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藉報道Super GT的機會,我們在日本借到了目前頗受關注的豐田C-HR,趕在其正式引入國內前,搶先完成這款日系異次元的深度體驗。
聽日本的同事說,現在C-HR在租車公司非常搶手,即便是提前預定也無法確保隨時可以租到,所以這個周末能把這輛白色的C-HR當作工作車,實屬幸運。
從伊勢原市的酒店到富士賽車場距離不過50多公里,然而“五一”也是日本的長假期,這條蜿蜒在山間的高速路況非常不樂觀,以至于常常需要繞行到旁邊的山路來獲取更快的通過時間。
美背有代價
說來尷尬,由于路況復雜以及對道路不熟悉,我還沒來得及握住方向盤,倒是先深度體驗了后排乘坐。然而這段感受并不美好。為了遷就前衛的車身造型,C-HR的后排無論腿部還是頭部都顯得局促。安置在車窗位置的后排車門拉手,使原本就不富裕的后排車窗被壓縮得只比巴掌略大,實際乘坐感受非常壓抑。不過,這并不妨礙C-HR在外形上取得的成功。一路過來,我已經記不得這臺C-HR引來多少人回眸了。
外形甩開內飾
結束賽車采訪工作之后,我們駕駛C-HR逃離TSuper GT的人群。相比賽車場的喧囂,周邊僻靜的鄉村小道顯然更適合品味這臺精致小車。Coupe High Rider是C-HR名字的由來,可以看出豐田把這款車理解為一款升高的跑車式座駕。修長的鷹眼式大燈、進化的家族式前臉、搭配高腰線設計以及溜背式車尾,再配上鏤空尾翼,這些元素組合在一起營造出獨一無二的動感氣勢。豐富的車身細節和過目難忘的外形設計,更與背后象征著日本傳統文化的富土山相得益彰。
相比外形的出彩設計,C-HR的內飾質樸得多。簡單的線條勾勒出中控的整體層次,雙筒式儀表只有中間為液晶顯示,車門兩側通過線條的層次和菱形方格的布局來豐富質感。立體造型的運動風格座椅,為內飾加分的同時也提供了出色的乘坐性能。至于車內空間,想必真不是設計C-HR時考慮的重點,只能說,在只有前排乘客的條件下,空間還是比較豐富的。
TNGA架構特色
有人說世界上的混合動力只分兩種:一種是豐田的混合動力,另一種是其他。雖然只是戲言,卻能從側面反映出豐田在混合動力領域的強勢,這一點已在WEC世界耐力錦標賽中得到無數印證。
眼前這臺C-HR的混合動力由98ps的1.8L排量發動機加上72ps的電機組成。在實際駕駛過程中,得益于電機的扭力,C-HR的提速響應還是比較直接的。配合CVT變速箱,整體動力表現算是充沛,卻談不上驚喜。畢竟民用混合動力的最大目的在于降低油耗,這也使C-HR的官方油耗可以低至30.2公里/升,也就是3.3升/百公里。
C-HR誕生于豐田的TNGA新平臺,該平臺在降低整車重心的同時也提高了車身剛性,帶來的直接好處就是讓車更加好開,C-HR的操控隨之得到提升。雖然是前置前驅,但是面對起伏較大的狹窄山路,整個車身依然能提供運動車型般的積極響應,促使你更深地踩下油門踏板,進一步享受駕駛的樂趣。
兩天的深入交流,用來了解這樣一款愛憎分明的車型綽綽有余。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座駕外形出眾,并對操控和動力有一定要求,C-HR一定不會讓你失望。若要考慮乘坐空間和家庭實用這兩方面,顯然你還有更好的選擇。畢竟,它的后備箱連兩個人的托運行李都無法合理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