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收獲的時刻,這是一個惜別的時刻,這是一個動情的時刻。
三年前,第八批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yè)援疆干部人才,滿懷激情,來到祖國西北邊陲。三年來,援疆干部人才緊緊圍繞社會穩(wěn)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牢記使命、履職盡責、敬業(yè)奉獻,為新疆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各項事業(yè)作出了積極貢獻。在第六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剛剛閉幕之際,自治區(qū)召開第八批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yè)援疆工作總結表彰大會。
回望來路,收獲滿滿;踏上新程,不忘初心。臺上臺下,當榮譽和掌聲將援疆干部人才緊緊包圍,他們的心中,最眷戀的是新疆這片熱土,最渴望的,是繼續(xù)為新疆發(fā)展助威加力。
第八批教育部援疆干部共140人,是歷屆教育部派出援疆干部最多的一批,也是中央部委選派人數最多的一支隊伍。
7月15日上午,教育部人事司副巡視員、自治區(qū)教育廳副廳長張國輝作為先進集體代表,接受表彰。“三年援疆,是一次靈魂的洗禮,是一次心靈之旅,我們滿載而歸,不虛此行。感謝自治區(qū)黨委、政府給予我們施展才華的舞臺,感謝受援單位對我們的關心和愛護。援疆的任務雖然告一段落,但我們的目光將始終注視新疆。”張國輝動情地說。
據張國輝介紹,針對新疆教育現狀和薄弱環(huán)節(jié),教育部援疆干部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積極牽線搭橋,抓教學、抓管理、抓科研、抓人才培養(yǎng)、抓理念創(chuàng)新,全力推進新疆高校發(fā)展。三年來,協調部屬高校支持新疆相繼建成20多個自治區(qū)和校級重點實驗中心、培養(yǎng)基地,協調30多所直屬高校與新疆高校簽訂合作協議,爭取各類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約200項、經費近8000萬元。“在新疆的時間越久,越感到為新疆做得還不夠多。”張國輝說。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教授、新疆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范文慧說:“三年援疆,讓我的頭腦更加清醒、立場更加堅定、視野更加寬廣、擔當更加自覺,提高了我的政治素養(yǎng)和責任意識。感恩援疆工作對我的鍛煉和磨礪,我無怨無悔。”
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副巡視員、自治區(qū)商務廳副廳長李黨會說,援疆三年,她見證了新疆經濟發(fā)展、社會穩(wěn)定、民生改善的巨大變化,這一切讓她深刻認識到,聚焦新疆工作總目標、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是國家最高利益所在,也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同時她也深刻認識到,開展商務援疆的著眼點和著力點,要更多地放在服務基層、改善民生、惠及當地、增進團結上。
據李黨會介紹,在商務部援疆干部的積極努力下,爭取中央財政增量支持新疆市場體系建設資金8.7億元,推動新疆成為全國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冷鏈物流發(fā)展試點、電子商務進農村試點省區(qū),建成縣級電商運營和倉儲物流中心114個,鄉(xiāng)村服務站1867個。
公安部辦公廳主任科員、喀什地區(qū)公安局刑偵支隊副支隊長褚昆,三年前告別新婚三個月的妻子,帶著組織的囑托來到喀什。他主動要求到反恐一線、辦案一線工作,常常廢寢忘食偵辦案件,風餐露宿搜捕嫌犯。“三年來,我親眼見證了新疆各族人民在大是大非面前勇于發(fā)聲亮劍、面對‘三股勢力敢于堅決斗爭的豪邁氣概,也更加堅定了實現新疆社會穩(wěn)定和長治久安的信心和決心。”褚昆說。
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檢驗中心主任、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副院長張義說,在新疆,民生是最大的事業(yè)。有一次在和田地區(qū)巡診,由于場地限制,鄉(xiāng)政府只通知了100名村民,沒想到得知消息后,村民一下子來了300多人。張義和醫(yī)護人員忙了大半天,顧不上吃飯,這時許多村民從自家拿來水果、干果和馕。“新疆各族群眾是那樣樸實善良,他們是多么需要我們!那一刻,我切身感受到基層群眾對健康的渴盼,也深刻理解了醫(yī)療衛(wèi)生援疆的重大意義。”張義說。
“三年援疆路,一生新疆情。今后無論走到哪里,我們都會永遠牽掛新疆、熱愛新疆、服務新疆、祝福新疆。我們相信,新疆的明天會更加美好!”這是全體援疆干部的共同心聲。(文/李楊,袁蕾)
第十三屆全運會群眾比賽體現“五個全面”
隨著7月16日航空模型空戰(zhàn)決賽結束,第十三屆全運會群眾比賽主賽階段的13個項目比賽在天津圓滿落幕。
在13天的比賽中,來自全國的34個代表團參加了13個大項、73個小項目的角逐,產生的73枚金牌被24個代表團分享。天津市體育局局長、第十三屆全運會組委會副秘書長李克敏表示,本次全運會天津群眾體育項目比賽精彩紛呈,體現了五個全面:一是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體育工作的系列講話精神,二是全面貫徹了全運惠民健康中國的辦賽理念,三是全面檢驗全國上下這些年來開展群眾體育、全民健身工作的成果,四是全面推動全運會改革創(chuàng)新,五是全面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對今后全民健身方向進行了大膽探索,用全運會的大平臺引領全民健身邁上新水平、新高度。
第十三屆天津全運會在項目設置上打破了除武術外基本與奧運項目相同的藩籬,共設19個群眾比賽項目,有8022名群眾選手參與賽事,讓非專業(yè)運動員登上全運會的領獎臺,“全運惠民,健康中國”的辦賽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