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倩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7-000-01
摘 要 隨著人均消費水平的增長,近兩年我國的休閑體育產業發展迅速。本文從我國休閑體育產業發展的區域性特征詳細分析了休閑體育產業發展的特點及現狀,發現我國休閑體育產業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北京、東北、內蒙古、新疆等地區對于休閑體育產業的開發具有獨特性和代表性。
關鍵詞 休閑體育產業 區域經濟 消費
“休閑體育”一詞,雖然是一個比較現代化的表達,但它所代表的那種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卻是來源已久。有人研究,休閑體育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就已經產生,那時的人們在填飽肚子之余,創造出了一些祭祀、圖騰之類的游戲來緩解焦慮,尋求精神上的愉悅和寄托,這也成為了休閑體育的雛形。進入農業社會以后,人們經常在農忙或是閑暇時間舉行一些儀式慶典,在儀式慶典中會包括游戲、舞蹈等。到了十八世紀,休閑體育才開始真正興起。工業革命的浪潮使人們進入了大工廠生產時代,在規定的勞動時間之余,“休閑”成為了一種流行。信息社會的到來使得人們參與休閑體育的機會增多,在緊張的生活節奏之外,人們更加渴求一種健康、放松的生活。而“休閑體育”就成為了人們的一項重要選擇。
我國的休閑體育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些區域性的特征。其中就包括了不同的民俗文化、不同的地理環境、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政府干預下的休閑體育產業布局所帶來的獨具特色的、具有開創性的產業類型。下面我們選取了北京、天津、內蒙古、東北地區、上海、江蘇、浙江、青島、新疆等十個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來具體分析休閑體育產業在我國的發展現狀。
從政策支持方面分析我國休閑體育發展的區域特征。
一、奧運城市北京
北京市作為首都,在休閑體育產業的開發方面一直都做了很好的示范。在挖掘、傳承、創新奧運城市。奧運文化、奧運遺產,打造與奧運相關的休閑體育產業方面竭盡所能。其中鳥巢、水立方等奧運比賽場館被打造成奧林匹克公園,與奧運相關的一些產品還被收錄到奧林匹克博物館,供國內外游客參觀,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另外,北京市還倡導圍繞群眾體育品牌,打造有特色、專業化休閑體育產業。借助體育博覽會、文化創意博覽會、北京國際體育產業展,利用會展經濟發展休閑體育產業。圍繞龍潭湖體育產業園形成的集總部、研發、賽事組織、信息交流于一體的國際化高端體育產業集聚區,開發相對應的休閑體育產業。
二、江蘇南京的綠色體育旅游
南京市也是一個非常具有文化底蘊的城市,近年來南京市在原有的偏向文化古跡休閑體育旅游產業上進行再開發、再創新。順應節能減排、綠色生活等環保潮流,南京市在舉辦亞運會和青奧會的契機上打造了新的旅游品牌:綠色體育旅游,并創新體育旅游產品營銷策略,利用數字媒體進行綠色體育旅游項目的廣泛宣傳。打造了生態體育旅游、農閑體育旅游、濱海休閑體育旅游等產業。
三、內蒙古獨具特色的休閑體育項目
內蒙古地區是少數民族聚集區,在發展休閑體育產業方面,與內地和沿海城市相比,內蒙古地區具有一些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內蒙古可以結合少數民族運動會、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游牧文化,發展少數民族休閑體育產業。其次,還可以發揮鄂爾多斯國際那達慕大會的影響力,發展休閑體育產業。另外,圍繞通遼賽馬節、興安馬速度大賽、巴丹吉林沙漠汽車越野賽、鄂爾多斯汽車場地賽等發展特色休閑體育產業。
四、東北的冰雪、森林休閑體育產業
東北地區冰雪、森林資源比較豐富,在冰雪運動項目,以及森林旅游、探險等項目的開發也是極盡所能。成為了我國冰雪休閑體育產業最為發達的地區。同事,東北地區還積極借助內外重要賽事,發展與體育相關的休閑體育產業。其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在國內也是名列前茅。
五、“魔都”上海的休閑體育產業
上海由于其經濟發展水平比較高,交通運輸業也比較發達,因此也成為了國內乃至世界許多體育賽事的首選之地。因此,上海市休閑體育發展策略就是借助國際大都市優勢,結合上海日、網球大師賽、斯諾克大師賽等國際頂級賽事舉辦相關休閑體育產業。同時,圍繞國際大型體育博覽會,發揮、壯大休閑體育產業。
上海的迪斯尼樂園也創造了國內第一。
六、旅游城市青島
青島市是08年奧運會帆船賽的比賽場地,同時也是海濱城市、旅游城市。在休閑體育產業的開發上青島省利用第二節世界休閑體育大會的契機,大力推動休閑體育產業發展。同時,對奧運遺產也進行了開發利用,建立了奧運帆船賽博覽會,對場地設施等進行再開發,借助青島山海特色,以及萊西湖、姜山濕地等地理資源,發展休閑體育產業。
七、新疆特色
新疆省利用其獨具特色的地理及民族風俗打造了休閑體育產業獨特的名片。其休閑體育產業發展策略包括:1.發揮新疆那達慕草原節、岳普湖達瓦昆沙漠休閑旅游節、阿瓦提刀郎休閑文化旅游節、新源國際冰雪節、尉犁國際露營大會等資源優勢,開展休閑體育產業運營。2.利用冰雪運動名片,發展冰雪休閑體育產業。3.借助環塔拉力賽、鄯善國際沙漠健身休閑大會、環賽里木湖公路自行車賽、環艾丁湖摩托車越野賽等賽事,發展賽事休閑體育產業。4.結合民族特色體育優勢,發展馬術、傳統體育項目體驗等休閑體育產業。
參考文獻:
[1] 薛濤.休閑體育產業與假日體育消費探析[J].體育與科學.2006(6):7-10.
[2] 王先亮,楊磊,任海濤.我國休閑體育產業的特征及布局[J].體育學刊.2015(3).
[3] 崔宏愿,李建臣.休閑體育和休閑體育產業探究[J].健身休閑.2014(21).
[4] 阮北平.中小城市休閑服務供給與政府角色研究[J].商業經濟.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