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學武
摘 要:提高中學生的寫作能力與寫作技巧首先必須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創設作文的情境,教會學生積累素材,掌握寫作方法和技巧,評價時要多褒少貶,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關鍵詞:寫作興趣;培養
提高中學生的寫作能力與寫作技巧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然而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與寫作技巧首先必須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只有學生的寫作興趣被激發起來,他們才會全身心的投入到寫作創造中來,才會把作文看做一種愉快的學習活動而不認為是苦差事,寫作時大腦活動就會處于興奮狀態,使整個心理活動積極化,寫作水平才能從根本上逐步提高。如何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呢?就這個問題談談自己在作文教學中的一些體會。
一、創設情境,激發寫作欲望
在作文課上,教師要善于營造一種妙趣橫生、事例典型、氣氛活躍良好課堂氛圍,使學生沒有任何心理負擔,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產生寫作欲望。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說:“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出使兒童的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貼近學生思想實際和生活實際,根據學生認識水平和思維能力確定作文的內容與主題。命題要盡量新穎別致,有趣味性和啟發性,要留有想像的空間,使學生看到題目就大有話在喉頭,一吐為快的勁頭,很容易進入作文情境。
在習作前,可以利用情景劇、多媒體課件等手段為學生創設作文情景,或進行課外活動深入生活實境,這樣感受真實、深刻,才能寫出有文采的好文章。教師多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自己身邊較為熟悉的人和事,做到按照自己的欣賞價值、認識程度,寫出自己心中真真實實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寫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實感受。
二、教會學生觀察生活、感受生活
陶行知先生說過:“要解放學生的眼睛,使他們能引導學生看清事實,就能活潑學生的思想。初中生年齡小,社會接觸面窄,思想深度不夠,這導致他們寫作材料匱乏,寫起作文來常感到無話可說。對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熱愛生活,走入自然與生活當中。詩人臧克家說過:“一個詩人要在他的作品中反映某一生活現實,那他必須對這種生活有著深刻痛切的感受和體驗。”創作沖動始于情感,感受是傳達感情的基點。只有走進自然,關注生活,用心觀察,被生活中的事,物,景所感動才會有寫作的沖動,才能寫出有真情實感的文字。如此,作文素材有源頭可尋,作文才能成為有源之水,免去了學生搜腸刮肚之苦,學生的寫作興趣自然得以提高。如我讓學生在上放學的途中觀察街上人來人往,把握人物的典型特征,學會寫人物、寫場景;在家里、在一周內留心父母的言行去體會父愛、母愛寫親情;觀察春天湖水邊的垂柳寫景;留心小城發展中周圍道路山水的變化等。長此以往,無論是有有意注意,還是無意注意,都會在學生頭腦中留下諸多印記,這為學生寫生活做了很好的儲備。
與此同時,我還常常開展“社會熱點評議”活動,將靜態的原生生活呈現與作者的個性化思考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關注生活熱點,學會感受生活,學會做一個多思善感的人。如圍繞“西南干旱”談對災區人民的愛心付出;圍繞縣城變化談城市化發展中的山水保護問題;由民間“買傘買白鞋”辟邪的等現象談迷信與盲從問題。學生在活動中暢所欲言,積累素材,提高思維深度,其寫出來的沖動就會更強。
三、設立專門的課外閱讀課
重視課外閱讀是每一位語文老師都會強調的,但學生常因忙于作業或過于貪玩而將課外閱讀流于形式。設立專門的課外讀物閱讀課,以此為引子,讓學生靜心讀,真正深入文本,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興趣就會逐漸濃厚起來,對寫作的興趣隨之也會濃厚起來。開設了課外活動課的學校可將課外活動課與課外閱讀課相結合,每周一節,供學生閱讀交流;未開設課外活動課的學校可將其與大作文的寫作點評課穿插起來,每兩周一節,長期堅持。閱讀課中教師可參與閱讀交流,展現一個愛讀書、愛寫作的老師的形象,這又會從“身教”的角度直接影響學生的寫作興趣。對閱讀內容教師可以作推薦,但不唯推薦。閱讀的內容首選經典名著,再是精美散文集、合適的報刊雜志等,不拘泥于作文選。有些教師擔心這樣的閱讀課耽誤了課文教學時間,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的。其一,作文教學本身便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頭戲,耽誤之說無理由;其二,作文學習與閱讀教學相輔相成,會寫文章者必會讀文章。
四、在日記與摘抄中培養興趣
眾所周知,初中生作文的訓練不可能只依靠幾篇大作文能解決問題的,大多數老師都將日記、摘抄作為作文教學的重要補充途徑,問題是如何將它們也變成一種學習興趣而非負擔。筆者認為,初中生日記不宜過于頻繁,不宜要求過高。“欲速則不達”,過于頻繁的日記寫作、過高的要求會讓日記成為學生的又一學習負擔,這反而會削弱學生寫作的興趣。作為統一要求,日記可兩日一篇,讓學生有事時寫,無事時可不寫;每周可三長一短,長日記給出字數參考,短日記自主安排,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摘抄每日一摘,每周六次即可,不求多,但求精。這樣適度的學習任務,會讓學生獲得心靈的放松,也有了產生興趣的契機。與此同時,鼓勵學生對自己的日記和摘抄進行個性化設計,將平面文字與圖畫、色彩等結合起來,讓學生去經營好自己的“五彩斑斕”的小天地,學生對文字本身的興趣自然會濃厚起來。再配合以優秀日記本展覽、優秀日記朗讀、摘抄片段背誦小競賽等表彰活動,學生便會慢慢將學習任務轉化為一種樂趣。
總之,學習興趣是學習的內在動機,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就會讓他們在快樂中成長。每位老師都可以在這一條路上做一個探索者、求真者。
參考文獻:
[1]墨鳳蘭.如何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2005.
[2]語文課程標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