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月
摘 要:隨著教學中新課改的推進,高中教學要重視面向學生實施教學,以人為本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高中英語的教學也面臨著新的改革,由于語言課程的特殊性,學生在英語的學習中的差異比較明顯。為了更好帶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英語教學中的創新非常必要。
關鍵詞:高中英語;創新;方法;教學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英語教師可以利用有效提問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善于在教學中找到學生感興趣的點,進行發散性、層次性、趣味性、探究性提問,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對問題材料進行感知、思考和想象,加強對問題的思考、分析和總結,進而提高學習效果。此外,在提問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的互動,得到一定的有用信息,對教學進度、步驟等的安排給出了指導性意見。高中英語教師可以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英語是一門語言性學科,能夠被運用到生活實踐中來,將教學情境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但是,在創設教學情境的時候教師應該注意學生的心理特征、認知水平和教學內容,創設學生感興趣,能理解,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
二、引導學生合作交流
英語是一門語言性學科,實踐性非常強,只有讓學生在語言交流實踐中才能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水平。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合理分組,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知識水平、特長缺點等實際情況分成實力相當、優勢互補的小組,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氛圍和競爭氛圍。其次,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在交流合作的前期引導學生進行主題、內容和形式進行設計,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在課堂合作交流中放手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教師僅進行必要的查看和指導。再次,在小組合作交流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合作能力進行指導,教學生學會傾聽、積極表達自己觀點、善于總結和歸納、學會分工配合等,進而為合作交流效果的提升做好鋪墊。最后,在小組合作交流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成果展示,并注重全班的總結工作,對于此次合作交流中存在的問題和取得的成績進行歸納總結,提升合作交流的效果。
三、分層教學
1.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分層
由于語言學習的特殊性,每個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能力都不相同,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關注,以便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性對學生進行分層,這是實施分層教學的首要前提。在實際的教學中,通常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是學習英語能力最強的學生,他們英語學習的基礎好,接受快,他們屬于英語特長生。其次是英語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他們的英語基礎和接受知識的能力都處于一般水平,比英語特長生稍差一些,這些通常占班級的大多數。最后是英語基礎和英語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也很差,需要老師多督促。
2.對學生的學習目標進行分層
根據學生的能力分好層之后,就是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對于英語特長生,要多鼓勵他們自己的超前學習,自己多預習,對于教師課堂上沒有要求的作業,也可以嘗試著做一下。對于第二層的學生要引導他們的自學能力,加深對教材中基礎知識的掌握,對于一些重點句型要熟練記憶,對課文有一個大概的掌握。對于第三層的學生,只要求他們記住教材中的重點句型即可,對所學的課文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并在平時的學習中多督促他們自主學習。
3.對英語課堂教學進行分層
在英語課堂的教學中,教師要不斷關注學生對所講內容的掌握程度,重點將注意力放在中層的學生身上,同時帶動第三層學生的學習,也要指導第一層的自主學習。在教課內容上,教師要在聽力、基礎知識、課文和語法等方面關注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進展,針對各個層次學生學習的弱點進行教學內容的講學,從而將他們的弱項進行提高,在總體上提高英語的學習能力。
4.對英語課后教學進行分層
每一個學生學習英語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課后也要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對他們課后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英語的課后學習是對知識的一個總結和消化的過程,因此非常關鍵。對第一層學生來講,英語教師布置的內容幾乎是不需檢查的,一般他們問題都不大,只需指導他們對一些課外知識的擴展,多閱讀一些原汁原味的英語原文。對于第二層學生,教師要要求他們對課堂上講述的課文做一個全面的掌握,不僅是課文的意思,還有一些出現的單詞和語法等,都要了解到。至于第三層學生,只要求他們在對課文掌握的基礎上,完成課后的習題的要求,對所學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并鼓勵他們多看一些與英語相關的知識。
四、注重激勵評價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激勵性的評價能夠讓承擔著較重學習任務的學生增強自信心,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特長,虛心接受教師的改進意見,并積極改正,這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具有重要意義。激勵評價,已經成為了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的重要保證。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實行激勵評價。針對學生的正確回答,教師要給出及時、準確、有效的評價,增強學生回答問題的信心;針對學生的錯誤回答,教師在給出適當的鼓勵之后,指出存在的問題,促進學生及時糾正。其次,教師要在作業批改中體現激勵評價。高中教師針對學生提交的作業,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創新批改形式,寫出帶有情感性的批語、,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三,教師要在生活中體現激勵評價。針對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等做出激烈性評價,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教師對學生的關心,進而提高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