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璇+林丹丹
提起在全球化文化傳播中的動畫電影,人們第一個會想到“帶給所有人歡笑”的迪士尼。然而,在不同的文化特質下,各國孕育的動畫電影也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或是畫風上承襲本土特點,或是題材上選擇民族傳統,或是情感上蘊含文化內涵。
這些土生土長的各國電影,是動畫電影的精品,更是觀眾了解一個國家或民族的窗口。
英國、波蘭合拍:《至愛梵高》
影片延續了“波蘭動畫學派”大膽的形式探索,通過對梵高畫作和個人經歷的再現,探索梵高的精神世界與死亡之謎。影片每一幀畫面都是手工繪制的油畫,梵高的生活和畫中的河流、麥田和星空,都借由動畫的形式,在觀眾眼前鮮活起來。
法國:《魔術師》
影片有一種懷舊童話的憂傷氣質,處處體現法國電影的含蓄、細膩和優雅。人物塑造上,魔術師雖然窮困,但他的一舉一動,無不優雅得體,落落大方。而畫面整體呈暗色調,同時體現了傳統二維手繪的精致感。
丹麥:《想做熊的孩子》
影片源自愛斯基摩人“由人變熊”的傳說,以水彩風格渲染壯麗的北極景色,畫面簡潔而明快;以蠟筆畫出的簡筆畫風格勾勒出主要形象。影片的結尾,漫天星斗傾瀉,兩只熊在遼闊的冰原上慢慢行走,充滿詩意。在表達風格上,體現出了丹麥“童話王國”唯美、童真的審美特點。
澳大利亞:《瑪麗和馬克思》
影片講述來自墨爾本的瑪麗和來自紐約的馬克思在二十多年間通信的故事,第三人稱的敘述模式顯得片子更加冷靜和沉重,但又通過人物間的友情,傳遞出人性的溫暖以及生活的希望。
巴西:《男孩和世界》
影片借用小男孩的旅途,從童真的視角講述了巴西發展的寓言。小男孩一路經歷光怪陸離的人和事,將巴西城鄉社會的問題暴露了出來:工人失業、樹木砍伐,工業世界的色彩斑斕背后正是農業世界的崩潰,以及巴西自身民族文化被現代文明抹殺特色的危機。
英國:《小羊肖恩》(大電影版)
堅持無對白和黏土動畫的制作方法,無對白讓《小羊肖恩》保留了喜劇默片的優勢,那就是全世界觀眾都能看懂。在CG動畫興起時,黏土動畫看似笨拙,但卻有無可替代的特色,也成就了《小羊肖恩》的獨特氣質。有趣的是,影片的很多細節都體現著英國文化特色,就連唯一的反派“動物捕捉者”,都保持著為女士開門提包的習慣。
日本:《千年女優》
《千年女優》是日本動畫大師今敏的代表作,講述一位三十年前隱退的女星藤原千代子幾十年的從影經歷,串聯起日本戰國時代、幕府時代、大正時代、昭和時期的愛情故事。除了宮崎駿,今敏是日本動畫大師中風格和意識最獨特的一位。比起宮崎駿電影的童真氣質,今敏作品更多體現的是日本民族多思、壓抑和憂慮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