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微
新老師楊震宇來了之后,很多事都鼓勵我們參與。他經常讓我們用投票的形式做選擇,并借助辯論讓更多的人有機會表達。
一次他讓我們重新選班長。起因是化學老師繳獲了我們班原任班長郭弢寫給一個女同學的情書。郭弢羞愧難當,給楊震宇寫了一封“辭呈”。
楊震宇打開那封放在講桌上的“辭呈”,看了,說:“你們覺得,郭弢是一個稱職的班長嗎?認為是的同學,請舉手?!贝蟾盼宸种牡娜硕寂e了手。
楊震宇繼續說:“郭弢提出他不想繼續擔任班長,我個人認為這兩件事還是不應該混為一談。如果有歉意,應該跟隔壁班的女孩兒表達。是不是還有資格當班長,則由同學們決定。當然,如果當事人主動請辭,我們尊重他的決定?!比缓?,楊震宇讓大家討論一下“心目中理想的班長”。
很多人表達了自己對班長有哪些特質的期許,最多的三條依次是:正直,為大家著想,勤勞。楊震宇把這三個詞寫在黑板上,然后就讓我們根據這三條推薦并投票,每個人可以選兩個人。
“班長”在我們心中是一個介乎于老師和同學之間的特殊物種,因此群情肅穆,每個人的投票都像經過了深思熟慮。
盡管如此,最終,當楊震宇宣布高冠高票當選班長的時候,好多人對結果還是表示相當意外。教室里開始嘀嘀咕咕。楊震宇叫了幾個明顯有疑問的同學發言,基本上他們的問題都是“沒想到他真能選上”。
“那三條是不是你們自己總結的呢?”
“是啊??墒恰?/p>
“可是什么?條件是你們自己總結的,人選是你們自己投的,怎么還會有問題?”
“可是,高冠學習成績那么差……”
“學習差,剛才問你們什么人有資格當班長的時候,你們并沒把‘學習’這條當成重點啊。”
并不是所有人都跟上了楊震宇的這個邏輯,最后他做了總結陳詞:“要明白,我不是在支持高冠這位同學,我在支持的是一個原則。一個人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三個條件是你們自己列的,結果是你們選的,既然如此,你們就得認?!?/p>
“認”這個字,像顆子彈一樣,重重地穿過我的身體,留下了一個長久的痕跡。長大之后,每當我看到成年人草率選擇又輕易否定的時候,都忍不住回憶起楊震宇說的“認”這個字。
“認”代表責任,代表品格,代表一個人對決定有多負責,對自己有多尊重,也代表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
高冠自己對選舉結果也很意外,但他算是坦然接受了。他脾氣好,話又不多,請他幫忙的事很少有拖欠。事實上,后來他每學期都連任,回回還都是“民選”的結果。
當年,楊震宇寫給高冠的評語如下:“作為首位經由大家‘票選’出的班長,你要記住,任何時候,‘干部’的職責就是多為他人著想,為那些選你的人著想。大家選了你,就意味著你要為那些信任負責?!?/p>
對楊震宇的這番囑托,高冠不辱使命,以至畢業二十多年他的余熱還在。有時候想,這個班長選得真是值了。
(張秋偉摘自《再見,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