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紅升
中圖分類號:G874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7-000-01
摘 要 賽艇運動是一項集趣味、競賽、合作等于一體的潛在運動項目,賽艇運動在我國體育運動中起始比較早,當前已經逐漸成為廣受青少年青睞的體育運動。賽艇運動作為一項以體能為主導的周期性項群運動,賽前青少年運動員常常會出現較大的心理壓力,這對青少年正常及超長水平的發揮會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如何調整運動員賽前心理以及進行賽前心理訓練是一項重要且復雜的工作。本文先對賽前心理相關研究進行概述,然后分析青少年賽艇運動員賽前心理的具體表現,最后提出相應針對性的心理訓練方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 賽艇運動 青少年運動員 心理訓練
競技運動能夠培養人們的競爭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進步意識。在競技運動中,比拼的項目除了身體能力外,心理素質也非常關鍵,尤其是當競技者身體素質相差不大時,心理素質就成為決定成敗得到關鍵因素。作為青少年喜愛的競技項目,賽艇運動前,青少年運動員常常會表現出焦慮、緊張、過分自信等不良心理狀態,這對比賽成績會造成較大影響。因此教練應充分了解青少年賽艇運動員的賽前心理特征,加強訓練及管理水平。
一、賽前心理狀態相關理論
在我國,賽前心理狀態是一個獨立的概念,研究的方向明確,并且形成了比較清晰的概念界定,但是由于研究較多,概念不一,因此統一的概念界定一直還沒有形成[1]。有學者認為,賽前心理狀態主要是指運動員對于即將到來的比賽表現出的“身”、“心”等綜合表現,而有的學者則認為賽前心理狀態是在比賽開始前,遠動員受內外部刺激以及個人認知刺激所引起的情緒體驗。
不同的心理狀態定義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并且觀念上的統一都是將賽前心理狀態認可為賽前情緒。作為隨時間維度及情緒變化的特性,心理狀態會逐漸隨著比賽的鄰近而發生變化,即越鄰近比賽,運動員的心理狀態越突出[2]。從這一觀念上來看,可以得出心理狀態主要是指運動員進入比賽場地以及到正式比賽開始前由內外部刺激引起的心理情緒的情況。
對心理狀態的分類及特征進行分析,前蘇聯學者將心理狀態分成:戰斗準備狀態、起賽熱身狀態及起賽淡漠狀態,我國學者李建周也同一這種理論,并且在其中加入了賽前盲目自信狀態這一類型。在心理狀態的特征方面,國內比較流行的心理狀態特征理論是賽前應激反應。梁承謀的研究中,將賽前心理狀態分成現實穩定態、綜合協調態以及變化自控態三個子狀態,其中現實穩定態包含了具體情境、真實生動、全面應答及順時反應四個基本特征;綜合協調態則包含了多層關系、意識統一、多維協調以及主維統領四個基本特征;變化自控態則包含了認清變化、主動跟隨、積極應答及把握主動四個基本特征。
對國內心理狀態的相關理論研究成果進行總結,可以得出賽前心理狀態的具體類型與特征,通過結合現實特征內容,對運動員所表現出的心理狀態特征進行分析,可以為針對性心理訓練方法的制定提供有利參考。
二、青少年賽艇運動員賽前心理特征分析
青少年賽艇運動員參與比賽的次數以及心理年齡高低都是影響賽前心理的關鍵因素。一般而言,青少年賽艇運動員缺乏大型比賽經驗,因此往往不能正確的預測比賽環境的變化,這使得在進行較大規模的競賽開始前,往往會出現焦慮、緊張、過分自信等等心理問題,以致很多時候青少年運動員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及運動,在比賽前將教練實現安排的展示忘記或者臨時應對水平降低,這對競賽成績會產生較大影響[3]。綜合青少年賽艇運動員賽前心理特征,歸納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驚慌反應
一些青少年賽艇運動員常常會因為缺乏比賽經驗,在賽前表現出驚慌反應,并且在賽前教練員也沒有給予運動員較好的動力激發[4]。這類青少年運動員的自卑感常常比較重,往往會對缺乏戰勝對手的自信心,不敢面對或者對對手感受畏懼,無根據的懷疑自己參數的成功率,存在對自己能力估計不足或者高估對手能力的情況。此外運動員還常常表現出遲緩的反應。
(二)情緒過于緊張
對于一些參賽經歷較少的運動員,由于沒有經歷過比賽的激烈場面,往往在到達現場時會表現出非常激動及緊張的情緒。此類運動員的心理常常處于失衡的狀態,在賽場上缺乏自信,表現為動作縮手縮腳,技術練習不流暢或者出現錯誤的情況,在比賽開始前作出錯誤的判斷。賽前過度緊張的運動員通常表現為賽前出現發燒、失眠、尿頻、坐立不安、渾身發軟、出汗等各種異常反應,在比賽結束后這些反應異常的問題會自動消失。
(三)抗拒心理
在平常訓練中本就處于高強度訓練的運動員,如果經常進行比賽,會使身心更加勞累,隊員會因為過于疲勞、對手的水平過高或者知名度過高等產生抗拒心理,對自己贏得勝利的信心不足,進而會出現恐懼、厭惡以及消極比賽的心理情緒,這類運動員往往存在怕輸的心理,在競賽過程中也常常會失去狠勁,沒有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贏得比賽的愿望消失。具體的表現上為賽前自主訓練缺失、不主動詢問賽事具體情況、將注意力放在比賽項目外等。
(四)賽前過度興奮狀態
賽前過度興奮狀態主要表現為運動員在比賽開始前情緒高漲、喜歡表現自己,恨不得跳過前奏直接進入到比賽環節,到處走動[5]。賽前過度興奮其實也是一種盲目樂觀的表現,運動員對即將到來的比賽不能進行復雜形勢的判斷,對自己的實力往往過高的估計,不能對對手進行深入的了解,以致比賽過程中一旦競爭對手超過自己,情緒就會一落千丈,使得動作的協調性下降,形成惡性循環。賽前過度興奮會消耗運動員的體能以及心理能力,到了真正比賽中也就會出現筋疲力盡的情況,這對運動員比賽成績的提升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三、青少年賽艇運動員賽前心理訓練策略
鑒于青少年賽艇運動員在賽前可能出現的各種不良的心理情緒,要求教練員應做好青少年運動員的賽前心理訓練工作。
(一)心理訓練準備
首先應明確賽前心理訓練的作用,主要是提高青少年賽艇運動員的心理能力,使運動員不受環境因素的影響,或者能夠充分利用環境,以保證自己始終處于最佳的競技狀態。
賽前心理訓練一般要在比賽前1個月進行,訓練主要是針對青少年賽艇運動員所表現出的心理狀態進行針對性的分析,以保證運動員能夠在賽前進入到最佳的經濟狀態[6]。因此教練員應做好賽前準備工作,掌握隊員的個性心理特征,明確隊員賽前、賽中及賽后可能出現的不同心理狀態,以保證競賽能夠順利進行。
教練員在競賽開始前,應獲取即將到來的比賽具體情況,并且獲得主要對手的情報,對現階段運動員的訓練水平以及運動員個性特征及心理狀態進行準確的掌握。此外教練員還可以與運動員一起制定心理訓練方案,并且結合每名隊員的特點來確定最終具有針對性的心理訓練方案。在開始教練員還應明確比賽任務,做到對比賽內容心中有數,以便從心理上做好充分的準備,以便形成最佳的精神狀態。
(二)意志品質訓練
賽艇運動的比賽環境惡劣,并且賽程的長度較長,因此意志訓練在整個過程占很重要的地位。在實際的的意識品質訓練中,要求教練員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1)激發運動員強烈的競賽欲望,樹立戰勝對手的信心。賽艇運動比拼的是技巧與耐力,因此在實際訓練上,可以制定長距離的劃艇訓練,要求運動員按要求完成,運動員做不斷的嘗試,建立戰勝困難的信心,如果運動員連續不達標,教練員以及其它隊員可以給予運動員鼓勵,使運動員的意志力提升。(2)逐漸加大訓練的難度。在運動員的意志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后,往往會產生克服困難的決心,有這種決心存在,想要去挑戰更大的困難也可以。因此為了提升運動員的競賽水平,教練可以加大訓練的難度,使運動員逐漸建立戰勝苦難的信心與決心,隨著困難度的不斷增加,運動員的意志也能夠得到很好的培養及鍛煉,通過每天堅持不斷的訓練,并且保證每天的訓練都有成效,這樣運動員每天都能夠感受到自己的進步,自己的信心與自覺性也就會不斷的提升。(3)針對運動員不同的個性特征,可以制定不同的訓練方案。比如有的臨場反應能力差、有的頑強性差、有的獨立性差等,教練員可以制定個性化的訓練方案,將意志品質概括在訓練中,如對于臨床反應能力較差的運動員,可以著重加強反應能力的訓練;獨立性較差的運動員,為其單獨設計一處訓練場地。通過個性化訓練方式,增強運動員的信心,逐漸產生良好的心理狀態。
(三)呼吸訓練
呼吸調節是運動員在賽前調節心理情緒波動的重要方法,主要是通過深呼吸是自身的情緒穩定下來[7]。賽前心理緊張時,運動員往往呼吸急促,通過緩慢呼氣與吸氣,能夠達到緩解緊張情緒的目的。此外當運動員的情緒低沉時,也可以通過長呼吸來提高興奮水平。
教練員教導青少年賽艇運動員呼吸調整法時,指導運動員情緒過度緊張的呼吸表現主要為呼吸快且淺,這使得體內會進入大量氧氣,同時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然而二氧化碳呼出過多很容易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平衡缺失,如果長時間如此,中樞神經常常會出現保護性反應。通過呼吸放緩或者加深調整,能夠消除緊張的心理反應,同時對呼吸功能獲得控制,使運動員產生可靠感。呼吸調整的方法主要是先用鼻子進行緩慢的吸氣,以便讓氣體能夠充滿肺腔,在吸氣時將腹部全部凸出,整個吸氣狀態應持續4-5分鐘,然后緩慢張嘴進行呼氣,此時可以感受大整個手臂以及肩部肌肉得到放松,整個呼氣的時間也應持續8-10分鐘,及吸氣時間與呼氣時間的比例應控制在1:2左右。
(四)暗示訓練調節
暗示訓練調節主要包括自我暗示、他人暗示、環境暗示以及標志暗示等,賽艇過程中不允許場外指導,在此過程中運動員更多的使用自我暗示的方法。
“默念”是一種有效的自我暗示方法,能夠讓運動員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以便充分發揮自己的運動水平。比如在比賽前,運動員可以默念“我感覺很好”、“我必須保持沉著冷靜才能成功”、“對手厲害沒什么大不了,我一定能戰勝他”等當時來暗示自己,穩定自己的情緒,以便驅散周圍環境對自己心理上產生的不良刺激。在比賽過程中,運動員還可以暗示自己要“堅持、頂住”,以便逐漸度過難關,此外教練員還可以給予運動員暗示,通過恰當動作及表情,對運動員進行潛移默化的鼓舞,以使運動員的信心及勇氣提升。
四、結語
總之,心理訓練的最終目的是增強運動員心理素質,使運動員能夠勝任高強度的比賽,以便發揮最佳水平甚至超長發揮。因此在平常訓練中,教練員應重視運動員的心理訓練,以培養運動員必勝的信心,培養運動員掌控全局的能力,提高賽艇運動員的運動水平。
參考文獻:
[1] 顏世勇.青少年運動員賽前心理訓練的步驟[J].價值工程.2010.12(7):168-169.
[2] 陳全亮.青少年賽艇訓練強度的生理學特點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5.12(8).
[3] 李文.初級青少年賽艇運動員科學選材策略[J].科技信息.2011.9(21):258.
[4] 陳燕.淺析青少年短跑運動員賽前心理[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15(12):156.
[5] 汪琴,凌建英.青少年皮艇運動員心理素質訓練探討[J].運動.2016.24(7):26.
[6] 肖永霞.淺淡青少年賽艇運動員的選材[J].安徽體育科技.2008.12(4):41-43.
[7] 龍玉文.談如何有效地對青少年運動員進行心理壓力調節[J].經營管理者.2013.6(27):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