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博倫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7-000-01
摘 要 本文對西安市市區居民晨練健身方式選擇與其價值進行研究,選取西安博物院與上實城開體育場晨練人群為研究對象,主要采用實地考察法,通過實地觀察與詢問獲得本研究所需的資料,經過研究得出相應結論,希望可以為西安市市區全民健身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 西安博物院 上實城開體育場 健身方式
一、前言
2016年11月陜西省印發了《陜西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提出到2020年,全省群眾健身意識進一步增強,體育鍛煉人數大幅增加,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能夠滿足不同類型、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群眾多樣化的體育鍛煉健身需求,全民健身在倡導健康生活、團結凝聚人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顯著[1]。西安作為陜西省省會城市,在全省的健身事業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國家逐漸對體育產業的重視,體育旅游開始發揮著自己獨特的作用,作用之一便是使全民健身傳播途徑與方式多樣化,積極健身觀念能夠得到廣泛傳播。上實城開體育場作為陜西體育領域的標志性建筑,為人們提供了眾多健身條件。西安博物院作為西安歷史文化古跡之一,調研過程中發現,隨處可見的健身團體與個人已經為這座歷史文化古跡增添了不同的作用與價值。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不同的健身方式與人的心理健康的關系應有所不同,不同的身體活動或身體鍛煉所帶來的情緒效益有所差異[2]。社區居民只要自己樂于參加、經常參加鍛煉,無論參與何種健身方式,都能夠改善心境狀態,增進心理健康[3]。
(一)西安博物院晨練狀況調查結果與分析
博物院園區內健身組織形式主要分為團體與個人兩類,團體最多時可達五十人。人數較多時主要的健身方式以廣場舞為主,年齡集中在五十歲左右,人數較少時主要以太極和柔力球為主,年齡集中在六十至七十歲之間,個人則更多的選擇散步,武術等健身方式。基本的場所環境較為僻靜。園區早上七點到九點為晨練時間,晨練人員相對固定,年齡在四十至七十歲者較多,并且不收費。在與他們的交談中了解到,他們大多為退休職工,家庭主婦。他們健身的目的主要有娛樂健身,人際交往,預防疾病等。在問及為何選擇博物院作為健身地點與為何選擇現在參加的健身方式時,原因各種各樣,如,強度過大的運動不適合自己、景區內空氣質量與環境好、清靜、和朋友一起又說又笑可以愉悅身心、并且可以生活釋放壓力、離自己家比較近,園區不收費等。隨著知名度的提高,園區每天接待來自不同地區的游客,其中包括學生團體、國內外旅游團、家庭團體和個人。在此過程中我們觀察到,許多旅客在健身團體前駐足觀看,不時的用相機拍攝,更為主動的便在一旁扭動起來,國外的旅客還虛心的學起太極拳與廣場舞。以上調查結果分析得出:四十至七十年齡段的居民主要健身方式有廣場舞、太極、武術、柔力球、漫步;晨練人員組成與晨練地點相對固定,園區不收費;選擇何種健身方式與鍛煉者的年齡、愛好、目的、環境選擇以及體育消費觀念有著密切聯系;以歷史文化遺跡為依托可以更好的向外界傳播積極健身觀念。
(二)上實城開體育場晨練狀況調查結果與分析
上實城開體育場作為陜西體育領域的標志性建筑,為人們提供了眾多健身條件。體育場周圍八點開始晨練的人逐漸增多,體育場周圍進行晨練的人群與西安博物館年齡段與社會背景基本相同,但在場館內或健身房晨練的人年齡相對較輕且職業各有不同,例如教師、職員等。健身組織形式同樣分為團體與個人。健身方式除廣場舞、太極、武術外,還含有二人轉、慢跑、健身器械,各體育項目場館等等。開放的空間為人們提供了充足的健身場地,各式各樣的健身項目,又為人們的健身方式選擇,提供了更多可能。在與晨練人員交流中得知,年輕人更喜歡前往體育場館或健身房參加鍛煉。對廣場舞、太極等健身方式表現出冷淡態度,覺得這些項目適合父輩,而并不適合自己。他們健身的目的同樣有娛樂健身,人際交往,預防疾病等。老年人覺得強度過大的運動不適合自己、場地寬闊、環境好、晨練時間清靜、愉悅身心、并且可以生活釋放壓力、離自己家比較近,不收費等,年輕人則表示喜歡運動量大或者有挑戰性的健身方式,至于收費沒有太多的計較。以上調查結果分析得出:年輕人與老年人健身方式的選擇與體育消費觀念上有很大不同,體育場周圍人流量較大,并且健身項目較多,同樣也可以向外界傳播積極的健身觀念。
三、結論
這兩處地點每天的晨練人員相對固定,年齡在四十至七十歲者較多,老年人與中年人喜歡運動量小的集體性項目,年輕人更偏重于運動量較大的個人項目;性格、環境、愛好、目的、年齡以及體育消費的意愿對健身方式的選擇起到了重要作用;西安博物院為封閉性的健身場所,面對的多為國內外游客,園區內的各種健身方式對游客有較大的吸引力,在互相探討健身方法與教授動作時不僅可以增強健身人群的自我認同感,而且對于積極健身觀念的傳播有著一定的推進作用。上實城開體育場為開放性健身場所,周圍人流量相對較大,能夠更開放的向外界傳播積極的健身觀念;健身方式主要以廣場舞與太極為主。
參考文獻:
[1] 陜西省人民政府官網.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的通知[EB/OL].(2016-11-16).[2017-04-10].http://www.shaanxi.gov.cn/.
[2] 張衛強,王德新,汪繼兵.城市居民健身方式與情緒效益關系的調查研究[C]//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2004.
[3] 張學慶.城市居民健身方式與心境態度關系的調查研究[J].貴州體育科技.2005(1):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