整套試運階段,已經具備投產條件。鄂爾多斯市西北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年產20萬噸甲醇精制系統投料試車圓滿成功。內蒙古垣吉化工年產10萬噸費托蠟精制及2萬噸渣蠟精制項目開工,該項目是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果,是現有煤化工產業項目的延伸,預計于2017年建設完工,投產后可實現產值8.6億元/年,利稅近億元。目前,園區企業初步形成了甲醇產品集群化的現實生產力,部分煤化工產業鏈條得到有效延伸。
2.稅收情況
準格爾旗大路工業園區近3年稅收情況如下:
2014年度,準格爾旗大路工業園區共實現國稅收入39625萬元,其中國內增值稅實現30042萬元,國內消費稅實現927萬元,國內企業所得稅8656萬元。
2015年度,準格爾旗大路工業園區共實現國稅收入18201萬元,其中國內增值稅實現14134萬元,國內消費稅實現413萬元,國內企業所得稅實現3654萬元。
2016年度,準格爾旗大路工業園區共實現國稅收入18750萬元,其中國內增值稅實現18415萬元,國內消費稅實現5萬元,國內企業所得稅實現330萬元。
(二)存在的問題
1.煤炭轉化率較低。目前,內蒙古準格爾旗全旗建成及在建煤炭產能達到3億噸以上,相對的煤炭就地轉化量卻只有1700多萬噸,煤炭資源就地轉化率不到10%。
2.煤炭轉化鏈條不長。只有火電、油品、甲醇等幾種轉化產品,深加工、細加工、精加工還不夠發達。煤化工有2000余種下游產業,園區還有待進一步挖掘和開發。在推動煤化工產品終端化、高端化,大力引進精細化學品項目方面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向高加工度、高附加值發展的現代煤化工產業體系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3.煤炭轉化項目稅收拉動作用不明顯。從2016年稅收情況可以看出,因前期增值稅留底數額較大,煤化工企業實現稅收周期較長,大部分企業未實現增值稅。另外,受國內外能源市場行情影響,相關產品價格走低,企業盈利能力下降,企業所得稅下降明顯。
三、準格爾旗煤炭資源轉化發展方向
(一)充分發揮煤炭資源優勢,加快發展煤化工產業
《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提出,“在內蒙古、陜西、山西、云南、貴州、新疆等地選擇煤種適宜、水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重點支持大型企業開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等升級示范工程建設”。同時,內蒙古自治區出臺的“8337”戰略、“五大基地”建設等一系列有利政策的扶持,為準格爾旗加快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提供了有力地政策支持。目前,內蒙古準格爾旗大路工業園區煤化工儲備項目,總投資額達到2678億元。其中,內蒙古北控京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40億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氣項目、伊泰200萬噸煤制油和中電投80萬噸烯烴項目總投資額813億元。內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責任公司2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2016年正式獲得環保部環評批復,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將就地轉化消耗煤炭1000萬噸,實現年產值131億元(含增值稅)。
(二)大力推進坑口電廠建設,煤炭電力一體化發展
國際上比較理想的煤電一體化發展模式是建設坑口電廠,煤礦和電廠一體發展,合作共贏。而煤電一體化發展的前提一是要有適合發電的煤炭種類,二是要有電力外送的線路保障。在準格爾旗這兩個因素得天獨厚。一方面,準格爾旗的煤炭儲量大、埋藏淺、易開采,且煤質優良,具有灰低、磷低、硫低、發熱量高的特點,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罕見的優質環保、動力煤。另一方面,隨著國家特高壓輸電線路的統籌規劃和大力建設,準格爾旗特高壓外送能力不斷增強。
2016年,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順利完成72小時試運行考核,正式投入運行。此項工程,是淮南—南京—上海、錫盟—山東工程之后,我國建成投運的第三個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特高壓交流工程,與錫盟—山東工程相連接,共同構成起華北特高壓交流網架的重要組成部分。此項工程新增變電容量2400萬千伏安,新增外送能力約800萬千瓦,每年送電量大約400億千瓦時,新建輸電線路2×616千米,途經內蒙古、山西、河北和天津四省(市、區),核準動態總投資175.2億元,為準格爾旗煤炭電力一體化發展打牢了線路基礎。同時,2017年,準格爾旗境內的酸刺溝、罐子溝等7個電廠、600萬裝機有望納入國家大盤子,準格爾旗發展煤電一體化有著深厚的地緣優勢和資源優勢。
(三)開發煤炭伴生資源,大力發展粉煤灰提取氧化鋁項目
內蒙古準格爾礦區是高鋁煤炭資源集中區。這里的煤層中伴生著大量的氧化鋁和金屬鎵,同時伴生資源含量較高、分布較勻、儲量很大,據測算,準格爾煤田范圍內共有伴生氧化鋁30多億噸。加快科研攻關,盡早實現粉煤灰提取氧化鋁等伴生資源工業化發展,是準格爾旗乃至國家的一個重大研究課題。粉煤灰提取氧化鋁等伴生資源項目,將來會是準格爾旗最有發展活力和前景的支柱稅源產業之一。目前,《內蒙古準格爾旗煤電灰鋁一體化循環經濟產業示范基地發展規劃》已經上報,正等待國家批復。2016年,神華準能氧化鋁中試廠氧化鋁日產量達0.5噸,標志著具有神華自主知識產權的粉煤灰提取氧化鋁技術取得了重大進展。
大路工業園區,是內蒙古自治區規劃的重點工業園區之一,正努力建設成為國家級現代煤化工產業基地。今后園區將重點發展煤制油、煤制氣、煤制甲醇、煤—電—鋁等煤化工及下游精細化工產業。到2020年,園區計劃建成國家級“煤化工及清潔能源生產示范基地”和“煤電鋁循環產業基地”,預計玩成3個“1000億”的目標,即:完成投資超1000億元,銷售收入達到1000億元,產能達到1000萬噸。屆時,園區將成為鄂爾多斯乃至內蒙古自治區重要的稅收增長極。
四、稅務機關應如何助力準格爾旗煤炭資源轉化
(一)積極爭取優惠政策,引導優勢產業發展
稅務機關應努力做好放水養魚的文章,為企業轉型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為促進煤化工項目長期健康發展,稅務部門應立足實際,主動作為,突出政策引導,積極建言獻策,努力爭取相關稅收優惠政策。例如,高鋁粉煤灰提取氧化鋁的過程中,能夠聯產活性硅酸鈣、分子篩、氫氧化鋁等副產品。如果將這些副產品列入國家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目錄,給予稅收優惠政策,將為企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強化稅收服務管理,提升組織收入質量
目前,內蒙古準格爾旗大路工業園區共有15個投產項目,繳納增值稅的企業只有3戶。煤化工行業屬于資金投入大、科技門檻高、產業鏈條長,回資周期長的產業,其中專業設備投入、不動產投入所占比重較大。建成投產后,因企業前期建設投入大,留抵稅款較多,短時間內難以實現較多稅收,實現稅收的等待時間較長。同時,為不斷延伸產業鏈,實現精加工、深加工、細加工,很多煤化工會滾動開發一期、二期、三期項目,導致企業進項稅額增長快于銷項稅額增長,長期不能實現稅收。國稅部門應該在提升服務的同時,強化稅源管理,摸清稅源底數,規范企業稅收抵扣行為,重點檢查人為修改進銷項結構等消化和扭曲應納增值稅行為,避免人為因素干擾正常稅收入庫,確保稅款及時足額入庫。
(三)加強風險風控稽核,減少涉稅風險點
煤化工上下游產業鏈條特別長,產品種類豐富,運用廣泛,與各行業緊密關聯,增值稅抵扣范圍廣,增值稅虛開風險較大。稅務部門應著重從以下兩個方面強化管理:一要提升稅源管理的精細度。要針對不同煤化工企業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建立管理臺賬,詳細了解企業的產品生產、銷售方向、稅收狀況等內容,及時監控企業稅負變化;二要提升煤化工企業稅收風險風控管理水平,充分發揮現有的各類稅收風險監控系統,定期分析、篩查煤化工企業各類數據,對疑點信息及時進行預警稽核,保證國家稅款安全。
(四)做好稅、企、銀三方互動,助力企業發展
煤化工項目投資大,投資回收時間較長,受政策、國內外市場影響大,經濟風險高,欠稅管理難度大。近年來,受經濟下行影響,國內外能源價格低迷,不少煤化工項目出現工期拖延、產銷量下降、產品價格疲軟等問題,直接導致煤化工企業投資回收周期變長、企業資金緊張,甚至出現拖欠稅款的嚴重問題。稅務等職能部門應該進一步強化稅、企、銀三方互動,幫助企業爭取銀行資金順利實現投產運營,服務經濟發展。同時,緊盯企業財務狀況和生產運行狀況,密切跟蹤市場變化,按計劃清理陳欠嚴防新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