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娟
提起媽媽給孩子做的便當,我們想起的肯定是各種又萌又美味的形象。然而有這樣一位特立獨行的媽媽,每天給女兒做各種各樣奇怪的便當。
這位媽媽名叫香織,居住在東京的八丈島上。她是一位單親媽媽,獨自撫養兩個女兒。大女兒已經自立,搬出去住了,只有還在上高中的小女兒跟她住在一起。
小女兒正值叛逆期,不愛說話,無法好好交流,讓媽媽操碎了心。
叛逆期的女兒到底有多氣人呢?香織的膝蓋被剪刀扎到,疼得哇哇大叫,女兒卻在一旁幸災樂禍,哈哈大笑。她每天對大人頤指氣使,一放學,就發表情包召喚媽媽去接她放學。
這事放在身邊,我們可能看到一個愁眉苦臉的中年大嬸的苦情故事。還好香織媽媽生性樂觀,喜歡搞笑。她想出一個絕妙的主意,就是用千奇百怪的“招人嫌的便當”,對叛逆的女兒進行小小的反擊。
情人節的時候,她用便當打趣女兒:你的巧克力送得出去嗎?
大清早鬧鐘嗶嗶嗶叫個不停,女兒卻酣睡不醒,倒是把無辜的媽媽吵得無法睡覺。于是香織用便當懟她:共計八次,請停止你小小的恐怖行動吧!
女兒挑食,不喜歡吃魚肉。香織便搞了一次“魚肉強化周”,天天是魚肉,并放話說:不管是什么原因,都要把便當一口不剩地吃完!
母親節到來,女兒卻完全沒有一點表示,香織也毫不矜持,耿直地用便當告訴女兒:我隨時等著收禮物哦!
香織在島上的一家食品工廠工作,有時還得做些手工補貼家用,常常干到半夜三更,生活并不輕松。為了做出這些便當,她每天早上五點就要站在廚房里,把新鮮的食材放進飯盒,組合成有趣的創意。便當上的字樣,都是用海苔一點一點刻出來的。慢慢地,女兒對便當中的訊息有了回應。
小女兒總是酷酷的,還在聊天時把媽媽的名字備注為“鬼”,但是背景圖片用的卻是和媽媽親吻的合照,其實超級貼心啊。
不管是忙碌的日子,還是在身體不舒服的日子,香織都堅持給女兒做“招人嫌”的便當,并把便當分享到博客上,記錄自己跟女兒的逗趣日常,家里完全沒有因為爸爸的缺席而氣氛沉悶。
女兒高中畢業典禮那天,香織仍然沒有休息。她為女兒做了一個超級豪華的便當,在上面寫道——致女兒:你連續吃了三年的便當,而且每頓都沒有剩下飯菜。這種忍耐值得稱贊。特此予以表彰。大概,這是最好的畢業禮物。
吃完這個豪華便當,平時少言寡語的女兒說:媽媽每天認認真真地給我做卡通便當,我心里其實充滿了感激。感謝媽媽為我做過的所有事情,我也想成為像她那樣的人。
一個家庭最好的狀態不就是這樣嗎?每個人都可以做真實的自己,每個人都愛著彼此。在不知不覺間,母女倆找到了彼此溝通的方式。
做一個有愛又有趣的家長吧,真正的愛從良好的溝通和交流開始。
(張秋偉摘自《今天也是招人嫌的便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