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迅
一人頭雖小,一臉邪魅;排量不大,樂趣十足。在簡單好玩的Roadster幾乎只剩英國人在死磕的今天,馬自達MX-5的這種友好親人的巧捷靈動已成舊情懷。iPhone越兇猛萬能,Gameboy才越孤傲珍稀。懂的入。
馬自達從來不說自己是大廠,不知是不是因為偏居廣島一隅,一直都以清奇畫風潛心打造“Zoom-Zoom”的運動車型。傲嬌也好,中二也罷,總之頗得死忠粉首肯——《頭文字D》中高橋兄弟的RX-7(涼介的FC和啟介FD)、國內銷量和口碑都奇好的馬自達6,甚至勒芒傳奇之一787B——當然還有幾乎與開創駕趣小跑車先河的路特斯(蓮花)Elan齊名的MX-5。
輕窕Boy
馬自達MX-5的好玩,“化學”成分如下:50%輕巧、30%FR(前置后驅)、10%手動、10%敞篷。這“配方”本是英國汽車工程泰斗科林-查普曼(Co[in Chapman)的發明,其數學方程式翻譯成人話就是“大馬力只是在直道上快,輕量化卻是在哪兒都快”。堪稱英國人對牛頓經典力學理論體系的偉大“再創造”。
與腐國其他高冷文化一樣,這樣純粹而極端的價值觀盡管經典,卻不甚務實。現實的尷尬是,英倫三島盛產以路特斯為代表的一眾Track day car,卻注定不會成為“爆款”。它們能且僅能在賽道或山路上給你一浪高過一浪的腎上腺素快感,卻木有空調、木有手機鏡像,甚至只有手搖車窗——就這么耿直。
日本人的身段和理念相對要活絡得多,MX-5就像單麥威士忌等所有經過日本改造的匠心良品一樣,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經典的長頭短尾FR布局,完美復制了以外側后輪為支點的長臂杠桿力學關系,無須高速入彎,輕盈的尾部便動若脫兔。與生俱來的甩尾沖動隨轉向和制動帶來的重心轉移提供盡在掌握的線性離心G值,即便偶有歡脫,直接的車身動態和胎響也會及時給你清晰的反饋,1噸出頭的全重讓搓肽反打的救車動作也成為樂趣和成就感的一部分。
懂你Boy
我打賭駕駛者一定會很愿意駕駛這部小斗犬,徜徉或疾駛在海邊的山路上,它聰明地領會你的每一個意圖,執行你的想法,簡單機械的人車對話絕非那些半導體和代碼控制的“妖艷”V8或7擋DCT所能比擬。
很久沒有駕駛手擋車型,開始以為會不太適應,實際上這部MX-5的MT絲毫不像其他手動跑車那樣乖張難馴,油門與離合的接合點相當清晰,良好的“人機交互”并不只在觸控屏上體現。
深圳的好天氣很適合開MX-5這樣的敞篷車,單手掀開車篷,你就擁有整個天空。開敞篷車,緩行在路上是指定動作,但最好稍事打扮,因為矚目的獨特體驗本就包含在它并不便宜的售價之中——至少值10萬吧;雖是一款2.0 L自然吸氣發動機,但跑起來卻頗見功力。一方面,開著篷你能更直接地感受發動機與排氣管的轟鳴,而且音量剛好絕不惱人。另一方面,手動擋的樂趣就在隨心所欲的推拉擋桿之中,凌空劃“卅”時享受“人車合一”的完全掌控的滿足感——這里又值10萬;再配合后輪驅動,它簡直就是一臺絕佳的玩具。與其他跑車不同,駕駛MX-5你不需要賽車鞋和手套,更不需要一定要跑出多快的成績,只徜徉在山海之中,就又值10萬;整個轉向的感覺非常直接原始,你能感受到路面上的細微變化,所有車身動態響應都會通過震動和離心力高保真地傳遞至雙手和軀干。如果你愿意,甚至可以將轉速進一步拉高,在發動機的咆哮中切彎——這不止10萬;MX-5的另一大優點就是減重非常成功。1.1噸的車重已經達到了極致,看似尋常的2.0L,用到它身上就產生了不一樣的效果。無論是公路變線還是山路攻彎,它都游刃有余,卻不兇悍欺人——這里或許又值10萬?
自吸Boy
馬自達近年持續宣講看家的“創馳藍天”技術,沒有跟隨大隊玩小排量高壓渦輪加密齒傳動——是馬自達造不出來渦輪?當然不是。馬自達歷史上有很多經典渦輪車型,RX-7尤其是RX-8的小排量轉子+渦輪增壓的技術含量和精密程度,大部分車廠都玩不轉。
所謂“創馳藍天”,實際上是動力、油耗、駕趣、安全等綜合平臺技術的有機融合,對發動機、變速器、底盤和車身結構等關鍵要素進行的集成和優化。總有一部分消費者和我一樣,對渦輪車并不感冒,獨愛自然吸氣的純粹順暢。MX-5身上的2.0升發動機非常具有代表性,在“創馳藍天”黑科技的幫助下峰值可達160 hP——寶馬的2.0T普通版也不過184 hp——高壓縮比帶來更高燃燒效率,既保證了自然吸氣發動機的特性,又將動力催逼至毫巔——不盲從,就是馬自達一直鶴立雞群的原因。
Game Boy
獨樹一幟的MX-5,真正的競爭對手并不多。仔細想來無外乎豐田86/斯巴魯BRZ。豐田對馬自達,同樣的2.0 L自然吸氣發動機和6擋手動變速器,還真有針尖對麥芒的意思。單從產品角度來講,86的操控要更精準,山路劈彎更快,人車合一感更好;而MX-5則似乎不屑于這種“魯莽”行為。非要用計時來試煉實力,它當然也不怯。就算比86還是差那么一丁點狠勁,超值的玩趣也足可彌補。
小眾而性格鮮明的馬自達MX-5,無論優點還是缺點都顯而易見。不過既是Gameboy,就別拿iPhone的標準來硬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