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配豪
打破特權,為超過十億的社會二、三、四線城市的普通老百姓,提供一個找到好醫生、看好病的平臺,這是蘇舒的創業初衷。
在國外求學、打拼了十年之后,因為生病的外公,蘇舒決定回國,回家?;貋碇蟮牡诙?,源于自我的切身之痛,他創辦了“名醫主刀”,成為移動醫療界的一匹“黑馬”。
源于一場“切膚之痛”
2013年,外公被初步診斷患有肺癌。“他生活在一個三線城市,當地醫院醫生沒法確診,而外公年事已高,不便轉診至一線城市的大醫院。后來我從投行辭職回國,奔波在上海各大醫院。”
蘇舒祖上三代行醫。在老家安徽安慶市黃泥鎮,所有醫生都姓蘇,祖父和母親都是醫生。然而就這樣一個家庭,也遭遇了問診無門的慘況,費盡周折才聯系到專家。這個過程中,讓他深刻體會到在中國就醫之難:一個三甲醫院的專家號可能要等幾個月,要做手術等床位又要幾個月。
“后來,外公沒能等到專家診治而離世,給我留下了很大的遺憾,我希望通過互聯網的方式讓這樣的悲劇不再重演?!碧K舒對記者說,自己家庭所遭遇的,正是無數病患和家人的痛點。這成了蘇舒創辦名醫主刀的初衷:打破特權,為超過十億的社會二、三、四線城市的普通老百姓,提供一個找到好醫生、看好病的平臺。
彼時,移動醫療大火,但沒有一個互聯網醫療平臺可以解決手術端的需求,互聯網醫療服務沒有真正落地。蘇舒因此想要解決看病最后一公里的事情,“聯系專家、安排專家出診、解決醫院床位,這三件事情,是我們專注做的?!?蘇舒的目標是通過預約北上廣等地三甲醫院的醫生,在周末或休假期間去外地的三甲醫院做手術。用互聯網平臺整合醫生、病患、床位的三方資源,用最低成本幫助患者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最合適的醫生,解決做手術的問題。
提到創業,蘇舒并不陌生,也不畏難。在新加坡上大學期間,他就有一段一面去斯坦福學習一面在硅谷創業的經歷,這讓我對創業有了基本認知,點燃了內心的小火苗。后來在高盛工作又學到了運作方式。于是,很快,蘇舒走上了互聯網醫療的探索之路。
2014年10月,蘇舒和團隊創辦了“名醫主刀”。作為國內專業的移動醫療手術平臺,響應國家分級診療及多點執業政策,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醫患精準匹配,醫療資源優化配置,旨在為有手術需求的患者提供專業、高效、安全的手術醫療預約服務。
將手術環節互聯網化的平臺
創立伊始,由于當時類似平臺較少,蘇舒還有點顧慮政策導向等因素。后來看到了人民日報上的一篇文章——《讓醫療價格體現醫生尊嚴》(文章提到提升醫療價格,是倒逼醫生從“賣藥人”回歸“技術人”的角色,合理診斷、合理治療、減少浪費,最終降低醫藥費用和醫保支出,實現讓醫務人員受鼓舞、讓人民群眾得實惠的醫改目標)讓他備受鼓舞?!鞍讋︿h老師的那篇文章發表的時間跟我們創立‘名醫主刀相差不到一個月,他堅定了我們的信心。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一個助推劑的作用?!?/p>
找準了方向,自我定位清晰。那么接下來,另外一件事情就是誰來做這件事情?在哪做?即找到合適的專家和醫院。
醫生端。蘇舒建立100個名醫專家團隊。每個名醫團隊5人,除去主刀名醫,其他4人由專家自己選擇,其中一人作為團隊秘書長,同剩余3人負責同平臺溝通、篩選患者、協調醫生就診時間,同患者溝通病情、對接等,由名醫主刀平臺支付工資給團隊。蘇舒和他的團隊將其定位于大外科6大科室的Top5。地域上,北京、上海、廣州各個科室各有一個專家團隊。
醫院端。蘇舒和他的團隊經過調研發現,國內人滿為患的是三甲醫院,但仍有大量二甲醫院或者地理位置較偏的三甲醫院、民營醫院有空余床位。這些醫院十分歡迎名醫過來坐診、飛刀,以吸引患者前往就醫,增加收入。
找到名醫和醫院,接下來要做的打通名醫與患者之間的信息壁壘,這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蘇舒對記者說:“我們非常慶幸在名醫主刀的發展過程中,有很多在國內醫療行業、互聯網創業行業有經驗的合作伙伴加盟,將我們這個短板很快的彌補起來。現在我們擁有一個非常全面、完善的團隊來共同創業?!?/p>
蘇舒有三大創業信條: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唯專不破,唯愛不破。他進一步解釋說,“在各種形態的產品研發和設計中,持續的產品迭代,才能擁有比較完備的功能設計和用戶體驗。為打造過硬的產品,名醫主刀實施人才戰略部署,前阿里巴巴技術大牛、天貓超市的第一個工程師強勢入駐名醫主刀。在此基礎上,名醫主刀大量吸納阿里系人才,招募高級技術大牛,以此為核心研發團隊,通過產品升級,提升醫患對接效率,增強產品自身的運營能力?!?/p>
成為移動醫療界“黑馬”
就這樣,天時地利人和,“名醫主刀”步步為贏的同時也獲得了資本的青睞。2015年7月拿到真格基金、初心資本等的500萬元天使輪投資以后,僅三個月就再次拿到由復星醫藥領頭的6000萬元A輪,真格基金、高榕資本跟投,復星醫藥在A輪領投了3600萬,占股15%。六個月后,完成1.5億人民幣的B輪融資,名醫主刀已經成為近幾年移動醫療界的最大黑馬。
為快速精準地響應患者需求,名醫主刀將醫院、疾病、專家以及手術術式的名稱進行了標準化處理,對每位專家擅長治療的疾病用2~3個標簽描述,突出該專家的特長。依托平臺上積累的大量醫患數據,在接收到患者請求以后,平臺會根據患者描述在病例庫、術式庫和專家庫中進行自動匹配。在人工審核的基礎上,一般來說,簡單病例1分鐘、復雜病例只需半小時就能為患者找到最合適的專家,響應速度極高。隨著數據庫的不斷完善和數據處理能力的提升,人工智能的精準匹配程度進一步提高。
如今的名醫主刀正在踐行者蘇舒當年的初衷與目標:一個二三線城市的患者,希望在北京的三甲醫院手術?!暗覀兤脚_,如果我們注意到某二三線城市有多名同一類型的患者提出了手術需求,我們可以聯系名醫前往該地醫院,集中進行手術,而差旅的費用可以多位患者承擔。這對患者而言,專家資源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疾病風險和手術風險,既省錢又省事還省心?!?/p>
對主刀醫生而言,這樣既提高了行醫的效率,為醫生解決了瑣碎時間,并且通過平臺還降低了行醫的風險,當然也增加了其收入。對落地醫院來說,請三甲醫院醫師做手術,通過名醫鑄刀可以讓當地醫師學習高水準的手術技能,落地醫院本來床位空余也有很多,后期護理也是在落地醫院,對落地醫院來說也是增收了。當然對名醫主刀而言,連接醫患,解決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本來就是職責所在,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患者不再受“看病難、看病貴”的困擾。
2017年,名醫主刀將著力打造過硬產品,在專業上細作深耕。與此同時,以構建以二三線城市為基礎的互聯網手術中心,引入美國凱瑟琳癌癥中心全球領先手術中心技術和經驗,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與EDDA等技術設備的合作,打造覆蓋一二線城市的獨立手術室網絡。
“未來,名醫主刀的互聯網手術中心遍布全國,通過遠程醫療協作形成高效的互聯手術網絡,無論何時何地,都能以最快的速度為患者提供最便捷的服務?!碧K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