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美娜
摘要: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中專學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本文提出了中專學校會計專業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改革現有的課程體系,按照課程內容加強學生課堂實踐,聯系實際生活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革新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等方面的研究與實施,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中專學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
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中專學校會計專業主要培養具備較強實踐能力及創新意識的學生,能夠熟練利用財務軟件進行會計中介機構和中小企業的財務業務核算,并能從事其他相關經濟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中專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研究落腳點為模塊化課程體系的構建以及相適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一、目前會計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弊端
1.課程體系存在的弊端
目前,就業市場要求準職業人零過渡上崗,據此,中專學校大力推行課程體系改革。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的設計有些偏頗。此外,在我國從事課程設置開發的主要是教育專家、教師,來自企業的人士較少,因此,課程設置往往與市場需求脫節,中專畢業生崗位勝任能力不強。一般的課程改革就是改造老課,增加課程設置,原先的內容重復交叉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又增添了專業課比重,知識結構不合理。
2.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
課堂中,大多數教師采用實踐教學法,但過程中不能完全體現教學過程的雙向性,還停留在“教師演示學生觀看,教師操作學生模仿”的層面,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不到較大的發揮,自主創新能力得不到鍛煉。另外,許多學校安排課時較多,但教師仍反映課時不夠,這可能由于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將該學科進行分類單獨教學,沒能將該學科課程整合在一起,使得教學方法缺乏效率。因此,須加強課程整合的力度,按照企業實際會計崗位設置課程,使之與職業能力緊密結合。
3.教學評價方法存在的弊端
傳統的評價方法主要以試卷體現,形式不夠豐富,對學生的評價停留在分數表面,對理論知識、操作技能進行的評價多一些,對崗位能力、職業素養評價的少一些,這也加劇了學生輕視技能訓練的現象。近幾年各個中專學校大力推行理實一體化,紛紛強調實踐學習,但教學計劃所規定的實踐實習等環節與企業需求對照還相對薄弱,在教學計劃實際運行中存在打折的現象。
二、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與設計
在課程體系實施過程中,創設仿真式的崗位環境,按各會計崗位職業標準要求進行實踐。利用實際崗位的真實賬套資料進行實操,讓學生做“真賬”,更有助于培養職業能力。改革的設計思路是深入企業實際,對會計崗位展開細致調查,借鑒單位財會部門的崗位工作規范,確立各崗位工作職責,明確各崗位工作任務,學習內容就是工作內容,工作任務植入課堂,學生在接受職業教育中體驗工作過程。
三、教學改革的實施內容
1.構建新的會計專業課程體系
打破傳統的會計學科體系,將傳統的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課程,按實際工作崗位需要具備的知識、技能進行整合,設置 “會計綜合課程”,將會計工作分成九個崗位:出納、往來、長期資產、職工薪酬、存貨、成本、投融資、財務成果、稅務核算。新的崗位課程結構將原有的會計各種課程進行了更加合理的取舍與序化,按各崗位典型工作任務整合知識與技能,本著“以工作任務為中心,以工作過程為基礎”的原則,緊緊圍繞行動領域整合理論與實踐,充分體現職業性、實踐性、開放性的要求。
2.將各門會計課程進行重新整合
聘請企業會計人員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編制會計崗位具體工作任務分析表,并提煉出各崗位典型工作任務,由企業專家和專業教師一起分析課程設置,決定按企業實際崗位和工作任務設置為崗位課程。按崗位整合的教材是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崗位綜合課程,結合中專學生認知發展規律,在課程內容的組織上,避免理論教學與學生實操分開進行的現象,爭取做到每次上課即有理論知識講解,又有學生動手操作,將各崗位工作內容設計為各項活動,每項活動中蘊含了會計崗位人員應掌握的知識、技能,教師根據各崗位教學需要開發基于工作情景的教學視頻,搜集實際工作案例、各種憑證賬簿資料,豐富該課程教學資源。充分利用社會信息技術公司的教育資源,引進部分崗位實訓系統,借助校內網絡化教學平臺,實現“做中教,做中學”的教學模式。
3.改革并創新教學模式
會計崗位綜合課程選用崗位導向的教學模式,每一個崗位教學內容按如下順序編排:了解崗位職責→明確崗位工作任務→將各項任務分解為具體活動→按每項活動中包含知識、技能、方法組織教學,突出會計崗位工作流程,顯現會計工作的真實業務,強化崗位基本技能的方法的訓練。以固定資產增加業務為例,說明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該任務分解為三項活動,活動一:外購不需安裝的固定資產,活動二:購入需安裝的固定資產,活動三: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在活動一的教學過程中,講授必要的知識準備,利用情景創設購買固定資產的模擬環境,引入企業實際工作任務和案例充實教學內容,仿真企業實際賬務處理過程,用生動趣味的內容吸引學生,體驗填寫原始單據、編制記賬憑證、簽字審核、登記賬簿的工作過程。使復雜問題簡單化,通過情景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做到:認真閱讀,進入角色,進行詳細的分析。任課教師采取啟發式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將所學知識和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能力。真正做到 “做中教,做中學”,使“教、學、做”融為一體。
4.提出新的教學評價模式
改變傳統的試卷形式的評價方法,按課程或崗位標準設計評價表,分項考核。即將評價嵌入到課堂教學全過程,把工作成果作為評價依據,通過評價為改進和完善課程提供有用的信息;實現評價過程動態化。即每一個崗位的工作任務細化為各項具體活動,按每個崗位每項任務活動設計評價表。
以上是對會計專業教學改革的一些初步設計,還有待在實踐中不斷充實和完善。希望能通過該課程改革,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的能力,并加強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更好的勝任將來的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