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羅芳
以『四融』推動創新發展
□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羅芳

□開場白
特色小鎮產城融合、人文濃郁,是引領經濟轉型和城鄉統籌發展的新事物、新常態,更是兩新黨建的新探索、新命題。德清縣在推進特色小鎮黨建工作過程中,始終突出強化黨組織政治屬性和服務功能,深挖內涵、彰顯特色、注重實效,真正實現以黨建“四融”推動小鎮創新發展。
堅持“支部建在連上”,建設融合化的組織覆蓋體系。特色小鎮黨建,本質在姓黨。這就要求事業發展到哪里黨的組織就跟進到哪里,理直氣壯加強黨對特色小鎮建設發展的領導。建設過程中,我們堅持以同步化理念跟進“兩個覆蓋”,全面推行小鎮規劃時同步謀劃黨建工作,企業注冊進駐時同步登記黨建工作情況,審核驗收時同步將黨建工作作為獲得優惠政策的重要參考標準,確保黨的旗幟在小鎮高高飄揚。如地理信息小鎮從第一批黨組織組建開始,嚴格按照“三同步”理念推進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在8家企業單獨組建黨組織,依托眾創空間建立聯合黨支部,依托黨群服務中心建立流動黨員黨支部,以樓宇為單位派駐黨建工作指導員,推動形成嵌入型、全覆蓋的黨組織網絡。去年以來,20多名“口袋”黨員爭著“亮相”,流動黨員主動“回家”,55名小鎮青年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
堅持“服務就在身邊”,打造融入式的黨建服務平臺。特色小鎮黨建,生命力在服務。這就要求我們秉承為民服務初心,圍繞服務小鎮發展謀劃推進黨建工作。實踐中,我們聚焦實際需求,實行靶向服務,打造“一中心一聯盟一學院”,幫助企業解決“成長的煩惱”。黨群服務中心開設“最多跑一次”服務站,結合智慧黨建APP,為創業者提供項目申報、路演推廣、融資幫扶等“一站化”服務。整合18個縣級部門和30余類社會資源組建“小鎮紅盟”,按照一周一輪值盟約開展駐點輪值服務。建立“紅領學院”,聘請“紅領導師”,開設“紅領課程”,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培育孵化黨務“紅領”。有了服務支撐,人才生態不斷優化,自創建以來,地理信息小鎮已成功引育國家、省“千人計劃”團隊46個,柔性引進兩院院士10名,100多名碩博士人才在德清安家。
堅持“奉獻立足崗位”,搭建融促性的作用發揮載體。特色小鎮黨建,核心在作用發揮。這就要求我們以個性化載體激發實質作用,推動黨員立足崗位創先爭優,當好小鎮發展的“紅色引擎”。為搭建作用發揮平臺,我們全面推行“黨員專家工作室”建設,按照一支團隊、一個項目、一批人才、一套機制、一批成果“五個一”模式,全縣共培育“黨員專家工作室”20多個,結對“紅色師徒”150多對。如莫干小鎮針對民宿業態發展迅速的實際,由“洋家樂”行業黨支部牽頭,整合晨曦社工、山鷹救援、鄉賢參事會等力量,創設“紅管家”黨員專家工作室團隊,在民宿集聚區、人流集散點設立服務驛站,吸引22個黨組織、近600名黨員參與其中,服務覆蓋550多家中高端民宿,實現黨建工作與特色小鎮同頻共振、融合發展,打響了“綠水青山 莫干紅韻”黨建品牌。
堅持“共建推進共享”,健全融通型的區域協同機制。特色小鎮黨建,關鍵在服務發展。這就要求我們以“大黨建”理念謀劃黨建融合,以“區域化”視角拓展外延內涵。在推進特色小鎮黨建工作初期,我們也曾碰到過傳統黨組織生活黨員參與熱情不高、新開發小鎮黨建APP使用率不高等情況。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重點探索單位黨建、產業黨建與區域黨建互聯互補互動機制,建立“7+N”黨組織運行等制度,引入黨員積分兌換、紅色基金補助等做法,進一步激發黨組織和黨員積極性,“既唱白臉、又唱紅臉”,讓特色小鎮黨建不再是“組織部門唱主角,兩新組織跑龍套”。如今年七一前夕,由南方測繪黨支部承辦的“天眼助剿劣”無人機比武活動圓滿結束,18家地信企業的26名黨員職工參與巡河,不僅比拼了飛手技術本領,更服務了德清“五水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