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淵
肇興侗寨坐落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一條狹長的船形谷地中,全寨1012戶、4146人,是全國最大的侗族自然村寨之一,被譽為“侗鄉第一寨”。村寨四面環山,小河從寨中蜿蜒流過,村寨建筑皆為青瓦吊腳木樓,鱗次櫛比,疏密有致。寨中歌坪、禾晾、谷倉、瓢井布局合理,鼓樓、花橋、戲臺古樸寧靜。
肇興侗寨得益于當地的民族村寨保護政策,肇興作為全國最大的自然侗寨,它的古建筑群和民族文化被最大限度地保存了下來。讓寨子人最引以為豪的就是寨子里的5座鼓樓群,分別以“仁義禮智信”命名,村民們就圍繞著這5座鼓樓形成不同的“團”,類似于村民小組。
鼓樓以置放有“信鼓”而得名,是人們“集眾議事”“執行款約”“踩堂祭祖”“鼓樓葬禮”“迎賓送客”“休息娛樂”的場所,也是侗寨政治、文化活動的中心。鼓樓的建造也堪稱世界建筑工藝中的一絕,整個建筑不用一根鐵釘,全憑榫卯相連,結構牢固;而在建造之初,工匠們不繪一張圖紙,整個結構爛熟于心。
肇興是侗族鼓樓文化之鄉,鼓樓建筑群是肇興侗寨的主要標志。肇興寨中高高聳立著的鼓樓群,及與之相對應的花橋、戲樓、寨門、涼亭等建筑物,同錯落有致的干闌民居一起,構成了村寨獨有的文化風格。
肇興不僅是鼓樓之鄉,而且是歌唱之鄉。肇興侗寨與自然和諧相處,如同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這里的人們也被自然賦予了無窮的生活智慧和無限的藝術靈感。“飯養身,歌養心。”侗家人世代都愛歌、學歌、唱歌,而以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為主要特點的侗族大歌,模擬鳥叫蟲鳴、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歌唱自然、勞動、愛情及友誼。1986年,在法國巴黎金秋藝術節上,侗族大歌一經亮相,便技驚四座,被認為是“清泉般閃光的音樂,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小貼士
怎么去:從貴陽先乘高鐵或飛機直達黎平,再換乘中巴車;從貴陽駕車沿夏蓉高速至從江東收費站,轉入S202省道至肇興侗寨。
吃什么:侗族油茶、紫血肉、牛癟、羊癟等。
玩什么:參觀鼓樓、風雨橋,登高遠眺,領略侗寨恢弘,探訪侗族人家,品味侗家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