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忠
(賓縣第三中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400)
摘 要:意象油畫不是簡單地用油彩畫中國畫,它傳承的是中國文化精神、民族審美心理,是中國文化包容度的顯現。意象油畫明確的表現出了東方意境,是中國人的獨特文化,追求的是一種精神的超脫。不拘泥于物象具體的形狀、色彩等的描繪,而是以中國人的特有的對自然的全身心的體味方式,在油畫藝術中表達對自然的感悟。在現代逐漸城鎮化和機器化生產的影響和沖擊下,民族服飾及文化傳承的生態環境已遭到嚴重破壞,越來越多富有特色文化精神的民族服飾制作手工藝正在流失。在此環境里,對民族服飾在意向油畫中應用的挖掘和發揚已迫在眉睫。本文對其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民族服飾;意向油畫;應用;體現
中圖分類號:J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8-0056-01
中國的意象油畫更多的是帶有一種民族化、本土化的風味,它已經融入了濃厚的中國文化精神,更有許多油畫家在他們的油畫作品中表現出明顯的意象化傾向,與民族文化一脈相承,展現出一種民族審美意識。它的內在核心是中國的東方文化精神,外在形式上則具備了西方繪畫藝術的一些形式語言。兩者關系既有不同又有密切的聯系。意象油畫屬于民族畫派的一種,油畫中的服飾元素展示的是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一面,畫家的意象油畫展現了濃厚的民族當地特色文化特性和民俗日常風貌。
一、民族服飾對意向油畫民族性的體現
意象油畫是中國傳統哲學、美學精神通過油畫這一藝術語言創造再現的表現。它不單是主觀的精神感受,同時包含了對物象進行高度藝術提煉的表現。意象油畫鮮明的地表達了意象和油畫東西交融的特點。中國意象油畫是在中國文化語境下生成并迅速發展的,它呈現的是中國文化精神影響下的中國本土藝術風貌,以中國意象美學觀念融于油畫藝術的創作中去,以寫意的表現手法追求形象上的似與不似之間,彰顯的是中國文化精神的特質。意象油畫,本身就是個值得探討的議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油畫、國畫以及其他樣式的繪畫,已經很快地進入了國際藝術視野并且十分活躍。在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信息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中國的學者、藝術家正在探討和思考中國油畫在自己發展進程中的民族化、本土化問題,并力求在理論上有所建樹。意象油畫命題的探討便在這個背景下應運而生。
中國意象油畫追求的是“心游物外”、“物我為一”的一種精神境界。為了達到這種神游的境界,意象油畫就不能局限于對形象的具體的某一個特定時間的再現,而是要求藝術家經過主觀的提煉、概括與取舍,融合自己對自然物象的印象和感悟,對其作一種抒寫性形象塑造,精心經營畫面形式來傳達某種意境。中國意象油畫區別于西方油畫藝術的最大特征是它內在所蘊含的文化精神,是一種與自然處宇宙相通相融的“天人合一”宇宙觀,是中國人特有的東方文化精神,在中國意象油畫作品中透現和凸顯出中國人的文化觀念和審美取向。許多意象油畫家對本土服飾文化進行不斷的發掘和整理,并且絕大多數意象油畫畫家都很致力于民族服飾題材的繪畫,在表現民族服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且在藝術性上達到了一定的藝術高度。如本杰明的油畫《吐魯番姑娘》,油畫中的吐魯番姑娘穿著典型的民族服飾,那種眼神,那種獨特的氣質,淳樸的模樣,體現出了天真真誠的感受,都是由服飾帶入的,觀眾通過這種服飾視角,在形態上進行模仿,但是模仿的作用是通過借助外物的形態特征來表達抒發內在的人的情感,這就是意象油畫的根本所在。
二、民族服飾在意向油畫中的審美感悟
意象油畫是人們進入油畫的最高境界,也是進入了油畫欣賞的境界。意象油畫是對審美的感悟,是對美的另一面的發掘。意象油畫是近年來一個新興的詞語,即用油畫的材料,隨意描繪我們心中對人物、色彩、風景以及情感深處的某一種感動。他顛覆了傳統的油畫流程,也更接近藝術的本體。
意象油畫的發生與演變是世界藝術史基因的一次突變。它是中國傳統哲學、美學精神通過油畫這一藝術表現語言,創造再現的表現。它不單是主觀的精神感受,同時包含了對物象的表現。意象油畫鮮明的地表達了意象和油畫東西交融的特點,是中華民族透析自然意象的思維方式和敘述經驗投射轉換到油畫語言的審美結構中而形成的國際文化身份。在創作觀念上,追求“身與事接而境生,境與身接而情生”的審美品格。在創作過程中,提煉對審美客體的直覺感悟,達到“以意構境、以意造型、以意生色”天人合一的狀態。有許多學者都一致認為中國傳統美術是一種意象藝術,中國傳統繪畫不管是在思維方式上還是在造型原則中,都帶有明顯的意象化傾向。這無疑指出了中國藝術有別于西方藝術的東方特色。而油畫這個本來發生于西方的藝術種類,在中國經歷了百年的發展之后,現在的中國油畫,在審美趨向和表達方式上都已實現了民族化、本土化。當下的中國油畫在各個方面--題材、內容或表現技法——它都已經融入了濃厚的中國文化精神,更有許多油畫家在他們的油畫作品中表現出明顯的意象化傾向,與民族文化一脈相承,展現出一種民族審美意識。
總之,民族服飾在意向油畫中的應用是在中國文化語境下生成并迅速發展的,它呈現的是中國文化精神影響下的中國本土藝術風貌,以中國意象美學觀念融于油畫藝術的創作中去,講究得意寫形、澄懷味像,重意境的發生和詩意的傳達,以寫意、的表現手法追求形象上的似與不似之間,彰顯中國文化精神特質。
參考文獻:
[1]吳達清.悠然見南山——淺談油畫風景詩化傾向[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0.
[2]孫博.淺析中國當代油畫中的水墨情結[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