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川
大道至簡的反面,是故作艱深,是繁復華麗,是博大精深,是心向往之而永不能至。
給大家推薦一本書,也許我們道理能想得更明白。
這本書叫《啟功給你講書法》,中華書局出版,啟功、書法、中華書局,這幾個關鍵詞放在一起,足以構成一本有分量的書。千萬不要以為你不懂書法看不懂,這本書看起來講書法,其實就是講人生,掩卷沉思并感慨良多之后,就剩四個字:大道至簡。
無數書法教程上說練字選紙很重要,必須要宣紙、元書紙或者毛邊紙,啟功說其實哪里有那么多講究,廢舊報紙和過期刊物拿來練字一舉多得;很多人說練字選筆也很重要,要羊毫紫毫狼毫或者湖筆茅龍筆,啟功說哪里有那么多講究,自己順手便是上選;至于硯臺更加是什么石頭都可以,若要講究永無止境。
無數書法教程上說執筆方式很重要,坐姿很重要,懸腕很重要,要寫字先學執筆,要緊緊握住毛筆抽也抽不掉,啟功先生說這是有病,練字緊緊握住毛筆的人都跟毛筆有仇恨,想“握碎此管”。執筆當然是越自然越好,得心應手方是上策;至于坐姿和懸腕,古人席地而坐,必須要懸腕,就像炒菜的大師傅不得不懸腕一樣,現在已經時過境遷,是否非要強求?
無數書法教程上說要循序漸進,隸書寫好了才能寫楷書,楷書寫好了才能寫行書,我們的師長也諄諄教導,怎么能還沒學會走就想學跑?這個邏輯上無懈可擊、嚴密性無與倫比的論斷讓我們愧從中來,老老實實從隸書開始學起。啟功先生拍桌子說這是胡說八道,這一輩子才幾十年,有人寫一輩子篆書還沒寫好,是否就一輩子也沒資格寫隸書?何況中國人是從結繩記事開始的,是不是先練給繩子打結?快哉斯言!
無數書法教程上說選臨碑帖十分緊要,于是各種書法愛好者前仆后繼在浩如煙海的碑帖書架旁猶豫不決,而每一位大家又有幾種風格不同的碑帖,于是四顧茫然徹底手足無措。啟功先生說,解決方法很簡單,你手邊有哪個就學哪個,你覺得哪個好就學哪個。趙孟頫在跋蘭亭序時有兩句話“昔人得古刻數行,專心學之,便可名世”,學好幾個字便可自成一家,很明顯關鍵在于用心,可以與啟功先生之言相互印證。
無數書法愛好者曾經在臨帖過程中因為描摹不像而苦惱不堪,信心受挫。啟功先生說學習別人的字帖,要緊的是精氣神和美學規范,而不是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反而,如果你要寫得一模一樣,后果其實很嚴重,因為你這是在冒充別人筆跡,居心不良,何苦一定要像呢,好看就行了。
無數書法愛好者曾迷茫于龍睛法、鳳眼法、屋漏痕和折釵股等等書法技巧,啟功先生說這是故神其說,故作驚人之筆,故作驚人之說。古人有“古不乖時,今不同弊”之高論,啟功先生說你別信這些人的胡說八道,看著一個個奇談怪論,你讓他們表演一個再說。對于一切求新求異者,啟功先生說都不會長久,因為褲子不能戴在頭上,鞋子不能套到手上,一時新鮮永遠難成經典。
簡單、樸實,一語擊中要害,尊重漢字規律,尊重個人意趣,破除謬論迷信。總之,大道至簡,這是啟功先生的大作帶給我的深切體會,何嘗不是人生萬象參透之后的返璞歸真?匆匆草成,不妨與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