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峰++龍海英
摘 要:作戰輔助系統是一個多功能的集成系統,包括了信息分析及處理,從而對指揮及決策提供相應的幫助。該文就面向服務的作戰輔助決策系統體系架構研究做簡要闡述,為系統的應用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作戰輔助決策系統 體系架構 研究
中圖分類號:TP311.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3(c)-0142-02
現代化的戰爭處于五維作站空間,戰場的環境與態勢呈現出復雜化的特點,而對于指揮決策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作戰輔助決策系統可以為決策提供相應的支持,適應了現代化戰爭發展的要求與特點。
1 面向服務的系統構建設計
1.1 面向服務的體架構
面向服務的體系架構早在1996年就被提出。在后期被不斷地完善。其描述的遠景目標是更快響應業務單元的需求,從而更好地滿足實時性需要。SOA關注的重點在于業務流程而不是底層的基礎結構。通過利用現有的開放的網絡標準,在現有的基礎上構筑了一個公用的平臺。平臺是通用的,和語言無關的技術規范層,通過該技術層可以實現在不同平臺上的操作與互聯。
與傳統的構架相比,SOA規定了更為靈活的耦合關系,將不同的程序功能通過接口與契約關系定義而聯接起來。SOA的重點在于強調組件的松散耦合,使用的標準接口也是獨立的。
服務者將服務說明存放于注冊中心,服務請求通過注冊中心來搜索與查尋需要的服務,并得到服務者與提供二者之間的綁定信息。在該環節中,發布是對服務進行描述,并將其注入注冊中心與服務器的過程,查找則是向服務的注冊者提供服務提供者的位置信息。而綁定則是基于服務者與服務之間的信息,信息包括了訪問路徑、返回結構、調用參數、傳輸協議等基礎上進行的連接與調用啟動與交互等。
1.2 作戰輔助決策支持系統架構
輔助系統服務化的目的在于滿足一定的作戰要求,使通過網絡控制的系統的指揮能力能夠按照一定的需求進行聚合,并通過分布的資源系統之間的相互協作形成輔助決策功能。資源以服務的形態發布,并進行有效的組織與管理,服務的使用者能夠準確地發現與查找相應的服務,而服務需要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分類。而建立作戰服務系統的前提就是完備的指揮控制體系。
SOA以服務方式實現了信息系統軟件的形態,并且具有跨平臺支持與語言獨立性的特點。不同的軍兵種及不同的信息系統之間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差異包括硬件方面,也有軟件平臺方面。SOA以服務方式統一系統軟件的形態則可以有效地解決上述問題,從而為建立一體化的指揮控制體系,實現各系統之間的集成奠定基礎。服務化技術體系可以解決控制系統靈活性問題。
2 作戰輔助決策系統體系架構研究
系統構建的目的在于滿足作戰的某些需要,通過網絡將分布的資源進行協調,以達到指揮系統的需要。資源發布的形式主要是服務,對服務進行有效的管理及按需進行查找,則需要按照相應的標準及原則進行分類。
作戰指揮系統的功能體現在兵力指控、綜合態勢生成、作戰籌劃等。要實現這些功能就需要大量的數量支持。數據包括了基本數據、戰場的環境、兵力構成。在大量數據分析處理的基礎上,通過對內部相關的子服務調用,從而實現決策過程服務化。所謂的作戰過程服務化指的是,對作戰組成的要素進行服務化的描述。并通過描述對不同服務之間的層次關系進行劃分。而作戰過程的組成要素則包括了作戰的實體、能力、環境、行為等。
控制系統通過調用相關的服務接口,將戰場的綜合信息及行動的信息等輸入。而籌劃服務則對任務進一步地分解,將其分解為可有效執行的任務集合及相關關系,并通過分析模塊對資源進行分析,分配給相應的作戰單元。作戰能力分析需要對實體在執行任務時的效能進行計算,為指揮人員對實體作戰指揮與任務分配提供支撐。作戰輔助決策任務分配服務尋求子任務與作戰資源之間存有對應關系,而作戰資源在時間方面存在沖突的時候,需要調用相關的服務來消解,如沖突檢測及消解服務。在沖突檢測與消解服務的基礎上并通過調用任務分配服務生成作戰方案,并將其作為兵力控制服務的輸入信息。
3 系統所應用到的技術
3.1 對輔助決策過程服務化的描述
服務化描述是指將輔助決策的過程進行分解、抽象、歸納,將分解的過程進行分解研究,從而實現對決策過程的服務化描述。為建立的模型、服務與服務之間的關系,提供不同的作戰樣式支撐,以達到完美的表述決策過程及適應作戰要求的目的。
3.2 服務運行管理
輔助決策功能的實現是通過系統調用相關的服務,或者是組合使用來達成的。在調用過程中,由于服務化描述的層次、粒度粗細等不同。因此粒度服務功能實現需要細粒度功能進行嵌套服務,為了保證決策過程服務化的有效性就需要對不同粒度服務進行管理。
3.3 建模技術
決策需要一定的模型來支撐,模型又是建立在大量的數據基礎上的。模型在建立的時候要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如環境因素對戰時行動的影響,并要對輔助計算的模型進行有效的整合。通過對不同模型構成形成模型庫,而模型庫構建的關鍵又在于對作戰模型的貼近實戰描述上。
3.4 協同作戰任務規劃
現代作戰任務中通常是多兵種協同作戰,在作戰的過程中會受到作戰規則、技術、時機等條件的約束,還會受到不同的環境帶來的影響。對協同作戰任務進行規劃,可以將作戰付出的代價降到最低程度,而行動的效果最好。通過相關服務調用將任務分解為不同兵種可以有效執行的子任務,并且構建任務在執行的過程中對各項資源的要求之間的對應關系。資源需求通常會與時間方面存在一定的聯系。通過協同作戰的任務模型建立,并采用有效的方法,高效求解出決策最優的任務規劃方案。
3.5 作戰過程的實時監管
戰場的情況是瞬息萬變的,預期規劃工作不可能考慮到所有的情況,當戰場的形勢已經發生變化時,原有的作戰方案就無法完成任務,需要對兵力布置或者是規劃進行臨時性的調整,此時相關的服務模型就要被調用,以及后續的一系列工作。
4 結語
綜合而言,現代戰爭是信息化條件下綜合力量的對比,決策需要建立在復雜情況數據基礎上。由于數據量巨大,戰場的形勢瞬息萬變,就需要有相應的系統提供支撐。文章簡單地分析了系統的構架以及相應的技術,為系統的應用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施展,王濤,賀建平,等.面向服務的作戰輔助決策系統體系架構研究[J].電光與控制,2015(1):59-61.
[2] 鄭文恩,劉劍,肖明彥.面向服務架構的艦艇作戰決策系統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仿真,201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