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曉萌++左崇文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7-000-01
摘 要 隨著素質教育事業的發展,戶外運動逐漸興起,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期待。在新的教育形勢下,為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研究通過分析國內營地教育的產生和發展歷史及國內的教育理念和現狀,結合當前我國青少年所面臨的的體質下降,動手能力差,團隊協作意識低等現實問題,運用文獻研究法對戶外營地教育活動以及營地建設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并總結現階段營地發展中面臨的問題以及健康持續發展提出一些基本對策。
關鍵詞 青少年 戶外營地 教育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少年迷戀在虛擬的網絡生活中,導致青少年所面臨的體質下降,動手能力差,團隊協作意識低等現實問題,一些教育機構制定出以身體運動為基礎手段,以幫助青少年建立人與自我、人與他人、人與自然(社會)的良好關系為目的的青少年戶外體育營地課程體系,猶如熱潮一般在北京悄然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為自己的孩子報名參與,希望孩子迸發出青春的朝氣。
營地教育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外的有效補充和延伸,在幫助青少年建立自信心、培養獨立人格及領導力、提高社交能力等方面影響顯著。
一、營地教育的背景及特點
據美國營地協會(ACA)統計,美國有1.2萬多個營地,每年服務超過1000萬名中小學生。世界營地協會(ICF)的數據顯示,世界上營地數量最多的國家
是俄羅斯,有5.5萬個營地;澳大利亞是營地教育與學校教育結合最緊密的國家,營地教育已被納入國家教育體系;日本有3500多個營地,每年超過3000萬名中小學生參與營地教育活動[1]。
二、國內開展營地教育現狀
根據《我國青少年戶外教育開展現狀調查及分析》中提到,目前中小學生、學生家長、中小學校對戶外教育有了一定的認識,戶外運動俱樂部和戶外營地開始涉足青少年戶外教育活動的組織和開發,但由于受我國教育體制、場地、師資以及安全等因素的影響,還未能得到普及和廣泛開展[2]。
在《美國青少年戶外教育模式的研究及啟示》中概括了我國青少年戶外教育基地的現狀,主要有青少年戶外體育活動營地、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夏、冬令營等戶外教育基地[3]。國家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和國家級青少年戶外體育活動營地的創建,是促進青少年參與戶外體育活動的兩大舉措。但是,自身發展還面臨一些問題與不足,如組織形式單一、活動內容匱乏、專業指導人才稀少、監督評估機制不健全等。
三、戶外營地教育面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一)對青少年體育工作的認識不夠,不利于戶外營地教育的健康持續發展
青少年時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項身體素質發展的關鍵時期,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水平不僅關系個人健康成長和星符生活,而且關系整個民族健康素質,關系我國人才培養的質量。但部分從事青少年教育的工作者和不少家長僅僅把青少年營地看做是青少年游樂的地方,是應試教育的延伸,實質上是整個社會校外教育觀念、人才培養觀念的滯后。各部門對青少年校外體育工作的認識不統一,政策不配套,未形成合力,不利于青少年營地的健康、持續發展。
(二)青少年營地教育投入資金少,導致營地發展后勁不足,且以盈利為目的
資金投入不足是普遍存在的問題,資金的統籌始終是一項重要工作。據了解,國外的資金來源除了政府的復制政策外,籌資方式是多元化的,如企業贊助,社會捐贈,服務收入以及其他盈利性收入等。
(三)安全問題及風險得不到保障
由于戶外體育活動存在高危性的特點,場地設施是否安全可靠、活動安排是否科學恰當,組織工作是否嚴謹有序,都是給學校和學生家長帶來安全方面的顧慮。而參與營地教育活動,營地是否為青少年參加活動而購買保險,以及相應的法律法規也沒有出臺,進而影響青少年參加戶外營地活動的推廣和普及。
(四)青少年營地管理技術人才缺乏,水平參差不齊,管理無序
戶外營地活動需要專業的戶外拓展培訓師和急救員,全國上規模的青少年營地約500余家,戶外拓展培訓公司300余家,但對戶外拓展培訓師資格證的權威機構僅僅有國家體育總局一家單位,經過培訓認證合格的專業技術人才遠遠不能滿足現實的需求。
四、青少年戶外營地教育持續發展的基本對策
(一)完善體系制度建設
制定一套標準的,系統的,全面的,切實可行的方案以及實施細節,并認真落實以保證青少年戶外營地教育的持續發展。針對營地在基礎設施建設,組織機構管理,運營情況,以及活動的開展等方面出臺相關政策法律法規,加大經費投入,健全安全管理體制,加強設施管理,建立考核機制,加快建立協調的青少年戶外體育活動組織網絡平臺,注重營地文化建設,加大營地活動的宣傳力度,培養專業化管理團隊。
(二)積極謀劃,大力構建青少年戶外與活動營地教育的立體網絡
青少年戶外體育活動營地是加強和促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設施往北,功能健全的活動營地能夠倡導先進的文化,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為未成年人的健康茁壯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不僅要注重教育的建設而且要注重全身心的建設,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向,從城市和農村兩個層面實現青少年的全方位覆蓋,保證青少年能夠就近參加戶外活動,真正建成我國的青少年戶外體育營地教育活動的立體網絡。
參考文獻:
[1] 咨詢·管理 營地教育:一種體驗式學習[J].遼寧教育.2015(8).
[2] 周紅偉,傅鋼強.我國青少年戶外教育開展現狀調查及分析[J].青少年體育,2013(4):24-26.
[3] 苑悅.美國青少年戶外教育模式的研究及啟示[J].文體用品科技.2013(2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