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紀華
摘 要 創設情境是學校音樂課教學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并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和手段。課堂教學開始,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欲望,使學生進入“憤、悱”狀態,從而為課堂教學的成功奠定有力的基礎,為新知識的探索開個好頭。關鍵詞 激勵教師 生活情境 音樂課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5-0147-01創設情境從字面的含義理解,必定包括兩個部分:一為情,二為境。情是情緒、情感,境是環境、場景,二得合一,就勾勒出一個人的內在感覺與外部因素交互作用所形成的音樂教學特有的情感境界。面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音樂課也應創設不同情境的教法,應針對你的教學對象的特點選擇適應的教材,適應于其心理、生理及年齡特點的情境教法,只有這樣你的音樂課才能達到事功半倍的效果。在筆者幾年的教學實踐中,如何上好一節音樂課有著如下幾點體會。一、創設情境能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發生濃厚興趣長期以來音樂課的尷尬是:孩子愛音樂、愛唱歌,不愛音樂課,愛音樂,是孩子們的天性,然而,具有愛樂天性的孩子們卻不喜歡學校里的音樂課,“談起音樂課,同學們大多是一副也就是那么回事的表情、難懂的樂曲,枯燥乏味的樂理,讓人倒盡胃口”。這是一位中學生概括當前大多數學生對音樂課的看法,正如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要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首先必須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那就要巧妙構思、創造多種條件,要創設引人入勝的引子、動人的文化背景,使學生自然而然地漸入意境,“水到渠成”地進入新課。二、創設情境能感染學生有時不需語言,不需行動,不需任何要求,只有音樂教師為音樂創設的情境,足以能使學生感受一節難忘的音樂課。比如教《誰不說俺家鄉好》這首歌,在幻燈片映出的“青山、白云、河水、梯田、松柏、麥浪”背景下,然后播放歌曲的演唱錄音,這樣把學生置身于一個有聲有色有情有景的藝術氛圍里,使學生的情緒受到感染,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熱愛歌中的家鄉和我們自己家鄉的思想感情。同學們伴隨著音樂靜靜地走進教室,靜靜地圍坐在一起,靜靜地傾聽音樂,靜靜地感覺體驗此時、此地、此曲以此種獨特的形式表達出來的情感。學生在這種情境中,自然心態安詳,表情端莊,很快就能進入狀態,不僅學會歌曲,還能準確地理解、把握音樂的風格,并且永遠難忘這節燭光里的音樂課。三、創設情境能使學生有更深刻的體驗我在教學光碟里看到這樣一節課。北京市朝陽區針織路小學吳雪蕾老師在“叫賣調”一課中,為了讓學生對“叫賣調”形成和街頭小販的叫賣生活,更深刻的體驗和感受真實有叫氛圍,一個創造性音樂活動“集市的一角”開展起來了。在桌椅創設的集市中,孩子們玩著、樂著、感受著、體驗著、創造著、吸收著、評價著、成長著、桌椅板凳的情境創設產生了深刻的教學效果。四、創設情境能使學生自主地參與探索與合作交流蘇霍姆林斯基指出:“課堂中的一切困惑和失敗的根子,絕大多數都在于教師忘卻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上課是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活動,這種活動的成功,首先由師生關系來確定的?!倍倚抡n標指出,讓學生動手動口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的重要方式,許多人往往在理論上同意音樂教育要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而在實踐中卻習慣于用自己的結論代替學生的思考,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不能正確地看待學生,不能真正把學生當作學習主體,不能賦予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平等地位,則是根本原因。只有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才能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探索。五、創設情境能使學生發現老師提出問題的真正價值創設靈活多樣的情境,感染陶冶,啟迪與激勵的情感主體,師生共同享受音樂本身所蘊含的情感。例如,我們在學習《愉快的夢》這歌曲時,用輕柔、連貫、優美的音樂進入課堂教學后,老師應用聲音表現各種各樣的夢、這時老師隨著音樂來敘說有一個日本小朋友,在一個寧靜而美麗的夜晚也做了一個神奇的而愉快的夢,讓我們閉上眼睛,姑且隨著美妙優美的音樂進入他的夢想吧!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你們能告訴老師,你們都做過哪些美麗的令人愉快的夢呢?學生討論后,老師再問,同學們的夢能不能在現實中實現它呢?我們如何才能讓它夢想成真呢?進一步的引導學生只有通過現在的努力學習,我們才能離夢想越來越近。隨著美妙的音樂,真正理解這首歌曲,給我們帶來真正價值體現,學生既愉快的上了一節音樂深,又對自己未來的人生理想有一個更深層的認識。