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柳
(佛山市高明區高明實驗中學,廣東 佛山 528000)
摘 要:遵循新課標的建議,在高中音樂鑒賞課的實踐中合理運用舞蹈元素,可達到激趣、激情、激智的特殊教學效果。本文探索了在音樂鑒賞課中運用舞蹈元素的新途徑。
關鍵詞:舞蹈元素;音樂鑒賞課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8-0219-01
如何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注意音樂教學各領域之間的有機聯系,提倡學科綜合,是一個頗受關注的問題。新課標在實施中建議教師要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筆者認為,形式單一的聽、講解的音樂鑒賞課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們的追求與向往了,學生們需要一個更廣闊的天地來感受蘊藏于音樂中的“美”與快樂,需要用更多的方式來表達這份美與快樂。筆者在高中音樂鑒賞課的教學實踐中,綜合及合理運用了舞蹈元素,達到激趣、激情、激智的特殊教學效果。
一、課前舞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二十世紀初,歐洲著名進步主義教育家德可樂利把興趣作為其教學法的中心,他指出:“興趣是個水閘門。借助它,注意的水庫被打開,并規定了流向。”因此,誘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應該首先做到的。在形式上可以采用以教師的示范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也可以采用以互動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等。在介紹日本雅樂時,我頭戴面具,表演了一段傳統的日本扇舞。當緩慢的舞姿伴隨著散板式的音樂展現在學生的眼前時,學生已經把雅樂是以樂舞為形式、管弦樂和打擊樂器做伴奏,舞者頭戴面具,舞姿極緩慢,旋律單一的特點深深地印在了腦海里。同時,激發了學生們對這節課所要介紹的內容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可想而知,隨后的深入介紹將會是多么的順利。
二、課中舞蹈——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
在音樂鑒賞課中的復聽音樂環節時,我常會引導學生,根據作品的特點和音樂節奏來編排簡單動作。例如,在欣賞《船工號子》這首作品前,考慮到學生們對于作品的背景、人物、場景都不熟悉,便在課前請學生們自由組合成三組,利用課余時間收集有關船工的資料、動作圖片、勞動視頻等。在初聽作品后,我引導學生們創編了順水行船、一人喊眾人喝、集體劃槳三個主題動作。然后,請各組學生根據課前搜集的資料,結合歌曲中的特點,合理采用或變化主題動作來編排一組動作。沒料到學生們非但不害羞,還非常積極主動地手舞足蹈起來,群策群力地編排出了三組動作來表現音樂中的三個不同的勞動場景。通過三組動作的幅度變化體現了音樂旋律的起伏,通過動作力度的對比體現了音樂情緒的變化,通過動作的節奏體現了勞動的場面。學生們一邊復聽音樂,一邊舞動著自己創編的舞蹈動作,在音樂高潮部分還情不自禁地伴隨著音樂加入了整齊的“嘿、呵”聲……船工的形象鮮活了、勞動的場景生動了、學生們對音樂作品的特點了解得更深入了、對船工的艱辛也有了更深刻的體驗。舞蹈元素在此刻的運用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對于學生全面地理解作品幫助極大,培養了學生對姊妹藝術的理解能力。通過這節課,學生深深地感悟到:“音樂是舞蹈的靈魂,舞蹈是音樂的回聲。”
三、課后舞蹈——激發學生智能
正如,現代舞之母鄧肯說過:“人,生來就是會跳舞的”,我們應充分地信任學生、大膽地把課堂交給學生。鑒賞課上合理地運用舞蹈元素不僅可以激活課堂教學,還能讓學生學習簡單的舞蹈知識和舞步,了解一些舞蹈語言,培養學生的感受力、想象力、觸發舞蹈創作的靈感和表演欲望,激發其智能。
在欣賞《弗拉門戈》的公開課中,當我介紹完了弗拉門戈的特點后,播放了一對男女表演的弗拉門戈舞蹈。這時,我觀察到學生們已經情不自禁在座位上搖擺起來,于是,我請一組學生按照課中介紹的音樂節奏特點用拍打、擊掌、跺腳的方式配合進行配合,其他的同學分成男女兩組跟隨我學習以腳跟快速敲擊為主的一組男舞步和注重手、腕、臂、腰、臀的女舞步,然后一起合作。課堂上的音樂聲、擊掌聲、跺腳聲交織在一起……在熱烈的氣氛中我問學生們“還會跳些什么舞?誰來展示一下?”情緒高漲的男生代表竟跳了一段時尚的街舞,而女生代表也展示了一段我國的民族舞——傣族舞蹈,師生們共同沉浸在歡樂的世界中。真正體現了音樂課堂的審美體驗價值、創造性發展價值、社會交往價值、文化傳承價值等多種價值。之后,熱情不減的學生們自己深入學習并編排了舞蹈《弗拉門戈的熱情》在學校的元旦晚會上獲得一等獎,并受邀在區五四青年展演上演出;同時,學生們還主動申請在學校的已有民舞社團的基礎上成立了街舞社團……于是,在我們校園的舞臺上總能看到學生們改編或自創的歌舞作品、音樂劇,看到一張張在音樂中綻放著自信的笑臉。
如果說“激趣”是前奏,是為了“引入其中”,也是為了調動學習的內驅力;那么“激情”是過程,是為了讓學生“融入其中”,感同身受地接受音樂作品中濃濃的感情,既提高藝術修養,也調動了學習的持久力;“激智”就是發展,是深層次“品味、實踐”的過程,它是為了提高由此及彼的學習輻射力和創作實踐能力。在音樂鑒賞課中合理地運用舞蹈元素更能激活音樂課堂的勃勃生機,激發學生的動作思維能力,逐步培養學生通過舞蹈動作把生活中的事件、經歷、情感等以具體的動作形象地表現出來的思、創、演等能力,讓學生在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順利達成音樂新課標的多項目標。
參考文獻:
[1]周曉燕.體驗式教學法在高中音樂課教學中的運用[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6(05).
[2]游潔.剖析舞蹈形式所承載的思想內涵[J].教學與管理,20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