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雪

1 物資系統概述
所謂物資管理,是在企業生產過程中,對本企業所需的物資的采購,使用,存儲等行為進行計劃組織和控制。
在建筑工程項目上,物資成本管理主要職責便是成本控制,一切的行為都是為了控制成本。通過物資策劃,規劃具體物資使用計劃。從過程中具體控制物資使用。事后,對所有的發生的成本進行核算,分析所有成本流向,分析發生的問題并制定相應解決方案,從而完善物資管理制度。
物資管理的目的就是盡可能的節約成本從而盈利。物資策劃階段可從理論計劃上來調控成本,給實際盈利提供施展空間。物資采購(招投標、合同、供應商及價格管理)則是從源頭上控制成本。
物資管理過程控制則是從具體實施階段來做到節約成本。具體過程控制行為有計劃控制,收料,運輸倉儲,分包商,使用控制及盤點,退料、調撥、廢舊物資處理,成本核算。
物資采購管理,則是從源頭上節約成本。根據制定的詳細計劃結合物資價格走勢,制定相應的采購計劃。通過對招投標、合同、供應商的管理,確定采購成本降低以至盈利。確定最適合的低價采購,降低成本。根據招標結果簽訂詳細合同內容,確保物資具體規格,質量,數量符合要求,物資即時進場,確定違約責任。過合作及考核,確定合格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降低成本。即時掌握價格咨詢,確保采購能夠節約成本,分包商確定物資使用制度,確保少浪費。
確保物資運輸保證即時進場,搬運堆碼。堆碼做到整齊,務必方便計數領料即時取用。使用過程依據進度情況制定物資使用預警系統,即時反應情況,控制使用,避免浪費擴大。
周轉材料消耗是物資管理的另一大重點。合理的物資周轉計劃能夠降低物資損耗的成本,通過的對分包商制定相應的制度考核,力求分包上物資消耗浪費能盡可能的降低,從而節約周轉成本,控制好料具退場管理。詳盡統計,確保成本回收。確定詳盡的物資周轉使用計劃,通過計劃建立相應計劃表,確保日計劃,周計劃, 月計劃的落實。
2 物資管理趨勢淺析
物資管理的目的是創造效益:筆者把效益分為直接經濟效益和人力效益,在經濟效益上,主要是通過采購形成的價差來獲取效益,目前物資部通過集中采購來獲取更大的價差,而做到集中采購,這便引出了物資發展的趨勢之一:
區域化:
物資采購,因地域不同,生產及運輸成本有差異,因此導致了采購成本的偏差,獲取的差價創效難以把控且由于量少,價格也偏高。因此,通過區域化集中采購從而大大降低采購成本顯得尤其重要。
但由于區域采購過程牽涉相關機構過多,過程較為復雜,想要完善的實行需要有完善的機制,先劃分大區域采購,再劃分小區域管理,大區域引導小區域或許能進一步推動區域集中采購?,F在由總公司牽頭推動區域集中采購,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在通過一代代物資人員的努力完善下,物資區域化管理將大放光彩。
同時,區域化也不能局限在采購上,區域化管理也可以推廣在物資調撥上,以某個系統為單位,充分調查了解各自資源,做到調撥的及時性。進一步創造效益。
標準化:
推出標準化是為了更好的推進物資管理,規避其間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特別是資料的標準化,為機關及片區能夠及時、簡便獲取相應資料,做出決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物資價格的標準化、現場材料堆碼標準化、管理過程標準化。標準化的推廣,讓物資系統規范,穩健發展。
信息化:
物資創效,特別是人力資源的創效,則能夠體現在信息化上,項目特有的access物資管理系統,能夠大大減輕物資管理人員的工作時間,同時也可以將所有進場物資資料有效及時的統計入庫,信息化能是標準化更加規范運作。在物資類別、采購價格上,也可以進一步做規范。同時,在區域化管理上,信息化能使區域管理更加高效,簡潔。在新型材料使用推廣上,信息化也能給項目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物資管理的發展方向遠遠不止這些方面,在這里只做簡單的分析,日后,我將就上述標準化、區域化以及信息化做進一步的分析探討。
專業化:
項目上的物資管理工作,想做到進一步的提升,除了經驗的累積,更重要的便是專業化的培訓與推廣。專業化對周轉材料的管理極為重要,管理專員若能從配模開始了解周轉材料的使用情況,了解其一整套運作流程,便能更大程度上的控制項目相應物資消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