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清友,1950年生于臺灣,誠品書店的創辦人。2017年7月18日因病去世,享年67歲。在他身后,留下了一個龐大的誠品帝國——全世界第一家24小時書店、臺灣的文化地標、華人文創品牌的代表、許多人心靈棲息的場所……更留下了比書店更龐大的精神財富,繼續滋養著這個世界。
“生死之間,就隔著一場手術而已。”
1950年代,吳清友出生在臺灣西南沿海,小時候是家里最頑皮的孩子,但卻得到非常多的愛,尤其是他的父親,給了他這輩子最偉大的養分。“人窮沒關系,但是要有骨氣,財物有時而盡,唯有誠才受用無盡。”父親經常這樣教導吳清友,“誠”這個字,就這樣早早地就刻在了少年的腦海里,伴隨了他的一生。
1971年,吳清友從國立臺北工專機械科畢業后,去了一家賣廚具的公司上班,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業務員,卻把別人的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來打拼,老板也對這個靠譜的青年很是賞識。數年后,吳清友在生意場上賺到了一筆他“想都不敢想”的財富。
但命運很快和他開了個玩笑,38歲時他先天性心臟病病發,開刀手術差點要了他的命。病痛讓他開始面對自己,他突然意識到:生死之間,就隔著一場手術而已,由此開始思索有了“第二次”生命后,最想做什么。
他研讀心理學、哲學、宗教書籍,幸運地從書里得到了他需要的“良藥”,其中包括赫爾曼·黑塞的一句話:“大自然是上天最偉大的創作,而人類最偉大的創作,盡在書本當中。”這開啟了他經營書店的興趣。
1989年,他在臺北仁愛路開了第一家誠品書店,成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決定。他想要通過開書店,解決自己與別人生命何去何從的問題。
“誠品賠錢的15年,是我一生中最豐富的時間。”
在吳清友看來,書店是個頤養心性的地方。書店養心性不只針對顧客,更是針對經營者自己。他認為一個人最幸運的事兒,莫過于把事業和生命做一個結合。他理出了生命中最在意的事:人文關懷的愛、藝術的美、人類文明社會不斷的精進和創意,他要把這些都放到誠品書店中。
為了推廣閱讀,他在誠品里擺了幾百個公共座位,書架是傾斜的15度角并帶著燈光。誠品里的音樂廳,讓人人都能享受高雅藝術,也為平時不能在國家級殿堂表演的人,提供了一個專業發表創作的空間。還有各種免費的講座、畫展層出不窮。
這些都是誠品的夢,他希望不管是一本書,還是一句格言、一首名曲、一個新的思想剖面、一件藝術創作品、一棟感人的建筑與空間,都能在某一瞬間對誠品的顧客產生一份靈動力。
這樣的配置注定入不敷出。誠品書店連賠15年,他比誰都發愁。但是看到進出書店的人臉上都掛著笑,他也由此得到了一種心理滿足:“我好像是在做一件對的事。”他后來這樣回憶:“誠品賠錢的15年,是我一生中最豐富的時間,因為這讓我第二次看到了自己。第一次看到自己,是當我擁有的金錢超過生活所需之后,覺得錢不是那么重要。經過誠品賠錢的15年,我至少看到了自己對生命態度的誠懇——我不想做太容易的事情,而是要做自己認為有興趣、有意義,或者做一些從來沒有人用這種方式做的事情。”

生活沒有辜負每一份努力。經營二十年后,誠品書店成了華人世界里最賺錢的書店。吳清友曾說:服務業的目標是精進自己、分享他人。他做到了。
“沒有錢,誠品活不下去。如果沒有文化,我也不想活了。”
作為華語世界中最有名的文化地標,誠品不僅僅停留在美妙的情懷及口號上。在商業運營模式上,除了銷售書籍,誠品還會舉辦文化展演、創意商品銷售、服裝銷售甚至餐飲等等。
此外,全臺灣的誠品分工各具特色:有特別為兒童開設的書店,有的開在臺大的醫院里,開在環境優雅舒適的海濱、大學;有的開在繁華的商業區,開在捷運站;而誠品移動圖書館,會專程為臺灣偏遠鄉村的兒童不定期送去圖書與演出……
吳清友將這種商業定位的區隔描述為“創新”,“身為當代人,我們要有一種創新在我們所生存的時代里面。”他說。同時他強調,“誠品對人文藝術的堅持,這個理想是不會降低的。”2014年他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演講中也說過,“沒有錢,誠品活不下去。但我心里同時也非常明白:如果沒有文化,我也不想活了。”
誠品強調場所精神,就是期待這個空間是要有靈魂的,這個空間是要有表情的,這個空間是要有氣質的。他提出了人文、藝術、創意和生活為理念的誠品之旅,也就是愛、善、美的不斷精進,使自己不斷地活下去。買本好書、在那兒讀一會兒書,跟衣食住行一樣,或早已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
現在,吳先生走了。可以告慰的是,吳先生與他一手創立的誠品,在時光長河里,給一些人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創造了閱讀的美好,給他們提供了心靈休整的機會,它治愈過一些人的創傷,陪伴過一些人的成長,也成為一些人相遇的密碼……閱讀提升的精神格局,這些溫暖的印記,以及這些在人生路上的不可復制的經歷,都彌足珍貴。
吳清友訪談錄
問:誠品書店為什么受歡迎?
吳清友:每個人都有心靈,每個人在不同的生命時刻都有不同的心情和心境。誠品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我們沒有把讀者當成是一個消費者,關心他的口袋。誠品的終極關懷是人,是生命,是閱讀。
問:在您看來,誠品最美的風景是什么?
吳清友:最美的當然是讀者,因為在書店,讀者顯示出他們最自在的本質。來誠品書店,我們可以看自己,可以看世界,可以看到古今中外那么多我們敬佩的智慧者,他們生命的結晶就在我們的面前,希望朋友們能夠好好享受。
問:誠品書店希望和讀者保持怎樣的關系?
吳清友:我們都知道生活里邊有太多不如意的事。讀者有時候期待誠品書店能成為他生活和心靈的依靠之一。我們都喜歡想象,但我們不是要逃離生活。我們都有靈性,我們希望書店可以成為生活的寄托。
問:您最希望讀者來到誠品能夠實現什么?
吳清友:我們非常期望讀者們來到誠品的時候,不要光想是買書,是閱讀,而是應該打開自己,開放自己。他們每一個個體散發了生命的正面能量,跟從容的心念。這些雖然眼睛看不到,但是人為萬物之靈,我們相信這些正面的能量正在彼此滋養著大家共同的心靈。
(一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