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霜
摘要:電子技術基礎是中職電子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只進行傳道授業解惑,忽視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因此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理想。職業教育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本,應采用項目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中職;電子技術基礎;課堂教學方法;學生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繼續學習的動力,在中職教學中也是如此。教師要合理設計教學,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這樣學生才能夠對該學科進行深入探究,從而提升學習效果。電子技術基礎是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的一門課程,在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中,應注重體現知識的實用性和前沿性。由于中職學生文化知識比較差,在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安排教學,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愿意去探究,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1]。
一、創設和諧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和諧的教學環境是達到良好教學效果的前提。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中職學生處于愛玩的年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十分重要。
首先,教師要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肯定;其次,教師要創設適當的情景,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跟教師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要帶動全班學生進行總結評價,讓學生明白自己也是課堂中重要的一員,開心地融入課堂教學中,學會自覺地探究課堂上講解的知識和內容。
例如,在學習“認識正弦波振蕩電路”的時候,教師要在課前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并且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安排。根據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從負反饋放大電路產生自激振蕩的原理和條件出發,推導出正弦波振蕩電路的振蕩條件和電路組成部分。搜集大量關于電子技術和生活相關的資料,進行整理。用最直觀的方式,讓學生既能明白什么是正弦波振蕩電路,又能認識到電子技術跟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沒有電子技術,就沒有當代生活,生活離不開電子技術,明白學習電子技術的重要性。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了求知的欲望。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播放一些網絡上比較先進的有關電子技術的新聞和圖片,引發學生的好奇心,開闊學生的眼界,增強學生的求知欲和動力。然后再設計導入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的熱情。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設置一些疑問,跟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讓學生跟上教師的思路。教師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特點,選擇播放的內容,與學生在思想上引起共鳴,有效地保持住學生的學習興趣。當這節課結束的時候,教師要帶領學生進行相關知識點的總結以及對這節課的評價。讓學生明白這節課的學習內容是什么,這些知識有什么用,如何運用這些知識。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知識,也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運用這些知識,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將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當前的教學理念倡導的是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對于電子技術基礎這門課程也是一樣的。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而教師則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動口、動腦和動手,讓他們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積極主動地探究知識,形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好習慣,從而形成自我獲取信息的能力。
三、理論聯系實際,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根據中職學生的性格特點和電子技術基礎的課程特點,要采用項目教學模式,把理論知識融入若干個電子產品項目中,學校應盡可能提供實訓場所和實訓器材,讓學生通過具體的電子產品的安裝和調試,學會讀懂電路原理圖,在焊接和組裝中掌握電子焊接工藝,在調試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通過解決故障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學校要組織學生到電子企業實習,讓學生到現場感受實際操作中要注意的問題,并且教師要在一旁進行引導。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將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也能夠讓學生在操作中明白自己的不足,明白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從而在課堂上學好理論知識。學生在中職期間進行學習,一般是針對具體的崗位進行學習,所以,有了到企業實踐的體驗,會明白自己所學課堂知識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積極性[2]。
總之,在電子技術基礎的課程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多媒體技術,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了解到自己想要什么,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教師要將課堂歸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最后要盡可能安排學生進行實操,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欲望,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