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程程(武漢體育學院湖北武漢430000)
2015-2016年全國啦啦操賽事推廣戰略研究
□鐘程程(武漢體育學院湖北武漢430000)
2002年啦啦操運動首次引入中國,它以獨特的魅力深受人們的喜愛,各類賽事活動的開展也是勢不可擋。本文以2015-2016年全國啦啦操委員會主辦的啦啦操賽事以及取得的相關推廣成果為研究內容,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等研究方法,旨在明確制約啦啦操發展的瓶頸,確立啦啦操進一步推廣戰略,研究發現:這一年在啦啦操推廣發展上已略有成就;但是資金不足、人才短缺、發展不平衡、經營管理缺失等仍是制約其繼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礎之上,因對陣下藥制定科學的戰略措施推動啦啦操健康發展。
啦啦操推廣戰略全國中通
啦啦操運動項目引進至今,十余年間,其內容不斷與世界接軌、其規模實現了飛躍式發展。縱觀其發展路徑,從高校到中小學,從東南沿海城市到西南偏僻農村,以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參與人群已遍布全國。自2008年起,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實行政府放權,企業辦事的啦啦操競賽模式,在全國范圍內推廣賽事并取得一定的成效,2010年成為官方賽事,并由于其陽光、時尚、富含團隊精神的特點,迅速成為大、中、小學、幼兒園最受追捧的校園體育項目。為此,2015-2016年我國為了將啦啦操更好的推向全國各省市地區做了進一步的探索。
1.1、文獻資料法
利用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查閱“啦啦操”相關論文,進行整理分析,并結合2015-2016年啦啦操相關事件,分析具體的推廣戰略,找到其中的不足之。
1.2、問卷調查法
在2015-2016年全國啦啦操聯賽期間向參賽隊員教練及裁判等,隨機發放調查問卷200份,回收問卷192份,問卷回收率為96%,其中有效問卷186,有效問卷率為97%。通過問卷了解啦啦操的發展情況。
1.3、數理統計法
通過問卷調查及官方網站的查閱,對2015-2016年全國啦啦操聯賽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1、健全管理與組織體系
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國啦啦操運動的健康、科學、可持續發展,根據啦啦操事業發展的需要,自2014年起,將“全國啦啦操推廣委員會”和“啦啦操競賽委員會”整合為“全國啦啦操委員會”,成為管理全國啦啦操事務的核心組織。本著“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原則,2015年5月建設啦啦操星級俱樂部開始提上日程,并在全國范圍內征求意見。2015-2016年全國500多所學校及社會俱樂部向全國啦啦操委員會申報星級俱樂部,經過嚴格的資格審查,最后武漢工商學院晨星啦啦操俱樂部、重慶29中sparkle啦啦操俱樂部等36個俱樂部申報成功。“首批啦啦操星級俱樂部授牌儀式”在南京“2015-2016年全國啦啦操聯賽總決賽開幕式”期間成功舉辦。并確立啦啦操星級俱樂部的軟件配備標準,從表中可以看出:關于星級俱樂部的評選要求甚高,俱樂部等級越高所需配備的軟件設施要求相應提高。

表1 啦啦操星級俱樂部的軟件配備標準
2.2、整合媒體與廣泛宣傳
2015年1月全國啦啦操新聞委員會在北京成立,新聞委員會主要通過報紙、電視、網絡三大渠道進行宣傳。如表2所見,這些媒體既包括人民日報和光明日報這樣家喻戶曉的報紙,中央人民廣播電視臺、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這樣的主流電視平臺,也包括了現在盛行如新浪、樂視、搜狐等幾大網絡信息傳播媒體。在這些已有媒體的基礎上,其他新媒體平臺也隨之應運而生。全國啦啦操委員會建立了中國啦啦操官網新聞服務號和訂閱號,定期發布啦啦操最新資訊,讓更多啦啦操愛好者隨時可以了解相關信息。

表2 新聞委員會宣傳渠道
2.3、學術交流與理論研討
全國啦啦操委員會秉持著“以學術研究為先導,以科報會為載體”的原則,每年舉辦1屆啦啦科學論文報告會,已經把啦啦操的研究列入常態化。通過每一學術交流會議的開展,把握啦啦操技術的發展動向,共同學習國內外最前沿的啦啦操理論研究成果,為啦啦操更好的發展出謀劃策。2015年7月,成功舉辦“第3屆全國啦啦操科研論文報告會”;屆時將有400余篇論文入選科報會。此次報考會在眾多研究者的研究之下,推出一批極具價值的研究成果。無論是從研究的內容還是層面上來說都是巨大的進步。除了這種定期的學術報考會以外,一大批高校及中小學將啦啦操的教學實踐研究和成果推廣研究,列入本區域和校級課題進行長期不間斷的探索。
2.4、完善賽事與建立制度
全國啦啦操聯賽制于2010年建立,它包括:(1)全國啦啦操聯賽:20-30個分站賽和總決賽;(2)全國啦啦操錦標賽:每年舉行1次;(3)全國啦啦操冠軍賽:每年舉行1次;(4)中國啦啦之星爭霸賽:與全國啦啦操聯賽分站賽和總決賽一起舉行;(5)中國啦啦操公開賽:我國舉辦的唯一項啦啦操國際賽事;(6)中國大學生啦啦操比賽和中國中學生啦啦操比賽;(7)各省、市啦啦操比賽;(8)其他賽事:性質各異、不定期舉辦。根據2015-2016年全國啦啦操聯賽賽事舉辦情況以及即將舉辦的賽事計劃、報名統計,預計將有近30站比賽在全國各省市地區舉辦,吸引近60000名運動員參賽,成為國家體育總局發展最快的1級官方賽事。如此全方面的覆蓋率一方面可以吸收各地區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能夠更好地將啦啦操推廣到全國的每一個角落。
3.1、資金不足
資金是啦啦操推廣的基本物質保障,無論是啦啦賽事的舉辦、培訓機構的成立、場地設施的完善,還是教練員的培訓、運動員的訓練、相關信息的宣傳等等都離不開資金的保駕護航。只有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才能更好的達到推廣的效果。啦啦操發展至今,政府的財力支持成為了啦啦操發展前期的主要推動力量。然而在2015-2016年的啦啦操賽事舉辦過程中發現,一些企業的資金投入占據較大的比例,逐步成為推動啦啦操發展的主力軍。但是,資金投入的多少直接影響規模及質量,在這種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需要更多的資金注入,為其提高保障。
3.2、人才短缺
自從啦啦操賽事舉辦以來,就開始風靡全國。從今年的各大賽事參賽運動員情況以及相關網站關注人群分布來看,主要還是學生,極少數的俱樂部參賽人員也是年輕的群體。各方面的工作人員及自愿者也大多為在校學生。而高校代表隊了啦啦操的最高水平。在今年,首批啦啦操星級俱樂部的掛牌無疑是培養啦啦操各方面人才一個很好的契機。無論是從它的經營模式、配套設施等方面來說,都是很大的進步。但由于它出去剛剛起步階段,仍然需要接受社會的考驗,也應當繼續尋求其他切實有效的措施來彌補人才短缺現象,最大可能的培養和動用需要人才。
3.3、發展不平衡
啦啦操與健美操、藝術體操相比較而言,傳入我國的時間較短,因此大眾對它的認識并不足。通過訪談和資料調查得出:目前我國啦啦操賽事、培訓存在區域的不平衡狀態,培訓開展較好的地區多以廣州、廣西、南京等地區,而新疆、河南等地參訓人數少,培訓人數的不平衡最終造成各地賽事發展的不平衡。此外,從事啦啦操的人群多為學生或者一些年輕群體,造成了啦啦操發展人群不平衡。
3.4、經營管理不成熟
在我國,啦啦操采用的自上而下的管理體制,這種體制能夠保證其活動順利開展,但是在執行過程中也依然有問題存在,如管理不到位、分工不明確等。管理機構除了常設管理部門委員外,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都是動用了社會自愿者,就不免產生一下些錯誤。在經營方面,資金來源形勢單一,帶來的收益低。而培訓機構起步晚,尚未占據良好的經濟市場。因此,拓寬融資渠道打開市場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這樣啦啦操的推廣發展才能順利進行。
4.1、研究結論
(1)從2015-2016年,全國啦啦操委員會推廣啦啦操在組織體系、媒體宣傳、學術研究、賽事舉辦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果;
(2)制約啦啦操進一步推廣的因素眾多,主要包括資金不足、人才短缺、發展不平衡、經營管理不成熟等因素。
4.2、啦啦操推廣戰略建議
(1)完善所需資源。
要解決啦啦操推廣中的問題,需要從人力、物力、財力等多方面入手使推廣活動高效進行。除了政府的資金支持,還要積極吸引社會企業投入其中,為賽事及培訓提供保障。完善場地設施建設,為啦啦操運動員提供良好的訓練環境,提高安全性。在人才培養方面,要定期開展配培訓及學術交流,同時增加其實踐的機會,能夠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2)全面協調發展。
目前,啦啦操存在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現象,而群體多為學生。針對這種現象,首先應該擴大啦啦操賽事以培此訓的范圍,不僅僅是局限于啦啦操發展程度較高的省市,要不斷深入到以縣鎮為單位的各地方。此外,要積極與各地區政府及企業協會聯系,共同對啦啦操培訓、賽事等進行管理,促進啦啦操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3)完善經營管理體制。
組織管理因素啦啦操順利推廣發展的前提,對我國啦啦操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首先,委員會應設置專門的工作機構,負責對組織管理各項事宜,并對具體工作內容和細節進行演練,保證管理工作的協調有序。第二,實行專人專責,對“專人”的工作能力要有高要求高標準。第三,建立管理監督部門,實時監督管理部門工作效率,同時也接受參賽隊伍及觀眾的對管理的意見。
[1]張慶如.啦啦操運動發展演進及特征表[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3(312).
[2]方奇,周建社.國際接軌背景下中國啦啦操運動的發展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4.
[3]陳鐵龍.論啦啦操的發展[D].湖南師范大學,2006.
[4]冷倩.我國高校啦啦隊推廣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5]邱建鋼.我國啦啦操“五級”賽事體系構建的思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2,09.
[6]常蕾.對我國啦啦隊競賽及組織運行的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07.
[7]國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中國啦啦操官方網站[EB/ OL].http://www.ccachina.org/,2015,07.
G812
A
1006-8902-(2017)-07-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